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专家观察 >  大数据和AI替代医生临床问诊?张文宏说“No”!
大数据和AI替代医生临床问诊?张文宏说“No”!
  • 2020-07-13 15:31
  • 作者:沈紫薇
  • 来源:医学界

“为了降低成本,用机器取代人力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不主张用人工智能替代临床简单问诊,我宁可多个岗位给我们年轻的护士或年轻人!"

在近日举办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张文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说到,他认为"让人工智能取代医生是毫无意义的,应该研究人工智能如何为我们的工作做增量,这才是它发展的方向。”

人工智能会取代医生吗?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对于医疗领域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无异于如虎添翼。以医学影像为例,AI算法可以定量化获取及处理复杂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作出正确诊断。

但在人工智能是否替代医生这个问题上,张文宏教授的观点虽然"耿直犀利",却在医生群体中有共鸣——

图片来源:微博

一位名为“闫权”的知乎网友曾留言:作为口腔医生,我不担心这个问题,我们口腔科每年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层出不穷,但也都是作为辅助医生工作而存在...假如时代发展了,出现了更高级的器械、材料,减少了医生的工作时间,我信;提高了医生的工作质量,我信;减少了术后反应、并发症,我信;取代了医生,我不信。”

此外,今日一位用过智能问诊机器的三甲医院医生告诉“医学界”,这个机器的存在有点“鸡肋”,对临床的实际帮助不大,医生们并不常用:"因为采集病史是医生诊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我们对这个疾病的判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一定引导,帮助患者准确描述病史,但机器是不会的。"

另,机器的‘学习’效果也有待加强,这位医生表示,虽然机器‘学习’了上万份病历,但病历水平参差不齐,也会影响机器的问诊效果。

在技术层面上,AI完全应用于医学也尚有一定难度,一位AI相关专业的读者告诉“医学界”,现在人工智能的医学智能诊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数据不够、质量不高。没有丰富、高质量的病历数据和医疗图像会导致机器判断缺乏精准度。而且,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者也有一定要求,最好具备一些医学知识。

电子病历或许是目前最好的应用

虽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尚有局限,但也有其优势,上文中的医生表示,问诊中一些答案比较固化的问题,如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等,用机器问诊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此外,人工智能应用于电子病历也把医生从繁琐的病历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以往,整理纸质病历浪费了大量时间,如打印、签字、贴单顺序、送病案室等。尤其是患者先后换过几次科室,整理起来更麻烦,有时候为了一个签字要折腾半天。

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篇文章也支持了人工智能应用于电子病历这一观点,这篇文章对英国全科医生关于信息化看法进行了问卷调查,720名医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结果显示,“共情关怀”被视为非常不可能被替代的工作,69%的参与者都持有这一观点,其次是转诊工作(46.4%)和诊断工作(43.8%),均有近一半参与者认为不可能被替代,最后是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39.3%)。

与之相反,判断预后(45.8%)和整理病历等归档工作(56.9%)被视为可以被替代的,支持后者的人甚至超过了一半。

来源:《PloS one》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仅能起到辅助作用,医生们提高技能才是硬道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xiasz TEL:(010)68476606】

标签:大数据  AI  张文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