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成都市七医院:打造不一样的医联体
成都市七医院:打造不一样的医联体
专家团队工作站这种创新模式延伸出一系列新方法
  • 2023-12-01 10:08
  • 作者:佚名
  • 来源:成都日报

“医联体”,这个词对广大成都市民来说再熟悉不过。这种城市大型三级医院直接对口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精准帮扶的模式,近年来为促进医疗均衡、让百姓就近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但是,当一种模式趋于成熟时,很难跳出既有的“框框”让其产生新的推动力。

在成都,已经走过10年的医联体建设工作如今再次出现模式上的创新,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该院以社区专家工作站和专科联盟为抓手,建立了专家团队工作站、共管医生、门特认证关口前移、天府基层中医联盟的全新工作模式,让基层群众在最近的地方享受到最便捷、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寻找群众就医“渴望点”:

如何将“最后一公里”缩减为“0公里”?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是驻守成都最南端的市级三甲综合性医院,如今形成了天府院区和新南院区双翼发展格局。作为一家强调公益性的三甲医院,该院目前有89家医联体单位,除了我市双流区、锦江区、武侯区及天府新区以外,医联体单位还延伸到了广元、遂宁大英、泸州、乐至及我省的三州地区甚至甘肃省。

城市大型三甲医疗机构与基层医院形成医联体,其中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基层医院实现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医疗同质化发展,助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但是,如何让医联体建设更加契合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渴望点”呢?市七医院对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调研,经过对调研信息的汇总梳理他们发现,一方面,基层群众对家门口享受专家资源的渴望巨大,偶尔的单个学科专家坐诊并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他们希望多学科专家能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定时坐诊,相当于将大医院门诊前移到基层,“最后一公里”缩减为“0公里”;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也希望多学科专家及管理团队能够通过这一方式让技术、服务及管理水平能够实现快速提升,虽然医院级别不同,但能在上下级医院形成一条流畅的分级诊疗通道。

基于对基层群众和医疗机构的调研,市七医院迅速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医联体的体系建设,并先后在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流区怡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锦江区春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开始试点建立“专家团队工作站”,沿着专家团队工作站这条逻辑,又相继延伸出“共管医生”、门特认证关口前移等全新工作模式……

专家团队工作站:

把大医院门诊开到基层医院里

市七医院专家团队工作站于2023年2月率先在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的专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专门的诊室。今年5月,怡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设立专家团队工作站,全科、儿科、外科、妇产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入驻;紧接着,春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迎来了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骨科、神经内科、中医科、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在这些地方,基层群众只需要非常低廉的诊疗费即可享受到专家们的诊疗服务。

市七医院事业发展部部长邱凯告诉记者,专家团队工作站的专家构成,是根据当地群众就医需求来确定的,“专科的普通疾病患者,在当地诊断开药,如果病情比较复杂,需要做深入检查和治疗,那么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入上级医院,避免患者来回奔波折腾,减少了他们对大医院环境不熟悉、对流程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感。”邱凯说,专家团队工作站还有一大好处,就是让身患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基层也能实现最初步的MDT(多学科协作)诊疗,“这在以前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

然而,专家团队工作站的功能不仅仅是单纯的坐诊接待患者,专家在坐诊的同时,都有社区医生协同,他们形成一种师带徒的关系,通过现场带教的方式提升基层医生的业务能力。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勇介绍说,该中心设有五官科,但在此之前基本只能解决患者简单的眼科疾病,如果遇到耳鼻喉方面的问题,只能让患者到上级医院,“市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刘鑫东副主任每周定期到我们这里坐诊带教,跟随他学习的医生叫游小翠,在刘鑫东副主任的帮助下她进步非常快,如今耳鼻喉科方面的常见、多发疾病她都能识别和处理,病人再也不用去别的医院了。”他告诉记者,原来五官科每天也就两三个病人,“随着疾病诊断及处置能力的提高,如今每天都有10个以上的患者。”

