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3-02 09:28
- 作者:万笑笑
- 来源:健康点
由于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并不乐观,以及慢性病群体基数大,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是医疗健康领域为数不多的市场洼地,也被药企和医疗器械公司视为一块肥肉。在互联网+医疗发展潮流下,利用互联网开展慢病管理也成为移动医疗公司参与最多的细分领域之一。
但是线下“玩不好”,移到线上的慢病管理也在经历从1.0版本到2.0版本的升级,从开始简单的线上互动到医患之间、上级医生和基层医生、以及患者跟医生之间的连接,目前剑指商业健康险。各家公司使出浑身解数,都在寻找能够最终落地的商业模式。
第一步:获得资本认可 手里有粮心不慌
自2014年起,移动医疗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仅专注糖尿病的移动医疗App就达500余款。随着移动医疗发展逐渐被资本认可,立足慢病管理的移动医疗公司也从2015年6月起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融资势头。
据记者统计,从2014年11月到2016年1月,在慢病管理领域共有8起融资事件,其中有7起发生在最近半年,主要集中在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三大领域。从融资情况来看,糖尿病APP融资进入A+轮阶段,肿瘤、心脑血管领域的创业公司也日益崭露头角;从提供的服务模式来看,主要是“软件+智能硬件”的服务模式。
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移动医疗公司的慢病管理APP主要提供数据记录、健康资讯、医患互动、患者社区四大功能。这些功能对用户提供的服务仅仅停留在线上图文咨询和向患者推送健康资讯,并不能真正满足慢病患者的医疗需求。因此造成用户粘性低、移动医疗公司找不到愿意为此服务买单的人。因此,医患互动功能实现患者和医生的连接,被看做是真正意义上慢病管理的移动医疗破瓶之举。
第二步:寻找落地模式
2015年12月1日,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并为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工作描绘出服务流程图。在国家推行分级诊疗的政策,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将患者留在当地和社区医院让慢病管理移动医疗公司有了用武之地。掌控糖尿病、橙医生,以及涉足互联网的药企纷纷结合自身长处参与分级诊疗。
2015年12月,“掌控糖尿病”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糖尿病管理医师协作网络项目,为社区提供糖尿病防治的精准垂直服务,同时,协作网络还将阶段性输出基于大数据的糖尿病分析报告。
除了与行业协会合作,接受医药企业资金支持,与药企形成资源和功能互补,为未来处方药网售做足准备,解决慢病患者奔波购药难题,也是移动医疗发展的明显趋势之一。“橙医生”就是典型案例。
2016年1月,昆药集团投资500万人民币参与橙医生A轮融资。投资完成后,橙医生将成为昆药集团布局医药电商、进行患者教育的重要流量入口,和获取医生资源的重要平台。据悉,橙医生是目前国内较大的一家心脑血管慢病领域的O2O诊所医疗平台,目前平台医生主要向患者提供预约咨询问诊服务,2016年将加入陪诊、病床和手术安排、院后随诊、术后康复、远程医疗和智能监测等。
区别于昆药集团与移动医疗公司的合作模式,积极拥抱互联网医疗的医疗器械企业——乐普医疗选择自建移动医疗产品和网络医院,延展自身的医疗生态。
2016年2月23日,乐普医疗以2.73亿元募资投入乐普心血管网络医院及O2O 营销网络体系建设项目,包括心血管网络医院及云数据中心建设、大区级网络医院建设以及药店诊所投入。项目建设完成后,每年预计获得净利润1.05亿元。
第三步:创新个性化慢病保险产品
我们知道,在美国移动医疗能够得到较大发展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健康保险公司对移动医疗公司给患者提供的慢病管理服务买单。一项数据显示,美国糖尿病患者利用互联网进行慢病管理,使医疗费用降低42%。由此可见,利用互联网慢病管理进行医疗控费的效果明显,保险公司也愿意为此买单。
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晓蕙教授提供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国内糖尿病的医疗费用在2007年达到260亿元,占医疗总费用的18.2%,预计2030年将达到472亿元。因此,既出于移动医疗打通商业模式的需要,也是出于医疗控费的需要,移动医疗公司也纷纷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推出鼓励慢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个性化保险险种。
2015年11月,曾集中出现了“退糖鼓”和“糖小贝计划”两个针对糖尿病的健康险。此前还有泰康人寿推出的“甜蜜人生”糖尿病健康险。在掌上糖医创始人匡明看来,与商保合作是慢病管理项目最好的商业模式。
据了解,“退糖鼓” 由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大特保、中国太平保险以及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联合推出, 首批合作的糖尿病健康管理平台包括掌上糖医、血糖高管和微糖。“糖小贝计划”则是在腾讯、丁香园、众安保险三方联合举办的“互联网+医疗金融”创新合作模式中,以腾讯“糖大夫”智能血糖仪为硬件,丁香园负责患者健康管理,众安保险为患者提供康复激励保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