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趋势 >  移动健康盈利模式突围 需破解三大困惑(3)
移动健康盈利模式突围 需破解三大困惑(3)
  • 2014-06-27 09:44
  • 作者:佚名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三大困惑萦绕行业

只见“坑”,不见盈利模式。

对于目前移动健康产业的格局,业内的普遍观点认为:标杆企业已逐步树立但仍然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如李天天的丁香园、王航的好大夫在线;在标杆企业涉足之外的领域全面细分市场并试错;重新创业者切换跑道,新进者则极力避免先烈犯下的错误。

据悉,目前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没有抓住客户的真正需求。

赵邑新称:“很多企业对市场产生了误判。”

据了解,现有移动健康创业者大多出身于IT行业,创业之初,对医疗、健康领域只有表面感知,而实际上,医疗思维与IT思维相差甚远。

刘青焱表示:“互联网行业的特点是开放、灵活、变化速度快,而医疗行业较为严谨和封闭。IT人士转换至医疗思维,或者医疗人才具有互联网思维,需要时间。”

移动健康领域第二个普遍的问题是移植国外模式。

在杨枫看来,那本曾经手手相传的《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使中国的创业者误以为,大数据时代可以马上到来,但他的亲身经历证明,在中国,大数据的利用仍存在很多障碍。

杨枫在微软期间曾管理过MSN、Hotmail等大数据项目,但当他进入协和医院时却发现,即使现成的数据都很难利用。

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医疗管理较为粗放,如号贩子售卖的号常常男女老幼都用同一张医保卡,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亲属之间互用同一医保账号,据此统计出的数据可想而知。

杨枫的团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只整合了协和医院一半数据,几乎近半的成本和时间用于剔除那些明显的错误。

此外,大数据的利用还需避免一些极其细微的漏洞,否则将前功尽弃。

“不要等到统计糖尿病病人数据几年后,才发现没有考虑胰岛素注入量和体重,因为两者与数据的相关性极为紧密,否则出来的数据就是垃圾,用垃圾做出的分析还是垃圾。” 杨枫称。

不适合中国现状的远程医疗是水土不服的另一例证。

远程医疗已在中国开展七八年,但至今没有一家企业靠此做大,全国仅有几百例示范项目,其原因是中国的医保体制障碍。截至目前,中国的医保无法跨省报销、结算,北京301医院设想的全国诊疗在实际中难以推广。

事实上,由于医疗体制的限制,国外的很多商业模式在中国无法落地生根。

移动健康产业遇到的第三个困惑是定位,定位医疗还是定位健康管理,两者重合是商机还是灾难?

困惑的结果逐步演变为纠结:做健康管理的公司往往希望提升自身产品、服务的专业性,不知不觉地向医疗领域过渡;而原本定位为医疗服务的企业希望扩大盈利点,往往向健康管理领域倾斜。两者的融合是否可行,还需市场验证。

【责任编辑:永燕 TEL:(010)68476606】

共3页: 上一页 [1][2]3 [查看全文]
标签:移动健康  3D打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