怡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专家团队工作站建立后同样受益匪浅,该中心主任谢飞说,在市七医院儿科专家的坐诊、带教下,儿科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0%,儿科住院部从无到有,让患者及家长享受到便捷且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口腔科专家李强的帮助和带动下,该中心口腔科仅10月份的接诊量就达到400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5.53%。

“共管医生”模式:

远程诊疗让基层患者少跑路

市七医院的专家团队工作站模式仿佛是打通了基层帮扶的任督二脉,可谓一处通、处处通。“共管医生”就是从专家团队工作站模式中延伸出来的创新方式,它通过远程诊疗方式为基层患者提供诊断,让他们得到及时治疗。为此,市七医院经过探索和总结,还出台了《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城市医联体共管医护人员管理实施方案》。

什么是共管医生?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即市七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共同管理的医生。为什么要创立共管制度?怡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谢飞解释说,该制度的出现,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群众看病检查的便捷性。

按照市七医院城市医联体共管医护人员管理实施方案,该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联通,社区的共管医生可直接通过HIS系统开具市七医院的CT、MRI等检验检查项目,使居民看病检查更加迅速便捷。“相当于我们就是市七医院的一个门诊,检查单开好以后,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到医院后直接进行检查即可,不需要再去约号、排队。”谢飞说,在这一模式下,基层医院与市七医院实现了影像联合、远程会诊,虽检查单由社区医生开出,但检查报告和阅片等由市七医院来完成,既解决了基层人员不足、能力相对欠缺问题,又满足了患者精准检查、精准治疗的问题。同时,对需要进行社区康复的病人,上级医疗机构通过双向转诊的方式下转至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并由上级医疗机构结对科室指导中心对应科室下转病人的诊疗方案。

“自从共管医生制度实施后,基层患者看病检查就有了一个快捷通道,少跑很多路,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都下来了。”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勇说。

门特认定关口前移:

上下联动将慢病管理起来

共管医生和技术下沉紧密联系在一起。众所周知,基层医生还担负着家庭医生的职责,而共管医生让家医团队在慢病管理上也变得更高效。这种高效,直接体现在市七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正在试行的门特认定关口前移上。

在基层,高血压患者是家庭医生管理的第一大慢病群体,他们需要把潜在的高血压患者发掘并管理起来,防止他们后续发展成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经认证的高血压患者在门诊治疗也可按照住院报销。然而,基层的特殊门诊患者需要经上级医院认证,然后回社区备案纳入系统管理,但有些患者嫌折腾、怕麻烦,没有选择前往上级医院认证。为了方便这部分病人,自市七医院专家团队工作站进驻以后,他们与家庭医生团队携手开展合作,将门特认证关口前移至社区,让患者不必跑路即可实现认证。

市七医院事业发展部邱凯部长说,高血压认证需要依托于动态血压监测仪这种设备,为了方便基层患者检查,该院在设备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协调出一部分提供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患者在社区就能接受检查,医院在提取数据进行认证后直接反馈给社区医院,患者不必跑路。

高血压可以通过设备下沉在社区实现认证,但类似于慢阻肺这种必须到医院进行检查的疾病又如何为患者提供认证方便呢?邱凯告诉记者,他们和社区共同开辟了绿色通道,采取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患者,医院提供集中办理的方式,“以前患者自己到医院检查认证要花费半天时间,现在集中办理,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门特办理的关口前移极大地推动了基层的慢病管理工作。邱凯介绍说,目前,关口前移这项工作正在怡心街道、春熙路街道、牛市口街道、公兴社区以及西航港社区等地试点,“明年我们将在城市医联体单位中全面铺开,让更多基层患者享受到资源下沉带来的便捷。”

市七医院党政班子对医联体建设有深刻思考:“这是一项每个大型三甲医院都在做的工作,很多工作模式都趋同,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相同工作方式中去寻找不同,如何更能契合基层医院的发展需求和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基层医院实现提升,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让分级诊疗更扎实、更有效推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李蕾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联体 远程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