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互联网医疗 >  我们真的了解患者的需求吗?
我们真的了解患者的需求吗?
  • 2017-08-24 18:15
  • 作者:刘兴鹏
  • 来源:哈特瑞姆心脏之声

前几天,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运营团队的同事告诉我:截止到7月底,集团已经完成各类心脏手术整整1000例了!

2015年5月成立,同年年底完成手术58台,2016年全年接近400台,2017年刚过上半年,已轻松超过1000台。

这些年轻人很兴奋,不仅仅因为1000不是一个小数字,关键是透过这个数字,看到了集团的高速发展。

坦率说,1000台心脏手术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绩,但这个消息于我和整个专家团队而言,仍是心有微澜的……我们深知,哈特瑞姆的这前1000台手术真心不容易。

首先,所有的手术几乎都是合作机构在这个领域仍处于零基础的起点上开始的,其中多数还是民营医院。扪心自问:现在有多少病人会相信不知名的民营医院开展心脏手术的实力呢?

其二,这些心脏手术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非常复杂,既包括我们开国内之先河的长病程持续性房颤一站式杂交手术,还有很大比例外院手术失败及特别高龄的患者,手术技术的含金量很高。

然而,这1000例心脏手术真正引发我思考的,并不是已是过眼云烟的起步艰辛,更不是外界对我们的各样评价,而是透过这1000例处于起步阶段的手术,哈特瑞姆究竟能学到什么?

 

这是一张在国内大型三甲医院非常少见,但在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却很常见的一种手术场景—心外科医生和心内科医生同台为患者做手术。图中穿绿色手术衣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外科的梅举主任,穿蓝色手术衣者为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的施海峰大夫,他们正在共同为一位少见的心脏肿瘤合并室速的患者进行手术。

背后的思考

一、我们真的了解患者的需求吗?

作为一位资深心脏科大夫,我曾经认为自己非常了解患者,特别是心脏病患者。然而,上周跟一个患者的对话却再次更新了我的认识。

这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在过去8年里,因为阵发性房颤而在国内两家著名医院接受了3次导管消融手术和1次外科手术。

不幸的是,这4次手术并没有治愈她的房颤,发作仍非常频繁,令其痛苦不堪。后来她找到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我们为她做了第5次手术(第4次导管消融术)。

这一次,患者和我们都很幸运,手术成功了。但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她为什么在几乎绝望之时会相信我们呢?

于是,术后的一个随访时间,我小心翼翼地问起她这个问题。没想到她是如此回答的:“决定做这一次手术前,我见过很多心律失常领域的知名专家,但您是唯一一个从头到尾把我那10年间的心电图逐一看完的医生……”

这个原因有点既有点出乎我意料,但又在意料之中。通过这两年多跟病人更密切的接触,我发现自己曾经认为患者们“应该”最重视的一些方面,比如先进的检查设备、高超的手术技艺等等,在患者心中,好像没有我想象的那般重要……患者最需要的,其实是医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真诚。

记得在不久前的第三届中国医生集团大会上,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资深医院管理者在谈到病人对“好的医院”的理解时,根据来自病人的反馈给出了如下的前5位排序:1.尊重病人;2.提供咨讯;3.方便病人;4.一贯的优质服务;5.节约成本的照护。请注意,这前5项中并没有高大上的仪器设备等等。虽然这是针对新加坡患者的调查结果,但细思过去两年多哈特瑞姆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我深以为然。

哈特瑞姆从零开始的这1000台心脏手术没有任何的捷径或者技巧。

在我们看来,患者虽然对自己的病情未必充分了解,但却是最抗“忽悠”的。所以,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若想取得任何进步,就必须由内而外的尊重病人,设身处地的为其着想,因为这才是患者们最真切的需求。

 

本文作者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梅举主任在为一位永久性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形成,口服抗凝剂无效的患者进行联合会诊

二、医生们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下一个1000台手术预计将在2017年年末完成。做出这种估计既基于我们目前的发展速度,更是因为,两年多的实践让我们对医生们的潜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李莉主任是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的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也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做为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华东团队联合创始人的她,全职领衔位于浙江慈溪市的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还不足两个月,但该科完成的各类心脏手术就已经过百例,是去年同期的10倍之多。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的长城医院,随着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核心专家,原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胡福莉主任医师和王天红副主任医师全职加盟长城医院,该院的心脏介入手术量大幅度提高。自他们入驻至今才刚刚4个月,该院就完成155例心脏介入手术,是去年同期的3倍之多。

不仅如此,在众多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技术帮扶的医院,相关亚专业的发展也同样是突飞猛进。以复旦大学第五医院为例,在过去半年里,就从零起点上完成各类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术75例,创造了过国内心电生理界令人侧目的“上海五院速度”……当然,所有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医生们被汗水湿透的洗手衣、对患者安全的殚精竭虑……但透过这些成绩,我们吃惊的看到了一旦给予足够的平台、权利和责任后,医生们所迸发的巨大潜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识到利用好医生集团这一组织形式,最大程度发挥医生潜力的极端重要性。

这也是我们最终将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使命定为“呵护心健康,实现新梦想”这两句话的原因,前一句话是我们对患者的承诺,而后一句话则表达了哈特瑞姆矢志服务好医生,使其潜力充分发挥,从而最终助力他们实现梦想的决心。

三、医生集团该如何与医疗机构合作?

医生集团是由医生发起并主导的组织,这一特点决定了其第一要务应该是治病,而治病就必须和医疗机构合作。然而,具体合作模式在现阶段仍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答案。

我们开始也并不知道何种合作模式才是最好的双赢模式?但我们没有坐而论道,等“想明白了”再去开始行动。

而是通过围绕如何更好的服务患者这条主线,和合作机构一道,通过完成一例又一例的手术摸索出了1+N模式、N+1模式和PHP模式等切实可操作的途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虽然哈特瑞姆很有信心走到千里之外,但我们也深知,欲抵达远方,走好眼下的每一个“跬步”才是最最重要的。

在今年年初举办的哈特瑞姆新年心脏论坛上,我曾说过的一句话:“世间万物,此消彼长。不仅要看谁更有力量,更要洞察谁正在成长”,透过过去两年我们全神贯注完成的这1000例心脏手术,我们发现:原来在跬步之间,哈特瑞姆正在快速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文颖 TEL:(010)68476606】

标签:患者  需求  医生集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