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专家观察 >  如何进一步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如何进一步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用好数字化这个技术手段
  • 2023-05-16 14:00
  • 作者:李璐 李琦
  • 来源:学习时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新中国成立初期,赤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被誉为中国推进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改革开放以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在设施设备、人员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但乡村医疗卫生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都提出了加强农村卫生健康建设的任务。其中,数字化是助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

以数字化助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一是践行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明确提出“以基层为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确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通过数字技术引导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和服务乡村,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

二是顺应社会结构变化和人口结构转型、兜牢人民健康网底的根本选择。截至2021年,我国有农村常住人口约5亿人,以老年人、儿童、妇女等重点健康保障人群为主。如果乡村医疗卫生能力水平的“底盘”不稳,将导致上亿人健康“失衡”。当前,我国正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数字社会,发挥数字技术对乡村老年健康管理、儿童预防保健、妇女健康促进等辐射带动作用,是推动数字技术共建共享的根本选择。

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乡村振兴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要“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数字赋能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守牢防止因病规模性返贫底线,是守好三农“基本盘”、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利用数字化的重点在于实现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公平、效率和质量的整体提升。一是以数字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着力增强优质医疗服务辐射能力,提高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公平性。当前,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和医疗技术水平差距明显。2021年,农村每千人口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城市的0.64、0.54和0.58。2021年,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占比达到44%,而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村卫生室卫生人员分别只有24%和不足10%。在医疗技术水平高度依赖卫生人员能力的现有情况下,弥合城乡医疗技术差距难度较大。因此,应充分利用5G远程医疗、AI辅助诊断等数字化手段,打破时空制约,远距离连接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和患者需求,跨时期存储诊疗经验辅助乡村医生决策,以扩大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

二是以数字化促进医疗卫生机构间分工协作,加快供需双方匹配速度,增进乡村卫生体系效率。当前,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各机构间存在“碎片化”,缺乏机构、人员、设备、服务的实质性协同整合和上下联动,县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难以有效带动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预防和治疗、中医和西医、康复与照护之间信息不畅通、服务不接续,难以保障乡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因此,可利用数字化手段,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中县医院、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资源,以互联网、物联网等为连接媒介实现互联互通互补,同时通过信息平台构建医疗联合体,提高就医便捷性。还可以依托数字化平台,建立县域内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应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有效开展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救援救治等服务,筑牢乡村疾病预防控制网底。

三是以数字化驱动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居民满意度,优化乡村卫生体系质量。近年来,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国家层面大力推进医疗机构的临床路径管理,即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截至2021年底,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已经有91.3%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未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仍有改善空间,精准满足健康需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可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智能化临床诊断决策系统的引入,基于大数据,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中深度应用标准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和绩效评价,加快乡村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缩小城乡间、各级医疗机构间的能力差异。此外,还可通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传感终端产品的应用,提高供需匹配的精准度,促进服务整合连续,推动生活方式医学、康复医疗等服务全覆盖,助力医防融合、医养结合,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

总之,应通过数字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应用,打破时空制约、挖掘资源效率、构建服务标准,努力实现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供需双侧升级、机制创新迭代,创造出以需求为导向、以健康为核心的高效服务模式,从而造福群众、普惠万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周二 TEL:(010)68476606】

标签:乡村医疗  信息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