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就医感受提升ing!这家医院让细节更有温度
就医感受提升ing!这家医院让细节更有温度
  • 2024-01-17 13:57
  • 作者:佚名
  • 来源:无锡博报

时间就是生命。许多突发事件中,决定生死的未必是医生,更重要的是抢时间、拼速度。

近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收治一名多发伤患者,CT检查提示:右肾挫裂伤、腹腔积血、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右侧血气胸。

区别于以往先检查再抢救的模式,这名患者在120救护车到院前,伤情概况就已经发送至中心急救信息平台;到院后直接进行紧急救冶与急诊手术,术后再被无缝衔接送往EICU接受一系列支持治疗。而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最终为患者赢得生机。

严格掌握创伤救治黄金“时间窗”,开展高效一体化全程化救治,这就是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着力打造的“黄金救生圈”。

“黄金救生圈”

为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高效一体化全程化救治,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率先开展创伤救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着力打造“黄金救生圈”,严格掌握创伤患者诊治“黄金1小时”,构建“1个模式“,“2个联动”,“3个门对门”的无缝救治链实现多学科与医护技双向联动,抢救室、手术室、EICU三个创伤急救主阵地门对门速通,将救治响应时间缩短50%,同时组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多学科救治三支党员先锋医学团队模式行24小时全天候待命,实现“患者等医生”到“医生等患者”的转变,确保患者生命得到最高支持。

从急救电话接通的那一刻起,创伤急救系统便会第一时间启动,依托与本地120、省级创伤救治中心建立制度化联动机制,借助信息化技术完成急救信息联动和交换,实现救援信息实时全面共享,依托急诊科、烧伤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心外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专科建立的以创伤外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救治模式,院前急救团队负责现场处置、院前转运、预警和交接;急诊急救团队对患者进行早期评估与生命支持;创伤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对患者协助评估、手术及后续诊疗;创伤救治团队负责对创伤患者全程化管理,为创伤病人救治创造最短距离,赢得最佳救治时机。

据统计,急危重症“黄金救生圈”,在过去的三年中共收治创伤患者近8000例,参与省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15次,在江苏省内多起重大抢救事件中屡建奇功。而这,也是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深入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行动的一个缩影。

为深入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要求和《无锡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2023年以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高效能坚持“民呼我应”与“民呼我为”,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等一系列痛点问题,深入推进“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扎实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发布“黄金救生圈”、门诊高质服务体系、影像检查绿色通道等健康惠民品牌,大力提升心脏瓣膜手术、深低温停循环下A型夹层开放手术、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带蒂大隐静脉的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标志性技术,努力点亮人民健康“微心愿”、提升人民健康“微幸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与获得感。

诊前服务再完善

医院推行多种预约模式,在原有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灵锡APP、江苏医保云等平台预约的基础上,为老年患者等弱势群体提供自助机预约、电话预约、诊间预约等多个便捷途径。同时进一步优化预约平台,整合号源合理分配,全面推行实名制预约,加强退号管理、探索建立未就诊协调机制等,解决供需矛盾,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有效缓解缴费拥堵压力,加快车辆院内流速,医院启用“先离场后付费”便民交通服务,免扫码,无需绑定应用,停车出场通行时间由30秒缩短至3秒,同时通过”院内小巴士“直达门诊广场实现直达"最后一公里",让市民真正体验缴费更便捷、就医更直达、离场更迅速。

诊间服务再优化

门诊流程做“减法”贴心服务做“加法”

“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医院优化门诊取号、缴费、打印报告等环节,明确当日检查检验结果回报患者的接诊流程,简化需要多次门诊诊疗、护理的流程,减少患者无序流动;提供多种付费渠道,探索推行“诊间支付”,缩短患者在门诊等候的时间。

候诊签到系统上线排队就诊“再加速”

医院自去年7月起在南北双院区重塑升级门诊流程,利用信息化互通线上线下数据,打通智慧分诊系统、预约平台、微信公众号、自助挂号、门诊临床系统等多系统的数据互通共享,分层分期运行候诊二次签到系统,精心设计合理顺畅的叫号规则,每个诊区配备专员精准指导患者快速使用设备完成签到,为诊前挂号、诊中签到、诊后缴费等提供全程化服务,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有效解决“三长一短现象”和“复诊无序”的难点和痛点问题。

打造温馨就医环境持续提升就医体验

医院通过动态调整电子设备音量、打造“门诊音乐厅”等措施实现门诊降噪管理,采取优化“一老一小”就医服务流程,进行就诊环境的适老化、无障碍等改造,打造附院慕课科普展、江南医学人文艺术展,从细微处着手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

