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投资69亿!又一所医科大学要建新校区!
投资69亿!又一所医科大学要建新校区!
  • 2022-10-10 09:33
  • 作者:健康界
  • 来源:健康界

9月21日,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招标公告发布。9月27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中标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项目。

该公告显示,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项目选址位于大兴新城生物医药基地组团东北角,占地约72.25公顷,其中兴华大街北侧41.56公顷,南侧30.69公顷。

规划区域北至太福路,西临芦求路,南至联港嘉园A区、东临芦兴南大街。项目总建设规模约73万平方米,建筑基准高度45米,标志性建筑不得突破60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和实验组团、科研组团、实验动物楼、师生活动中心、本科生活组团、硕博生活组团、留学生及教师公寓组团、留学生服务中心、体育馆、过街通道等。项目估算投资为690000万元。

预计招标公告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4日━2022年10月31日。

△鸟瞰图©THAD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院士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饶毅教授。

学校本部有五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另有顺义区大东路4号、东城区和平里北街22号、东城区东四十条27号、丰台区花乡张家路口107号分校区。

新校区建成后,将成为大兴区的第五所主体大学或者新校区,它的录取分数将会是这五所里数一数二的存在。从高考分数线和整体附属医院实力来说,首都医科大学高居国内独立医科院校的前三甲。

健康界注意到,早在2004年,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大兴区委书记沈宝昌曾表态,北京建工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都要迁到大兴区。

2020年,北京市政府推动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有效提升大兴、房山等南部新城综合承载力。

首医大选址落位的消息让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既兴奋又有点措手不及,“生物医药基地街区控规专家评审会顺利通过后,编审团队连夜行动,召开紧急会议就下一步工作进行调整部署。首医大选址确定后,北扩区整体规划需要重新设计和思考。”2020年6月,生物医药基地街区控规正式公示。2020年11月2日,取得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21年3月,生物医药基地街区控规批复。

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综合办公室在全面梳理需求意向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191-2018)》《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首都医科大学2025年和2035年学生规模的批复》,仔细测算出新校区总建筑规模及各类校舍应建规模,完成新校区(校本部)总体规划及一期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编制。

202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启动新校区(校本部)总体规划及一期建筑方案设计的国内征集工作。

2021年10月,学校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优选出了七家代表我国建筑设计及城乡规划领域顶尖水平、由院士及大师担任主创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投标。

截至目前,南扩区已完成起步区所有道路和管线设计,正在同步办理征地手续,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第五批次和第七批次约700亩土地征收,使南扩区起步区基础设施达到“三通一平”,满足上市条件。

有行业人士认为,相比较北医搬至怀柔科学城(尚无地铁通往主城区),首医的选择,是极好的。不至于太偏,同时已经有相对成熟的产业基地。

再说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和上海张江药谷相比,缺外企,缺高校(张江有复旦,上科大,上中医)。所以,首医本部搬迁至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会给除了企业就是药厂的大兴带来充足的活力,然后形成良性循环,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空间结构和用地功能布局

设计团队以研究为先导,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和访谈调研,提出未来医学院这一设计理念,包括:教师为核心、学生为中心的圈层模式;生生不息,动静相宜的绿十字景轴;双向流动,可持续生长的输配廊道;以及开放共享,模块设计的通用教研环。

△南校区效果图©THAD

△总平面图©THAD

方案把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公共教学科研区变成一个大环,称为首医“二环”。所有的其他空间都和这个大环紧密相连。下穿庭院和科研区廊道从地下地上跨越了城市的干道,让南北两个校区完美的、便利的结合成一个整体。

环内是南北相对的校园主入口、学校最重要的图书馆、行政中心、活动中心,外围是体育馆和运动场地、院系办公、后勤中心、预留科研楼,再往外是本科、硕博、留学生生活社区和国际交流中心。

△下穿庭院效果图©THAD

“二环”和绿十字结合形成空间圈层模式,也是最经典高效的医学院格局。预留区布置在校园西侧考虑靠近地铁,用地价值和潜力较大。未来结合学校的事业发展需求逐步开发将更为机动灵活。

