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14:23
- 作者:佚名
- 来源:人民咨询
4月27日(周二)上午10:00,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委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发表讲话,介绍我国肿瘤诊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互联网医疗以及罕见病防治的有关情况。
焦雅辉局长首先介绍了肿瘤规范化诊疗的相关情况。她表示,我国肿瘤专科医院和床位数量、肿瘤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均不断增加,以肿瘤医院、综合医院肿瘤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为主体的癌症诊疗和康复体系初步形成,肿瘤诊疗模式更加优化,多学科诊疗的模式正在积极试点,肿瘤诊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经从十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某些恶性肿瘤比如食管癌,五年生存率已经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她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狠抓工作任务的落实,以肿瘤规范化诊疗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提高我们国家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水平。
其次,她向各位介绍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她表示,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启动了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项目,在京、沪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依托高水平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河南、云南、新疆等8个省份,针对肿瘤、神经疾病、心血管病、儿科、呼吸、创伤等6个重大疾病类别,通过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等方式,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当地的医疗服务保障水平。目前第一批试点建设项目已经开始运营,填补了当地的若干技术空白,有效带动、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相关省份患者跨省就医人数出现明显下降,正逐步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
随后,她向大家介绍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有关情况。她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响应,先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从服务内涵、准入、职业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健康发展。三年来,全国已经设置审批了1100余家互联网医院,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还连续实施两个三年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指导各地和各医院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难点”问题。后续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制定互联网诊疗服务和监管两个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确保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高速发展的同时提供更高质量、更加规范的服务。
最后,焦雅辉向大家介绍了罕见病防治的有关工作情况。她表示,自2015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了罕见病专家委员会,五年多的时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有关部门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纳入了121种罕见病,并对目录内的所有病种逐一制定诊疗指南,建立起覆盖全国324家医院的罕见病诊疗协作网,进行相对的集中诊疗和双向转诊,积极组织广泛的医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罕见病的诊疗水平,建立起罕见病病例登记制度,目前已经登记46.8万例的罕见病病例。罕见病防治工作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但小窗口见大仁爱,不仅为罕见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提供了有效帮助,也为营造更加包容、接纳、关爱罕见病人群和罕见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中国罕见病防治与保障事业发展报告》,详细阐述了我国罕见病工作进展成效,为全社会更加全面地了解罕见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最佳实践。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按照“预防为主、分类施策、稳步推进”的原则,持续开展罕见病防治工作,维护罕见病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