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7-14 14:10
- 作者:佚名
- 来源: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2018年7月12日至15日,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暨中外医疗信息网络技术和软件产品展览会(CHIMA 2018)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次亮相此次展会并重磅发布uCloud联影智慧医疗云,涵盖部署在云端的八大解决方案:分级诊疗、智能云PACS、智慧手术室、云设备、智能诊断、云胶片、医院专属云、家庭医生签约平台。
“uCloud联影智慧医疗云是一个共享、智能、开放、安全的医疗云平台,并通过了国家首批医疗云可信选型评测。我们根据政府、医院、科研机构等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可以为其量身定制、搭配组合不同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医疗信息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联影医疗软件事业部副总裁高川介绍。
他还解释说,医疗信息化行业门槛较高,企业需要有足够的医疗专业知识积累,才能打造真正可以解决临床痛点的解决方案。“联影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基础,这是我们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独特优势。此外,结合联影在人工智能领域强大的研发实力,我们的云端解决方案将会越来越智能便捷,从而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让医疗更精准高效。” 高川说。
覆盖超过1亿人群,助力国家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此次发布会上,联影重点展示了分级诊疗解决方案,该方案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成绩:由联影助力各级政府和医院搭建的分级诊疗项目已经遍布上海、安徽、福建、湖北、陕西、辽宁、四川、西藏等17个省,覆盖630余家各级医院,超过1亿人群。
此次CHIMA大会举办地贵州,正是联影分级诊疗解决方案落地点之一。2016年6月,遵义市播州区成为贵州省远程医疗工作首批试点,在联影的帮助下搭建起“联影-遵义市播州区区域影像中心”:以播州区人民医院为中心,上连遵义市第一医院,下连19家乡镇卫生院,所有基层医院采集的影片都可上传至播州区人民医院,由区级医生看片诊断,基层医院患者平均不到30分钟就能收到诊断报告。
这有效缓解了当地偏远地区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上级医院的服务,基层医院也被有效激活。以播州区鸭溪镇为例,“远程医疗落地两年来,我们卫生院DR影像数量同比增长50%,门诊量同比增长17%,住院人次同比增长30%,原来每天平均只有十几个病人,现在一天最多有四五十个病人。此外,远程医疗的开展还为卫生院购置了好几台新设备,让整个科室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鸭溪镇卫生院院长舒远志说。
据鸭溪镇卫生院数据统计,两年来已有超过90%的当地患者主动返回鸭溪镇卫生院就医,且所有大病患者的复查体检都能在当地实现,累计为群众节约了50余万元交通费,3400余万元住院费。
高川还介绍说:“影像中心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拍片质量不一,不同医院之间影像无法互认,患者不得不重复拍片。对此,联影为各级医院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与统一质控平台,帮助上下级医院在设备配置与操作规范等方面形成统一标准,做到同一检查类型在不同医院的拍摄效果一致,既帮助患者免去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也大幅减少了医保开支。”
他总结道,影像中心的成功建设,离不开优质的医疗信息化软件,也离不开优质的医疗设备。只有软硬件之间无缝链接,形成系统性、整体化的日常运行和问题响应机制,才能保证整个分级诊疗体系的有效运转。
此外,联影近期还将自主研发的智能体检读片、肺结节自动筛查和智能骨伤鉴定这三款智能诊断应用部署到播州区远程医疗中心,帮助当地的医生更高效、精准地完成诊断。
AI赋能,云端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本次大会上,联影智能云PACS解决方案首度公开亮相。这一方案目前已经在湖北宜昌中心人民医院、河北平安集团医院、福建顺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落地。
PACS是影像科中用于存放、管理医疗影像设备如CT、MR等产生的医学图像的信息系统。医院中80%的数据来自影像科,存储于PACS系统。但随着医院医学影像数据快速增加,传统PACS系统的存储空间已不能满足医院需求,而新增存储容量往往伴随着高昂的成本。
联影智能云PACS基于云架构,具有无限量存储空间,医院可按需无限扩容,大幅降低了信息建设和维护成本。“不仅如此,联影智能云PACS还打通了放射、超声、内镜、病理、核医学等各科室与临床间的数据共享通道,既方便临床医生及时调阅原始诊断信息,也实现了全院数据的一体化集成管理。”高川说。
此外,联影智能云PACS还搭载了联影自主研发的17款高级应用和6款智能诊断,涵盖心血管、肠道、肺部等多部位病种,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开展智能诊断。“基于云端部署,这些智能诊断可以更有效地下沉到基层医院,”高川解释道,“基层医院往往缺乏优质医疗资源,所以更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和精度。”
下一步,联影会把更多的智能诊断应用部署到云端,“通过云端的集中部署和数据共享,这些智能应用还可以不断地实现算法升级,以此拉动整个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高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