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19 09:52
- 作者:仲盈
-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2、推进公立医院薪酬、编制、绩效改革
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治理结构、人事薪酬、编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
从2009年开始,公立医院改革就一直在被频繁提及。后来,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三医联动”模式成功从三明走遍福建,从福建走遍全国。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杠杆体系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难题,在最终惠及患者的同时,还要保障医院和医生的利益不受损,医生的积极性不受打击。
在接下来的五年,公立医院改革将会在治理结构、人事薪酬、编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四方面作深入推进。
如DRG、DIP推开,医务人员通过配套的临床路径实现“按流程定绩效、依角色付薪酬”,考核更具有效性、针对性。
以此平衡各方利益,从而让公立医院体系构建起全周期的大健康责任链。
同时,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身份也将受改革影响。虽然去编制化是否落地众说纷纭,但编制改革是肯定的,无论是否去编,医务人员都身份都将迎来新风向,能力就是风向标。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边境口岸城市、县级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积极发展医疗联合体。
基层医疗是分级诊疗中的一环,是医疗卫生体系的根基。2021疫情大考给基层上了严峻的一课。强基层不能只是缺啥补啥,而是扣紧链条上的每一环,互相影响互相帮助,而医共体就是扣紧县域内每一环的抓手。
从县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到村卫生室,环环相扣,统一管理,最终目的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服务水平,让患者下得来,基层接得住。
4、加强县医院建设
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支持县级医院发展,力争新增500个县级医院(含中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
县级医院是县域医共体龙头,关系到整个基层医疗体系的运转。加强县医院建设成为强基层的关键,业务和管理能力强的县级医院可以辐射和带动整个县域甚至是临近县域医疗卫生的发展。
在今年的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中,总理提到,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今年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
接下来,一批实力雄厚的县级医院将脱颖而出,更好地发挥医疗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5、扩大家庭医生签约范围,提高质量
稳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提高签约服务质量。
近些年,随着国家三令五申,加上家庭医生的签约指标合理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只签不约”的现象减少,服务质量正稳步提高。
2020年的疫情让更多人看到了家庭医生的用处。在出门不便的日子,家庭医生为很多慢病患者提供了咨询和送药服务,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换来越来越多的信任。
6、鼓励执业医师开诊所
支持社会办医,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
随着放管服的深入落地,诊所备案制的推开,开诊所的流程更加简化,审批更快速。
国家鼓励在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诊所。
鼓励符合条件的全科医师,或加注全科医师执业范围的专科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全科诊所。
7、扩大儿科、全科等短缺医师规模
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扩大儿科、全科等短缺医师规模,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
毫无疑问,未来基层医疗的主体是全科医生。但目前全科医生的数量与市场需求还相差甚远。基层医生公社曾走访湖北某市一个乡镇,当地卫生院和所有村卫生室,只有卫生院院长是全科医生,足见全科医生的短缺程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2021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全科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的基层医疗是全科医生的天下,也是接下来基层培养培训的重点对象。
8、推动医师多点执业
实施医师区域注册,推动医师多机构执业。
多点执业虽然各地推进程度不一,但方向不会变。医生多点执业及网上诊疗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多。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就提出,将支持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职或退休医师到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开办乡村诊所。城市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扩散。
甚至,湖北省卫健委发文,要求给予多点执业公卫医师单独加薪,按照实际工作时间、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参与薪酬分配,与其原单位或原专业薪酬独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