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27 11:03
- 作者:佚名
- 来源:HC3i数字医疗网
从第一张X光片问世以来,设备对医疗的支持已经走过了100年。今天的医院里并不缺设备、系统,被诊疗数据淹没的医生愈发疲惫,心底冒出一个声音:“能不能让设备主动一点、智慧一些,让我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去关注患者?”
医疗设备越多,数据孤岛就会越多,互联互通成为必经之路。
近日,飞利浦大中华区副总裁、互联关护事业群总经理毛玮芳女士向HC3i讲述了她正在做的智慧医疗拼图工作,以及她所带领的事业部如何通过整合以及本地化来助力中国智慧医疗的发展。
飞利浦大中华区副总裁、互联关护事业群总经理
毛玮芳女士
走进ICU,看智慧医疗的前世今生
今天的ICU就是当下智慧医疗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毛玮芳回忆说,“二十年前我还在医院的时候,ICU没有被设备包围,只能靠勤工去各个科室收集纸质的报告给医生做诊断。”
昨天:
没有智慧医疗的时候,ICU是什么情景呢?
回到二十年以前,ICU医生如何了解患者病情呢?由勤工跑去各个科室把报告拿过来贴到一本表单里面,医生要一页一页翻看并把信息装进脑袋里,根据自己的知识去判断患者的病情,再调整治疗方案。
今天:
信息爆炸的时代,ICU里的情景是这样的
一位患者躺在病床上,身边围绕着各种仪器设备。呼吸机的数据、监护仪的数据、放射科返回的影像报告、检验科的检验报告……各种数据围绕在他的身边随时反应生命指征,让主治医生、上级医生可以随时关注病情发展,甚至在危机时刻发出预警。
明天:
5G时代,ICU里的情景将是怎样?
当患者血压升高了,高血压的降压泵自动弹出提醒“是否增加5%药量”,医生发出确认指令后设备就会立刻执行。5G特有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性,让ICU里可以实现人机物互联,还让各类设备不再只是“吐出”影音视频或数据,而是在AI帮助下把看到的病情“开口”告诉医生并进行干预,甚至在紧急情况下直接进行干预。
智慧医疗发展路线图
从医生诊疗到机器辅助,从智能决策到机器诊疗,智慧医疗创新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每向前一小步,都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和创新,再把这些创新按照医院的流程拼接整合起来,毛玮芳笑着说,“我们就像是在拼一套智慧医疗拼图”。
被科技碎片淹没,
医院如何拥抱智慧医疗?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医院被各种智慧医疗产品和服务包围着,不同品牌的设备贡献了各种结构的数据,还有无数创新技术不断的涌入。只要医院想追求创新谋求发展,就必须花费时间、精力去关注科技创新,遴选合适的科技和服务引入合适的场景中,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管理。
一家欧洲医院的院长就曾对飞利浦表示:希望未来医院只需要跟一家像飞利浦这样可以提供创新、高效和安全的企业平台合作,就可以帮医院去提前做好新技术的应用测试和评价工作,将合适的技术引入诊疗流程中,提供给医院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医院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服务患者、优化诊疗、管理医院。
在过去十年里,智慧医疗让中国大医院的接诊量翻了十倍,拥抱智慧医疗已经在中国医院管理层中间达成了共识。随着中国医院对于智慧医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管理到诊疗、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充斥着大量的新鲜科技应用,高质量的智慧医疗才能实现医院管理能力、诊疗质量、患者体验的全面提升。
“飞利浦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智慧医疗创新‘孵化器’,为医院提供一站式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SAAS平台。”毛玮芳介绍说,“我们有硬件、软件、耗材、服务,基于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的洞察,可以为医院提供全球医疗创新转化落地服务,与医院携手创造智慧医疗的美好图景。”
虽然有了很多的积累,但是要让几十个不同品牌、不同维度的技术、产品、设备在医院环境里安顿下来并不容易,飞利浦互联关护事业部已经做过一些尝试。
以心脏诊断系统为例:
首先,飞利浦已经拥有病人监护系统、自动化体外除颤器(包括HeartStart家用除颤器)和心电图机等心电诊断和监护设备。
其次,飞利浦先是于2020年12月18日以28亿美元收购美国健康服务公司BioTelemetry(远程心脏诊断和监测)在医院外为患者提供心脏诊断和监护服务,BioTelemetry早前收购的Geneva Healthcare不仅可以连接知名公司的心脏起搏器,还能将数据统一到系统里面最后输出结构化报告。
再次,心电图的报告全都有了之后,还有一个服务的团队帮医生去看报告。
最后,近期飞利浦又签署协议收购 Cardiologs,通过医疗级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科学家提供卓越的临床洞察力和自动化临床报告,对飞利浦院内环境心脏解决方案组合形成有力补充。
从整合自有设备到实现跨品牌数据互联互通,从人工读报告到智能诊断,飞利浦在心脏诊断这一场景下的智慧医疗拼图正一步一步拼接完整。
谁是智慧医疗拼图高手?
