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专家观察 >  十年新医改,北医三院的科技兴医路——新医改科技兴医大家谈系列
十年新医改,北医三院的科技兴医路——新医改科技兴医大家谈系列
  • 2019-07-18 11:51
  • 作者:计虹
  • 来源: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转眼间,新医改已经走过十个年头。作为医院科技兴医的一员,我们见证了医院的发展和变革,并作为信息化建设者参与其中,运用我们手中的信息技术为医院发展提供支持。十年间中国的医院更强大了,医院在科技的支持下发生巨变,这里有十年间我们医院信息人的努力。

如今,2018年北医三院门急诊量427万,平均住院日低至5.51天,位居医疗行业前列。 如此高的服务量和快速的服务效率,信息化对医院运营管理、临床业务、客户服务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十年新医改,医院发生了这些变化!

十年间,我们通过大力拓展了移动应用,给广大患者、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带来新体验;基于集成平台的闭环管理、过程预警与控制、知识库管理、科研分析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且初见成效;尤其基于平台实现的院内信息互联互通、区域的互联互通、管理决策支持服务、临床决策支持等方面富有特色,获得了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首批五家最高五级乙等级别。

如何将管理方法与新技术结合加强信息项目的可溯源管理,保证医院信息项目的高质量推进,为患者、社会、医院提供高效支撑平台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信息化队伍在2017年医改时分得到了验证,也证明了这几年间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

应北京医改要求,我院在4月8日零时在保障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仅以5分钟的最快速度完成了系统切换。在此期间,信息中心要做的工作包括:挂号、收费、医生站、药房、护士站、检查等13个主业务系统改造;92处功能模块、18个数据库对象、46张主要报表的调整;完成566个检查项目、1593种药品的价格辅助修改;428项收费项目的住院医嘱内涵提示;医嘱802个、成组医嘱模板3873个、临床路径365个的更新;准备升级相关数据库脚本;准备医改切换方案;系统应急方案;组织全院信息专员应急培训……以最好成绩顺利完成系统切换。

十年新医改,科技如何显身手

“诸事未动,信息先行”。

新医改的十年间,每一个看似简单的需求实现,背后都有大量信息相关人员的繁重工作。是医院管理者的支持与呵护,让医院信息化得以在新医改期间完成自我价值的输出;是每一位医院信息化支持者的默默耕耘,让医院信息化的需求一个接一个落地;是每一位医院信息化支持者的不懈努力,让医院信息化有能力响应医院每一次发展变革的需求。

· 2010年新门诊楼启用数字化就诊流程

门诊在高效服务情况下井然有序。陆续落地的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移动化应用等多维技术支持临床工作,为临床行为监控管理,提升医疗质量起着坚实保障。

昔日拥挤的门诊服务窗口VS如今数字化门诊流程

· 2015年首家医疗机构创立基于Hadoop建立的大数据中心

信息化开始为管理决策、临床决策提供客观数据支撑,成为中、高层管理者运筹帷幄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在充分整合业务系统,建立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实现系统互联信息共享,实现基于标准化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医院内部与外部区域的医疗信息资源数据整合,促进医院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共享与利用。

· 2016年互联网+医疗应用

为患者打造线上服务,微信、APP、企业号移动办公等多方式结合的线上移动应用。从家庭到医院,从窗口到床旁的全方位线上服务,简化线下就诊流程,增强公众人群的获得感。实现平台化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与交互。获得社会一致好评。荣获北京地区医院信息化惠民服务的“十佳医院”、全国互联网医疗优秀案例奖。

· 2017年率先建立科研云资源平台

基于AI和大数据技术为科研智能化提供服务。使医院信息化从单个业务系统,一步步迈入了集成化、平台化、一体化的高阶段,从IT应用进入以数据为导向、数据驱动研究的DT时代。打造基于资源数据中心的科研云平台,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管理和应用,加快临床科研产出速度和质量,成为医院临床科室科研的有力助手。荣获亚洲医院管理奖-科技创新(ICT)最佳实践项目卓越奖。

