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政策标准 >  梁万年答记者问,释放2018年医改三大信号!
梁万年答记者问,释放2018年医改三大信号!
  • 2018-03-07 17:16
  • 作者:佚名
  • 来源:央视新闻

自2009年启动以来,新医改已经步入了第10个年头。刚刚过去的一年,新医改最大的动作是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以药补医”退出历史舞台,医生的收入该如何保障?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就相关医改问题接受了媒体专访,释放出了2018年医疗改革的3大信号!

1、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是一个长周期过程

刚刚过去的一年,新医改最大的动作是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以药补医”退出历史舞台对医疗卫生运行机制有何影响?医生的收入又该如何保障?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在接受央视专访时指出,目前,全国医院总体减少约80%的药品加成收入是靠服务价格调整来弥补的。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医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运行机制改革,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梁万年指出,价格虚高是核心问题,为了挤出药品流通过程中的水分。目前全国面上总体上来看约80%减少的加成是靠服务价格调整来弥补的。

医改是存量性的结构性变革,财政投入、医保基金固定,老百姓负担不能增加,医院收入不能减少,在这四个前提下,要把价格理顺,回归公益性,就不得不动一部分人的“奶酪”。梁万年认为,取消药品加成可使两方收益,一个是老百姓,一个是医保基金。同时,医保基金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医保基金节省下来的部分可以用来调整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格,例如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诊查费等。由此,医院的总体收入没有减少,老百姓负担没有增加,医保基金没有增加,医院的项目价格合理性却提高了。

2、基层医疗短板,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

2018年初流感大面积爆发,全国各大医院人满为患,三甲医院更是一号难求,而社区医院却门庭冷落。对此,梁万年指出,这源于分级诊疗未落到实处,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心职责就是要解决80%左右的居民健康问题,即常见病、多发病等。

强基层关键在人。梁万年认为,长久以来,中国医生的同质化水平不高,是基层医院信誉度弱的问题所在。2014年,我国启动住院医师规培制度,医教协同机制随之建立。提升基层医生水平,逐渐改善百姓就医只认专家的传统观念。

医学人才的培养有制可循,但是如何让人才留在基层,又是一大难题。如何让人才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首先,在薪酬制度上,要给基层医生一个合理的收入。第二是要有职业发展空间。梁万年指出,在过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没有高级职称的,现在在全科医学系列就可以设立正高职称、副高职称。要保证基层的稳定发展,需要在制度设计上让各级诊疗机构明确定位,各司其职。

梁万年称刚刚过去的2017年为医改落实年,对于已经步入深水区的新医改,未来依然有很多问题和难题需要破解。改革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实行年薪制是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

中国医改已经触及医院的核心—收入来源和收入分配模式。尽管医疗服务价格正在逐步调整,但在 “公益性”的前提下,医院的利益分配机制无法体现出医疗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医疗工作者的收入过低,是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

梁万年指出,国际上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一般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他们一般是年薪制,相当于一个“天花板”,预期固定,不受开药、检查多少影响。相反,我国医生薪酬制度是确定了“地板”,在基本收入的基础上,上不封顶。医生每多开一张处方、多做一个检查,就会多一份收入。此前就有相关学者表示,管好医生的两个手段,一是薪酬,需要给医生一个预期,不是想挣多少就是多少;二是医保支付改革,推行按病种、按人头、按床日付费等,让所有的检查项目、药品变成成本。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医生多开药,多检查了。

梁万年表示,管好医生这支笔就两个手段。一个是薪酬,这块你给他一个预期,你不能让他去挣多少,挣得越多他发得越多;第二个就是医保的支付,让所有的检查检验药品变成成本,这些逻辑省下的空间,就调价,让价格顺了,医生开刀看病做手术,就能挣到他应有的钱了,医院自己就回归功能定位了,这是改革的大逻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liuge TEL:(010)68476606】

标签:梁万年  医改  基层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