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康养水城·振兴有道|水城区:智慧医疗做“加法”,就诊烦恼做“减法”
康养水城·振兴有道|水城区:智慧医疗做“加法”,就诊烦恼做“减法”
  • 2023-11-10 10:15
  • 作者:佚名
  •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者按: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提高站位、找准方位、明确定位,紧扣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大兴调查研究,破题解难施良策,全神贯注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奋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中国凉都·康养水城”发展定位,水城区紧紧抓住教育、社保、医疗等民生热点,让建设成果惠及水城人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物质基础。基于此,我们推出【康养水城·振兴有道】系列报道,以水城一域之实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再建新功。

“排队3小时、看病5分钟”……生病去医院,这样的经历曾经让人非常苦恼。如今,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医疗的“联姻”,看病难、就医烦这些长期困扰患者的问题,正在技术的“加法”与中间流程的“减法”中,得到缓解改善。

如何畅通就医“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看病更加省时省力?水城区正在探索“破题”。

水城区加快建设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全面完善医疗健康平台,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共建共享共用标准,持续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健康医疗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医疗系统,全力守护基层群众健康,促进群众健康“大共享”。

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入户为老年人体检并现场将数据录入上传至手机APP

“一平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现在太方便了,我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我的电子健康档案,了解健康状况,定期还有医生上门问诊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咨询和指导。”近日,家住水城区双水街道的居民蔡霞向记者演示了“健康水城卫士”APP,借助该平台,蔡霞提升了自我预防保健意识。

通过健康小屋、医生上门随访、医生诊间测量等多渠道实时采集数据,快速、高效将数据录入“健康水城卫士”APP,完善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结合健康体检数据开展个性化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居民针对性出具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

不仅如此,医务人员也能通过动态更新的电子健康档案掌握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重要疾病或健康问题、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着力提升县域慢性病管控精准性和时效性。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单纯的纸质健康档案到电子化档案的互联互通,水城区积极探索“大数据+慢性病管理”,创建农村慢性病管理新模式,有效降低慢性病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农村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截至目前,“健康水城卫士”APP已进入水城区医疗区域系统,在全区所有乡镇和街道卫生院进行推广使用。

“借助健康评估平台,可以进一步推动重‘医’轻‘防’观念转变。”水城区卫健局副局长田波说,水城区累计投入2834万元,建成区级医院远程诊疗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室,推进区级远程检验中心、远程影像中心和远程心电中心等三大中心建设,构建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建立基本公共卫生与临床相融合的“医卫结合”服务模式,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调配。

龙场乡卫生院放射科医生通过远程影像向上级医共体医院申请图像诊断

“一张网”: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在水城区果布戛乡卫生院,今年84岁的赵明珍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最近我上腹部疼痛得厉害,卫生院医生王再梅帮我做了心电图检查,通过与水城区人民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明确了下一步治疗方案。”赵明珍翻看着检查报告,有些激动,“没想到在家门口能挂上区里的专家号,真是太好了。”

赵明珍口中所说的“在家门口挂上水城区的专家号”,源自水城区实施的“互联网+医疗”项目。该项目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搭建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建立全区统一健康就医服务入口。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按照填平补短的原则,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联动。

同时,将基层业务系统接入平台,打破此前因乡村卫生室门诊数据全部沉淀在银海系统(医保报销系统),而导致区域一级核心数据未被卫生健康部门掌握的局面,从而推动与区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联动和数据共享。

“借助‘互联网+医疗’破除信息壁垒推动区域智慧化服务,检测的项目更多了,检查结果也更精准。”水城区卫健局张永东说。

居民健康管理、便捷就医“一码通”,电子健康档案开放调阅“一生通”,就医支付“一次付”。在保障质量安全、质量控制合格的前提下,通过便民惠民服务应用,水城区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积极开展区域检查、检验业务协同和结果互认,有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基本实现“检查在基层,诊断在县级”,打通服务群众医疗健康“最后一公里”。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入户为群众体检并利用“水城卫士”APP即时录入数据

未来继续“加减法”

“病人上门找医生看病”向“医生上门服务病人”转变,“人管健康”向“数管健康”转变,“单一诊疗”向“多级共诊”转变……近年来,水城区瞄准民生小切口,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数字化的理念、方法及手段,从“信息化”转向“智慧化”,不断推进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突破。

但在采访中,水城区卫健局局长、党委书记陈忠伟也指出,“互联网+医疗”建设任重而道远,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建设整体统筹联动不足,系统重复建设、分散建设现象不同程度仍然存在;区域间、上下间缺乏统筹整合,各自为战的现象仍然突出;互联网医疗服务内容单一,同质化现象明显……

下一步如何持续做“加减法”?如何实现“医疗资源跟人走”?陈忠伟表示,“互联网+医疗”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作,未来还需要在精准动态监管、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力。

加强数据赋能,助力“互联网+”监管动态化精准化,推动医疗机构和疾控公共卫生机构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相关数据的采集、汇聚、挖掘、分析、评估和使用,建立公共卫生数据共享调度机制和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目前,“互联网+医疗”正在水城区多个医院深度铺开,持续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医疗健康需求。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推动了全民健康数据资源互联融合、开放共享,还积极营造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规范、创新应用的发展环境。通过信息化与卫生健康事业深度融合,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为深化医改、建设“康养水城”做好信息技术支撑。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李蕾 TEL:(010)68476606】

标签:智慧医疗 互联网+医疗健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