飞利浦互联关护事业部正是完成上述智慧医疗拼图的一位高手。飞利浦互联关护事业部的工作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环境、按照正确的颗粒度提供数据,帮助目标对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飞利浦互联关护的业务场景覆盖了院前急救、院中诊疗、院外愈后以及居家照护,以患者为中心串联起每一个健康设备和系统的数据。为此,飞利浦互联关护部门内部设置了六大业务单元,分别是:
HPM(院内患者监护),EC(急救关护),EMR&CM(电子病历与诊疗管理), SRC(睡眠与呼吸关护), AMD(移动监测与诊断),CDS(临床数据解决方案)。
针对目标人群划分,互联关护全球业务布局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院内危急重症患者的管理或关护;第二部分是院外的患者管理;第三部分是通过信息学解决方案和服务把每一个流程的数据都串连起来。
毛玮芳介绍说,“我们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解决方案团队。”这个团队当中,既有很多的技术人员、科学家、研究人员,从内部研发了很多的解决方案,还会去找到生态圈里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补齐健康科技服务链上各个节点,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一张又一张智慧医疗拼图。
在持续集成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空白领域,因此解决方案团队会再去从外部生态圈寻找补充方案。
比如:2021年1月,飞利浦收购了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集成和数据技术提供商——Capsule Technologies,它可以连全球940多种医疗设备与器械,将所有数据结构化后呈现给医生,为医疗机构提供主动式的数字监护流程,强力打通院内信息孤岛。
玩转智慧医疗拼图,
飞利浦有一个创新大脑
一张张智慧医疗拼图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创新,对于飞利浦来说,创新是刻在基因序列中的。据毛玮芳介绍,一位在飞利浦工作很久的员工曾经提到:飞利浦这家公司在创新方面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在科技创新的早期阶段可能很困难,可能没有人相信你的价值在哪里,但是飞利浦会一直坚持下去。
飞利浦健康关护全程
1918 年,飞利浦公司推出了医学 X 射线管。在此后的100多年里,飞利浦有越来越多的设备帮助医生更加充分的了解患者。从2015年开始飞利浦精准聚焦于健康科技,致力于健康关护全程。为此,飞利浦部署了四大业务板块,包括:健康生活、精准诊断、介入治疗和互联关护,其中互联关护体现的是飞利浦的综合能力,工作场景不限于院内、院外,目标是改善患者体验、提高健康水平、优化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降低医疗成本。因此,互联关护的任务是通过整合设备、技术、数据优化患者入转归的数字化流程,无缝实现健康关护全程。
“在加入飞利浦之后我发现,这里有真正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利用现有的治疗技术、诊断技术、预防技术加上5G和设备用于临床的应用,让5G能够发挥它的优势。”毛玮芳介绍说,尽管飞利浦有很多全球领先的产品,但是不能直接引进落地,容易“水土不服”,必须做本土化的创新。
结合对中国医疗市场的充分调研和分析,飞利浦为中国智慧医疗创新做了充分的准备,有一套分层的创新体系组成“中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脑”。
首先,飞利浦互联关护业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可以进行智慧医院解决方案的个性化开发。从设备到解决方案,飞利浦都会结合国内医疗环境的特殊性进行本土化的调整。比如:麻醉科的数据国外需要间隔一定时间提供即可,国内要求更高,可能需要实时提供。
其次,飞利浦在中国有工厂,可以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批量生产设备。飞利浦在监护领域是全球领导品牌,同时也积极为中国医院配置和改良本地化产品线。例如:针对医院或者患者的需求差异和消费能力不同,监护仪可以分成高端、中端和基层产品,通过补齐中低端产品供给满足中国基层用户的医疗需求。未来这些产品或将走出国门,成为供应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产品。
最后,飞利浦聚焦互联关护业务,在本地研发、本地创新、本地生产等方面都将有一系列本土化布局。迎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加快步伐,以“中国速度”前进,积极整合全球与本地资源,在中国布局产品、系统、软件的创新中心,提升本土创新能力。
拥抱5G,
飞利浦互联关护紧抓中国医疗革新趋势
迈进“十四五”,中国医院正在积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智慧医疗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一点在医院管理者中已经达成共识。用好智慧医疗这一利器,医院才能完成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并有机会在下一阶段发展中成为诊疗、管理、服务的引领者,因此医院希望可以抓住智慧医疗创新机遇顺势而上。
“作为中国人,我是非常自豪的,因为中国人有好多技术真的可以在全世界‘称王’。比如说5G。”毛玮芳认为,5G掀起的科技浪潮将再次推动中国医疗实现质的飞跃。
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期,飞利浦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脑”的布局,就绪新一轮中国智慧医疗腾飞。在飞利浦互联关护业务部越来越多的智慧医疗拼图即将完成,即将成为诊疗的助手,甚至推动诊疗模式的创新。
5G姗姗而来,新一轮的医疗数据爆炸时代也将到来,飞利浦互联关护业务部的智慧医疗创新已经全面就绪,随时准备为引领中国医疗改革创新实践落地贡献力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