开通绿色通道提高影像服务附加值

医学影像科通过提升效率、优化服务、升级装备、技术创新等方式多元化满足患者需求,大幅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保障患者享受附加值更高的影像检查。

为减少患者来回奔波,科室实现CT平扫病人无需预约,当天检查、当天出报告,为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检查需求,服务时间早晨提前至7:00,夜间延长至23:30且不分节假日;配置冠脉AI人工智能处理软件,实现检查后2小时即可得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CT—FFR等信息数据,等待时间缩短三分之二。

对比心脏超声,冠脉CTA,心脏磁共振可以通过不同的切面观察心脏,但对设备要求很高,且检查一例患者更需耗时长达至少45分钟,费时又费力。为此科室安排专职医技人员进行心脏检查,成为了无锡地区开展该项检查为数不多的单位之一,至今已开展百余例。

为填补领域空白,科室在无锡地区率先引入类PET磁共振技术,有需要肿瘤筛查体检的人群从此无需远赴外地。

为应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科室开通了脑卒中优先检查绿色通道,为出现头晕等症状存在脑梗风险的患者开启一站式多模态脑卒中CTA+CTP模式,30分钟就能完成卒中患者的脑血管评估。

推行无假日门诊服务守护健康“不打烊”

为全天候守护市民健康,医院坚持实行无假日门诊,全年门诊不停诊、检查不停做、手术不停刀。为方便“上班族”及学生就医,医院开设周末专家门诊、儿科夜专家门诊,医学验检科“开窗”提前一小时,全面满足各类患者的就医需要。

推出特色诊疗服务用心打造人文关怀病房

各临床科室积极行动,肾内科实行疾病“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管理模式,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丰富服务内涵建设;消化内科启动患者困难问题征集及医护金点子征集调查活动,让患者主动将困难说出口,医护协力解决后顾之忧;综合外一科把患者的难点做为服务改进的重点,改良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术后切口渗液,有效降低了皮肤损伤及感染的风险;老年医学科将“尊老、爱老、敬老”的理念融入日常诊疗服务,为老年人量身打造全方位特色服务,如老年综合征评估、老年功能状态评估、预防老年人跌倒的质量持续改进服务等,不断提升老人就医安全感。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统筹协调,北院区做到胃镜一个工作日内完成,肠镜“当日预约”、三个工作日内完成,使患者就医更便捷、体验感更佳。

诊后服务再延伸

为充分扩展医疗服务可及性,满足百姓多种健康需求,医院发挥互联网诊疗+大数据服务优势,不断丰富拓展互联网医院”服务内涵,让线上免费健康咨询、专家复诊、报告解读、用药指导、送药到家等特色服务更为便捷简单。同时,医院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结合、一体化、综合性的服务,推出不定期提供互联网医院线上义诊和健康科普直播,充分利用“江苏省影像云平台”优势,实现医院微信公众号一键浏览、分享、下载X光、CT、磁共振检查影像,为患者多方会诊检查提供便利。此外,病理科医生还会通过在线问诊,为就诊患者答疑解惑,进一步补充病史、挖掘病史,提升病理精准诊断,架起临床和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如果说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是提升医院软实力的方式,那么聚焦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型医院”就是江大附院磨炼硬功夫的手段。

近年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依托“市校共建”战略,发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附属医院综合优势,紧扣发展第一要务,走出了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之路,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果。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发文公布的“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名单中,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入选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5项,立项数与资助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连续三年位列市属医院首位。一年来,先后获国家网络安全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协作单位立项,江苏省新技术引进评估奖一等奖,实现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2022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在国家检测指标等级为A,总分较2021年相比提升93.3分,排名较2021年相比提升91名,在全国1415家同类医院中排名进入前12.5%。

医院获省医学科技奖等8项,荣获无锡市“腾飞奖”,积极打造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单位、创面修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单位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医院成功举办国家应急医学救援论坛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23年学术分会等国家级学术活动。

高标准构建“引、育、用、服”高效协同的研究型人才引培机制,全力推进“鹰才”计划。吕国忠教授获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及无锡市首批“无锡大工匠”,袁凤来教授成功入选第三批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俞卫锋麻醉学顶尖医学专家团队(共建)、金震东消化内科学顶尖医学专家团队入选2023年“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专家团队,郁春景、薛育政、王腾三人入选2023年“太湖人才计划”医疗卫生高端人才。

积极打造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单位、创面修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单位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拟于今年底启用。

软实力得益于对生命的敬佑,无愧于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每一份嘱托与期盼;硬功夫脱胎于对自身的磨炼奋力勇挑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份责任与担当。左手软实力,右手硬功夫,双轨并行协同发展,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李蕾 TEL:(010)68476606】

标签:一体化全程化救治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