· 2018年开启医疗数据价值释能

在临床应用方面,将国外循证医学权威知识库体系与我院真实大数据病历库相结合,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基于机器学习方式智能推送鉴别诊断、罕见病诊断及诊疗计划等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对医院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清洗、加工、转换和数据标注及规范性处理,并应用医学术语标准化,形成面向数据模型和主题的数据基础。制定了诊疗规范和临床诊疗流程库。给予医生诊断、治疗、提醒提示,包括:推荐诊断、疑似罕见病、鉴别诊断13项辅助支持,帮助临床医生决策。通过卫健委医院研究所电子病历功能水平分级评价5级测评授牌。

信息助力管理精细化

在医院管理方面,对于风险防控方面开启电子化探索。面临多部门、多出口管控,一直以来都是纸质、线下,非电子化管理。开发设计了集纪委、医务处、门诊部、院办、保卫处等多管理部门风险防控于一体的信息平台,将采购监督管理、提升干部“五廉”管理、投诉信访管理、医疗纠纷管理、医疗事故鉴定管理和安全预警名单管理等。实现了跨部门信息共享,联防联控,为医院风险防控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的建设,使医院业务应用迈入标准集成、互联互通的平台化、一体化阶段;服务贯穿院前、院中、院后三个主线,保障了患者安全,增进了护患和谐;通过多元化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和家属,为医、护、技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支持,保证医院高效运行下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下一个十年,科技如何与医院共发展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已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大健康趋势下,医院信息化面临着应用需求和计算资源几何级增长的压力,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做好日常的软硬件维护和系统安全建设保障医院高效运行的同时,我们将依托信息技术优势,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完成新时期医改任务,护航医院医疗与管理的双向发展。

1.迎接即将启动的北京市医疗体制二期改革涉及千余个项目调整,再次启动程序改造、字典调整、系统测试、上线准备、培训等相关工作;

2.遵照改善服务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

3.配合新财务制度改革要求进行系统改造,拓展HRP应用,支持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双轨制新模式,提升财务业务信息的全面准确与及时性;

4.加强信息技术对临床业务的支持是一项重要工作,DRGs病种应用扩大化、可信数字化认证的全面化、临床管理的智能化等工作将全面展开;

5.随着分院的迅速增加,打造集团化协同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协作成为必须,依托信息技术支撑保障院间的同质化发展;

总体来说,未来医院发展更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助攻。因此,我们将依托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辅助北医三院在医、教、研等方向全面发展,为我们建设健康中国努力奋斗!

写在最后,说说我的十年心路

我是1997年开始从事医院信息化工作,参与了国内最早的HIS系统建设。2000年来到三院信息管理中心,正值三院HIS建设初期。2008年进入临床信息系统CIS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同年担任了信息中心副主任,2014年担任主任。在新医改的十年里,三院这个大平台鞭策我快速成长,让我有机会在三院的新医改舞台上与同事们一起挥洒汗水。从初入茅庐的起步者变为如今的信息学科带头人,兼任行业学会的多个副主任委员工作并参与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建设,见证了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新医改这十年里,我深深体会到:信息是国家乃至各行各业赖以发展的重要支柱,更要全身心投入与贡献。医院信息化平台正在为公众服务、临床应用、经营管理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医疗诊治与服务。通过信息化技术打造的数字化医院,能够提供优雅的环境、优化的流程、优质的医疗。我们信息人为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改善百姓就医的舒适度,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实现医院整体综合效益的提升,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作者档案

计虹    
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主任、研究员

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20年。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信息委员会CMIA电子病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及《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编委等;参与撰写《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设计指导》、《健康医疗大数据》等行业指导论著。承担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项目。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程泱溥 TEL:(010)68476606】

标签:新医改  科技兴医  大家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