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重磅!集采非中选品种滥用引发纪委重视,稽查风暴要来了
重磅!集采非中选品种滥用引发纪委重视,稽查风暴要来了
  • 2022-11-03 09:55
  • 作者:小米
  • 来源:健识局

随着药品集采进入常态化,各地对非中选品种的临床使用展开集中整顿。

10月9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公告称,为做好非中选产品使用情况的监控管理,将开展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同类非中选产品挂网的填报工作。所有申报企业需填报产品的全国最低挂网价。如果有新低价格,必须在一个月内在河北同步降价。

全国医保挂网价“联动”后,药价动态调整的问题其实已经解决了,河北为何要专门针对集采非中选品种启动报价工作?

事实上,近期全国多个省份都在整顿集采非中选品种使用金额过高的问题。不仅是集采药品,纳入集采的高值耗材也出现了非中选品种临床违规滥用的现象。

9月27日,河南省纪检委发布公告称,对沈丘县采购药品价格高于平均价3倍以上的14家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检查组在日常监督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在执行集采过程中,存在非中选药品使用量多于中选药品,导致采购金额明显高于平均价格等情况。

10月10日,湖北省医保局通报全省医用耗材集采和使用情况。在集采的11个类别的医用耗材中3大类没完成约定量,全湖北有6家医院不积极采购集采耗材,非中选产品采购金额接近中选产品的6倍。

集采力度雷霆万钧,医院执行时却在偷偷地打折扣。

各地严查非中选品种

上升至医药反腐的高度

健识局注意到,已经有地方对非集采品种的使用比例做出规定。

有媒体披露,湖北省黄石市近期公布《关于国家和省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医保资金结余留用的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在结算结余留用资金前,按照国家和省组织集采的要求,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考核。

集采考核主要针对使用集采产品的比例,指标分为“执行药品集采规定”、“合理控制药品费用”、“落实集采、价格等改革政策”三项。其中,非中选产品采购量占比必须≤30%,才能获得分数。若采购量占比>50%,或非中选产品采购金额占比>60%,则医疗机构两项的考核分直接扣完,得零分。

集采中选品种大多都保证要占实际需求量的70%,这是集采制度的总原则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医院采购非集采品种的“积极性”非常高。

2021年浙江省药械采购平台药品入库金额排名中,阿托伐他汀的原研药“立普妥”成为浙江省入库金额排名第三位产品。阿托伐他汀早就列入集采,“立普妥”并未中选,反倒还能浙江大量销售,这并不正常。

河南今年上半年监测的情况同样如此,“立普妥”列挂网交易总金额第9名。

集采未中选品种在医院中大行其道,这实际上削弱了集采制度的普惠性质。

其实,在“4+7”集采落地之初,福建就公布过全省药品销售20强排名,15个未进集采的外企品种进入榜单,占比75%。当时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医保基金吃紧的情况下,集采是让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有力手段。但今后医保部门还需要遏制非中选品种的临床滥用。

今年2月,河南省医保局已经提出要求,省内各级医保部门要对定点医疗机构监测范围内的完全可替代品种、可替代非医保品种,以及省内集采流标品种进行重点监测。

随后,河南省医保局4月通报监测结果:1820家医疗机构采购的部分药品价格高于平均价3倍以上,同时96家公立医院还存在只采购非中选药品的问题。此事甚至惊动了河南省纪委监委派出检查组进行监督。

集采非中选品种价格远高于中选品种。多用“非集采药”,医院和医生心里打得什么算盘,不用说也知道。

过多使用集采非中选品种,已上升至医药反腐的新高度。截至目前,根据河南省纪委的官方通报,沈丘县医保局开展“清廉沈丘建设清廉医院创建行动”,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巩固和扩大医改成效。

备选用药目录出台

集采外市场将不复存在

现如今,第七批国家集采即将落地,还有部分医院依旧“迷恋”原研药,无法改变临床的用药习惯,药企也想尽办法提升销量。显然,这种作法已不能被监管部门认同。

虽然目前只有河南、湖北等少部分省市,针对非中选品种开展临床使用的清查工作,但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倘若将其提升至医药反腐的高度,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省份跟进,最终演变成全国一盘棋。

10月17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针对全国第七批集采进行部署,提前做好中选药品进院准备工作,并优先保证临床使用,同时做好备供药品的进院使用工作。

在这份新鲜出炉的文件中,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并未提及非中选品种如何使用。上海给出了一条解决路径:如果医院真的不想用集采药,可以用备选品种,也不要滥用非中选品种。

但这对药企来说就意味着:不进集采,医院市场更没机会。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次上海的变化可以看出,医保部门在集采的使用环节推出备选品种的机制,不仅能对冲供应风险,形成较为均衡的供应价格机制,还能给予医院一定的采购主动权。

集采的总方向不会改变,对于目前出现的种种钻空子行为,各地正在积极出台政策填补漏洞。

从2019年算起,全国集采以及各省际集采中,国内企业与外资原研企业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绝大多数国内企业都挤破了头想进集采,争抢市场份额;外资药企则以放弃报价、报价超限等多种方法,花式“躺平”,并通过各种方式继续维持市场优势。

外资药企有着更雄厚的实力,即使放弃集采,也有能力开拓其他的市场。但非集采品种滥用的情况如果从制度上得不到遏制,将会使集采的效应大打折扣。

跨国药企去逐鹿创新药市场,可能更符合政策引导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潘蓉蓉 TEL:(010)68476606】

标签:集采非中选品种滥用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