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25 10:35
- 作者:佚名
-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孟超肝胆医院医生郑敏华到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15分钟就医圈,逾1900个家庭医生团队,超30家单位“结亲”……记者在福州市卫健委近日召开的深化主题教育推进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获悉这样3组数据。
透过数据,不难发现福州医疗点布设愈发完善、医疗服务进一步下沉、医疗资源分配更精准、患者家门口就医更便捷。这是福州卫健系统以实干担当、主动作为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力聚焦群众就医“急难愁盼”,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
从疑虑到信任:
15分钟就医圈
在六城区全面铺开
“小中心解决就医大问题,我还因此和张滦医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家门口的‘医’靠,给力!”昨日,在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76岁的郑全彬老人再次点赞道,从家里走路过来不到15分钟,离家近、环境好、服务优,配套齐全,看病的心情轻松不少。
郑全彬的就医“小确幸”早已在福州六城区全面铺开。近年来,福州积极配置15分钟就医圈,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大大缩短就诊寻医时间。
更令“郑全彬们”感到幸福的是,这些基层医疗点往往有着强大的后援团。以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为例,该中心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等“结亲”,通过“大手牵小手”,将优质医疗资源直送家门口;不仅如此,该中心所辖区域内的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家村卫生所,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可以按照居民身体状况提供定制化服务。
基层医疗点的环境、服务与数量的改善,带来的是患者寻医态度的转变。医患成为好朋友、好邻里这样“心相通”的故事还有许多。
“以前患者不管什么病都想去大医院,即使是普通的感冒也要去趟大医院才放心,现在不一样了。”提及今昔变化,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主任薛丽丽深有感触地说,社区医院集门诊与住院功能于一体,不仅软硬件配置升级,在医疗服务能力上也实现了跃升,遇到感冒、慢性病等或有康复需求,居民都会选择就近到社区求医。
顺着薛丽丽的指引,记者发现,该社区医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楼设有家庭医生工作站、全科诊室、感染性科室、急救室、放射科、雾化室;二楼布局医联体专家诊室、名医工作室、口腔科、妇科,以及检验检查相关科室;三楼是中医馆、中医康复科、儿童康复训练室;四楼是有着30张床位的住院病房。
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变化的背后,是福州构建15分钟就医圈的魄力和实力。
借力数字化转型,福州正在加速铺设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实现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全民健康平台之间数据互联互通,为患者提供便捷转诊、诊疗信息共享、转诊号源预约等服务,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共享,“圈”出健康新生活。
从坐诊到上门:
逾1900个家庭医生团队
护航基层
“血压血糖都保持得不错,最近天气变化大,要注意饮食均衡和保暖。”为一位慢性病患者做完家访,吴依钗收拾好医药箱,赶往下一户居民家中——作为连江县东洛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一员,村医吴依钗每季度要完成近80名慢性病居民的回访。
东洛岛位于连江县黄岐半岛海域,是连江唯一的海岛行政村。从医53年来,每位村民的基础疾病都刻在吴依钗的心上。“他不仅是我们的‘全科医生’,还是我们尊敬和信赖的家人。”村民王水莲说。
家庭医生这个曾经高大上的概念,如今在福州已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辐射范围也从城区走向偏远的海岛、山区。
“家门口就能看医生,没必要再去医院挤,不愧是我们的‘健康守门人’。”75岁的陈兴镇是闽侯县大湖乡洋山村村民,自从与洋山村卫生所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后,村医张国进不仅为他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而且每年提供免费体检以及健康指导等服务。
家庭医生是“将患者留在基层”的重要举措,基层医生是家庭医生的主力军。福州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处负责人王春兰介绍,我市已实现所有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超过1900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特别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包括长期处方、上门服务等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
“只要是我们村的患者,不用问姓名住址,我就知道他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甚至马上就能记起他家族三代的健康情况。”张国进说。
王春兰表示,社区家庭医生以全科医生为主体,要求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知识。病床设在家,医护上门来。2021年福州在全省率先启动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医生签约对象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开创家庭病床患者享受和住院同样的医保报销待遇,以此应对人口老龄化,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从扩容到提质:
首创联合病房
超30家单位“结亲”
“强基层”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原则和工作内容,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慢病患病率上升的良策。如何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做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福州有新解——创新联合病房模式,全省首创星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评选,不仅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更有效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患者的吸引力和忠诚度。
“家门口就能看上市级医院专家,还享受到乡镇卫生院的住院报销比例,省时、省力、省钱。”福清市镜洋镇镜洋村村民林阿姨说,入住镜洋镇卫生院的联合病房后,从家里步行仅需10分钟。
联合病房是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与当地县级医院齐抓共管的病房,可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目的。
将视线转向连江,在丹阳镇中心卫生院联合病房内,连江县总医院技术骨干正与卫生院医护人员就7岁患者小严的病情展开讨论,对症施治。“通过联合病房,直接带孩子走绿色通道到县总医院看病,病情稳定后就转回丹阳卫生院,继续接受专家团队的服务。”小严父亲说。
小病房起着大效用。目前,晋安区、长乐区、福清市、连江县、闽侯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8所县(市)级医院与17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率先“结亲”,共建联合病房。此外,台江区、仓山区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与三甲医院“联姻”,建设联合病房。
“郑敏华医生在哪儿,我就跟到哪儿。这不,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她。”家住金山街道的陈老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等慢病,曾求诊于孟超肝胆医院郑敏华医生,联合病房建设后,陈先生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看上专家号。
“群众信任度和满意度提升后,就医习惯随之改变,分级诊疗趋向有序有效,‘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合理就医格局正加速构建。”王春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围绕改善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感受度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强服务、提质效,让榕城百姓就近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