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5-18 10:51
- 作者:佚名
- 来源:证券日报
日前,工信部组织召开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发展视频会议,提出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创新体制机制和组织模式,推动装备研制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强行业合作,应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在业界看来,这些领域正是医疗行业“后浪”的聚集地。
“后浪”涌向智能化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医疗研究员王瑞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行业的“后浪”们早已开始发力,高端医疗装备对抗击疫情的重要作用被广泛认可,因此医疗器械设备持续升级与智能化、医疗信息化加速融合发展等,也成为医疗产业发展趋势。
王瑞妍说:“从行业层面来看,目前我国医疗设备领域整体国产化率较低,如超声、CT的国产化率不足,这表明目前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水平整体仍然需要提高,近年来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加速国内医疗设备领先企业的核心技术攻关,通过重点发展数字化诊疗设备,带动高端医疗装备智能化转型升级。”
大家医联创始人、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宏涛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心脏支架作为高端医疗装备,过去使用的皆是进口产品,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器械公司产品研发,在冠脉支架等细分领域,已经基本实现国产替代,患者通过医保选用国产支架,其医疗花费已经大幅降低。
孙宏涛认为,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不仅在于技术端,更要从市场需求端出发,无论是新的医院建设,还是原有医疗服务机构质量改善,像生命支持设备、医学影像、心内科导管室、IVD等领域的医疗设备都有巨大的需求。
“当下,全球经济和金融系统正在为此次医疗系统性风险买单,让我们看到防范医疗系统性风险而开展的新基建才是比防范经济风险、金融风险更加底层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与公共卫生建设应该是新基建中重要的一环。”王瑞妍认为,随着人们对疾病预防与健康意识的增加,也会促使与健康管理相关的如可穿戴设备、健康档案、健康大数据平台等加快发展。
除此之外,王瑞妍认为,新增医疗与公共卫生机构将拉动必需的医疗设备、医学影像、检验中心等相关产业的市场。伴随提升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医疗机器人、AI+医疗等产业会迅速崛起,形成新动能。
“前浪”加速兼并整合
带量采购和医保药品准入谈判,正在不断压低药品价格,也让中标的医药企业大幅降低推广、营销成本。
道为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能鲲认为,通过一系列医药改革措施,将提升药企仿制药产品的生产工艺改进,推动药企产业内部并购整合,实现行业良性竞争,促进行业加大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从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医疗器械领域只在一些地区推行带量采购,全国性带量采购未来也将实现。那时,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小型医疗企业,必将面临市场的萎缩和出局,行业的兼并整合会改变国内很多医疗器械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格局。
“以口罩产业为例,中小型企业占据市场一半以上份额,在疫情面前,这些企业产业链薄弱、产能不足的弱点被放大,以至于一些大型制造业企业进军口罩产业,并且生产更高端、优质的产品,通过口碑与品牌抢占市场份额。”陈红彦说,同理,医疗器械行业亟须一些‘鲶鱼’的搅动,让行业从过去医疗红利中警醒,当前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在研发和技术创新上努力突破,所欠缺的是政策扶持和产业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