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今起全面开诊 “软硬共进”兑现发展新思维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今起全面开诊 “软硬共进”兑现发展新思维
  • 2020-04-29 11:03
  • 作者:佚名
  • 来源:华龙网

2019年的最后一个周末,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位于两江新区星光大道的两江院区门诊部投入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与调试,两江院区在今(29)日全面正式开诊,医疗资源逐步向该院区集中。

自2015年8月启动建设,这个当地重大民生工程项目的进展就颇受关注。两江院区的规划设计、设施条件、运营理念在试运营期间得到肯定评价,全面开诊后有望为百姓就医带来“人性化”的质变。

作为重庆首家省级建制人民医院、首批三甲综合性公立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挂牌已有4年。其间的发展脉络,很大程度印证了重庆市近年推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方向。“有理由相信,两江院区开诊只是未来更多积极因素的预演。”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项目“代建制” 释放多重效益

为整合重庆市公立医院资源,2014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原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原重庆市中山医院合并组建重庆市人民医院。

“2016年3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正式对外挂牌。医院拥有三院、中山、江北3个院区,但硬件条件难以满足长远发展需求,各院区分隔亦不利于兑现资源整合的改革初衷。”医院有关负责人说。

由此,两江院区建设应运而生。两江院区一期规模达16.7万平方米,包括医疗综合楼(门急诊、医技楼、住院部)、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等。一期开放1000张床位,二期建成后1480张。

医院是民用建筑中最复杂的种类之一,也是比较特殊的一类,科室繁多、要求精细,设计审查涵盖卫生、城建、生态、地震、消防、气象、交通等多方面,施工难度大、社会关注高,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此庞大的建设内容,从2015年8月动工到正式开诊不到5年时间,两江院区建设跑出“高质量、加速度”的秘诀,在于创新运用项目“代建”制度。

做强“软实力”也是“头等大事”

过去这4年,两江院区的项目建设与医院“软实力”升级,都是重庆市人民医院的“头等大事”。

合并之后的重庆市人民医院学科完备,设有心脏、骨科、呼吸3大协作诊疗中心;4家医疗科研院所;肝胆外科、心血管外科、变态反应科、呼吸内科、眼耳鼻喉科、骨科等13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学科和专科已为市民所熟知。

学科资源的“强强整合”如何惠及群众?在两江院区尚未投用的情况下,重庆市人民医院施行“三个院区单一通行”制度:患者无论在哪个院区就诊,如遇到该院区没有的检查项,都可以通过医生开出的检查单到其他院区完成检查,无需再挂号、排队、找医生。为了方便患者,加强院区间无缝对接,院方安排了定点定时的班车接送。

人才“内培外引” 建设“研究型医院”

“有了人才,学科才会越建越强;有了强大的学科,方能持续保持人才吸引力,通过双促进,实现双一流。”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成立以来,医院先后启动了“512人才工程”:力争用10年时间培养50名学科带头人、100名技术骨干、200名各专业优秀青年人才;“515聚贤工程”:对照学科建设需求,分年度引进5名杰出领军人才、10名学科带头人、储备引进50名后备人才。相继落地了重庆市卫健委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外培训百人计划、临床科研项目创新孵化基金、高端专科医师培训等项目。

2016年11月,医院顺利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团队,聘请他担任重庆市眼耳鼻喉科医院名誉院长、重庆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首席科学家。2017年3月,中国医促会“华佗工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培训中心落户重庆市人民医院;同年5月,医院成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联盟,至今已覆盖重庆36个区县及贵州部分地区的6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常态化开展学科内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双向转诊、派驻坐诊(会诊),立足优势学科,实现了大医院管理经验、技术优势、学科资源的下沉共享与横向整合。

“近年来,医院成功引进了肝胆胰疾病防治与治疗领域专家王槐志、乳腺甲状腺专家张帆、胸外专家马铮、妇产专家陈诚等高端人才。”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全院的发展理念一开始就瞄准了产、学、研协调支撑,以人才内培外引为主线,建设研究型医院,促进医学科研成果高效转化。随着两江院区正式开诊,人才和学科的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凸显,也将更好服务于民。”

携手国科大 持续释放“共建”能量

作为重庆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2018年6月,医院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直属附属医院,即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保留“重庆市人民医院”名称,并于同年11月依托医院设立国科大首个临床医学院实践基地,今年9月将启动招生。

“这是医院发展历史上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将有利于助推产学研一体化高端资源的深度融合,大大助跑研究型医院建设。”医院有关负责人说。

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平台后,更多资源正在向医院聚集:利用全球资源,招聘医疗和科研专家团队;促进顶尖科研成果项目临床应用和疑难诊疗技术攻关;国科大将每年在渝重点培养一定数量学科领军人才、学术业务骨干;国科大进一步推动医院申报国家级研究项目;国科大支持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建设相应的世界一流学科……2018年10月,重庆市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获批落户医院。1年半以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上异军突起,共发表SCI(ScientificCitationIndex,《科学引文索引》)文章23篇,影响因子累计达108分。今年3月18日,该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微生物所“85后”研究员施一团队在Nature(《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Structuralinsightintoarenavirusreplicationmachinery”,分别介绍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马丘波马马雷纳病毒(MACV)和拉沙乳突病毒(LASV)的全长聚合酶的结构,并探讨了病毒复制的机制,实现了医院Nature正刊文章发表零的突破,这也是重庆市医疗系统首次在Nature正刊上发表文章。

“共建正在持续释放能量。”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软硬实力的不断加持,将有助于医院持续推动重庆建设西部医学中心,兑现引领地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发展、优化区域医疗资源格局的目标使命。

随着两江院区的全面开诊,国科大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仍保留中山院区、三院院区,形成“一院三址”运营格局,加上健康管理中心,共同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程泱溥 TEL:(010)68476606】

标签:重庆市人民医院  两江园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