结合未来预留区,圈层式布局呈现出大集中和小分散的组合,可分可合,开放共享的大科研平台和有相对独立需求的主题性科研团队各得其所,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运动系统、餐饮供应系统、输配廊系统都在这个格局下展开。

△校园南北连通分析©THAD

体验式场景设计

这是一个优雅得体,历久弥新的校园。校园的整体风貌,我们希望它是静和动相结合,同时以学术研究氛围为导向,采用现代工艺与传统韵味相结合的砖幕墙、混凝土挂板、金属、玻璃幕、中式窗格,形成经典现代的校园形象。

校园正中的主入口,也是绿十字的中心。图书行政综合体与草坡、绿地、水景相融合,成为师生们交流、聚会、活动的主舞台。春天踏青读书,夏天毕业留影,秋季迎新,冬季考试周后的欢庆,这里有师生们最难忘四季生活。首医碑、校训石、喷泉等均是老校园旧物,寄托了首医人60年风雨走来的乡愁。

△校园主入口©THAD

大草坪两侧的科研环输配廊道,向内部形成开放界面。这里是供教授团队研讨、休息的公共空间,一场场头脑风暴在咖啡飘香中展开。楼下,师生们在绿十字中间下沉广场穿行,校园功能与城市交通并行不悖。

△学院街巷©THAD

城市界面和交通规划

兴华大街自西向东呈现有节奏感的天际线高低变化;高点位于最西侧国际交流中心和中部校园核心建筑,为45-60米高,是城市界面上的标志性建筑,展示校园形象。中间高度较为舒缓,有张有弛,东临绿地处,降低高度尊重山水格局。

兴华大街上教学科研环的双廊空间加强校园的整体感和序列感;西侧生活组团及国际交流中心成为校园区域地标,和未来预留的科研组团共同形成连续而富有节奏感的城市界面。

△动态交通©THAD

核心无车,通而不畅:核心区为无车校园。外网环状车行路通而不畅,保证人流物流需求的同时,确保师生安全。停车以地下为主,重点建筑周边设适量地面停车,满足会议及教职工日常需求。

慢行友好,健康校园:强调自行车友好、健康校园慢跑道系统和空中立体慢行的舒适度和可达性;

步移景异,林荫葱葱:交通与公共活动需求结合的道路景观一体化设计。引森林绿意入校园开放空间,绿十字轴线形成林荫大道,凸显首医校园的学府氛围。

△研究生生活社区©THAD

绿色/无障碍校园

校园景观意在构建一个完整的绿色生态体系,包括绿地、水文和海绵系统,绿地系统强调生物多样性,以北京市乡土植物为主基调,同时打造医药植物主题景观;校园水系流经校园核心区,对调节微气候有着重要的意义;重视校园防涝设计,形成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特色景观。

建筑层面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通过紧凑式布局、呼吸式表皮、日光通风中庭等气候适应性策略,辅以高效率采暖通风系统、智慧外窗、节水节能设施等主动节能设备,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打造适应北京气候特征的新一代绿色低碳校园建筑系统。

△下穿庭院©THAD

这是一个深具人文关怀精神的无障碍校园,通过有声水景、鲜明色彩标识、季节性花香的植被、建筑与景观小品的平滑曲线等手段,以及在扶手、地板、按钮及寻路系统进行的触觉设计,教室内高度可调的讲台、智慧信息系统,支撑人性化的师生服务,方便不同需求的人群全方位感受校园的美好生活。

△医药植物主题景观©THAD

△体育运动区©THAD

从国际交流中心远眺永定河,水天一色,校园与自然风景深度融合。这里走出的尖端学者和未来的科学家们,将牢记他们在草坪典礼上的誓言,走向为人类健康奋斗的星辰大海。扶伤济世、敬德修业,杏林学堂,济世弦歌,这里是首医大新校园!

来源|健康界整理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Design Online、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药思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潘蓉蓉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科大学  新校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