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2-08 15:19
- 作者:佚名
- 来源:长江日报
继全自动发药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后,武汉协和医院又添新的“机器人”员工:两位专门负责往手术室运送手术耗材的智能物流机器人系统,昵称“大白”,分别为两层手术室服务。根据此前“试用”一年的结论,“大白”干起活来可以一个顶四个。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昨天早晨,协和医院外科楼4楼手术室,“大白”边哼歌边在手术室里忙碌,给肃静的手术室增添了轻松氛围。库房刚收到指令,需要给43号手术室送一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耗材,“大白”就赶到库房接收耗材,沿着走廊转两道弯,送到43号手术室。
“大白”长0.79米、宽0.44米、高1.25米、容积190升,可承重200公斤,目前的主要工作是配送手术室医用耗材。像这样的工作,它平均每天要运送140趟,可抵4个配送员的工作。
该院手术室总护士长高兴莲介绍,日间配送手术耗材后,“大白”还能进行医用耗材的使用分析和成本核算,根据手术类型不同设定不同种类耗材使用占比指标,以此进行医用耗材使用绩效评估,促进合理使用医用耗材,节约医院成本支出。这既能帮助医院做好医疗物资的管理、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同时还可保障患者权益。
能自己充电能主动躲避
“大白”是机器人,也是一套智能物流系统,与医院的手术人员排班系统、手术耗材管理系统、手术计费系统都能对接。手术耗材送到,护士刷二维码取耗材时,“大白”甚至会打招呼:“婷婷,今天你上班啊,吃了冇?”
会玩“躲避”。机器人脑海里植入了手术室的地形图,能根据规划路线,自动定位、导航,又快又好地运送手术耗材。如果前方3米范围内有障碍物,它会主动躲避:“亲,你挡住我了,请让一让。”转弯时也会提前提示,以防不小心撞上医护人员。
会自己充电。机器人从0到充满电约需5小时,可满负荷运行2小时。服务完本楼层20多间手术室,它会“欢呼”一声,自己回到墙边的充电桩上充电,保持能量满满。
一个能顶四个配送员工
“大白”由协和医院与上海一家机器人公司联合研发,此前在医院已经“试用”一年,经过4次程序改进。
在观察阶段,“大白”运送422次,420次避开人,414次避开障碍物,419次操作反应在正常速度,经过多次优化调整后,目前“大白”运输错误率为0。
协和医院手术量大、耗材需求多,起先,手术室所需耗材由每台手术的护士领取,平均每人每天往返库房七八次,领取耗材要对接、登记,耗时也比较长。而“大白”试用期间的“考评”显示,它根据指令领取器械、将器械从库房运送到手术室,平均每次时间为1.75分钟,每天平均运送140趟,可抵4个配送员的工作,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据称,外省同行曾从国外引进医用物流机器人,“身价”高达200多万元人民币。
“大白”有望服务更大范围
做手术时,机器人护士在旁边陪伴,一边监控手术进展,一边陪聊天,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机器人医生则在无影灯下忙碌操作。
这些看似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目前已经在医院实现了一半:武汉协和医院已在妇产、肝胆、胃肠、泌尿外科等领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药房也装上了全自动发药机,“大白”也有望走出手术室,服务更大范围:据协和医院副院长张强展望,除了为手术室完成高值耗材的管理与自动配送外,未来智能医用物流机器人系统还可以完成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的手术器械、医用被服、药品等的配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由静脉用药配液中心向全院的药品配送。
不过,将诊疗全部交给机器人,多位医生认为“不现实”:医疗行为的核心仍是医生,机器人只是辅助手段,即使是达芬奇机器人做手术,也离不开人工操作,“不可能全部交由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