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智能医疗设备 >  资本市场对医疗软硬件创业反应冷淡(2)
资本市场对医疗软硬件创业反应冷淡(2)
  • 2013-08-21 09:45
  • 作者:佚名
  • 来源:PingWest中文网

创业方向:改造传统医疗设备

实际上,从血压监测到血糖监控,我们身边并不缺乏各类医疗设备,那为什么这些领域会成为互联网创业者的机会呢?快乐妈咪陶建辉的创业思路给我们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陶建辉的产品是胎音仪,目前在市场上,能让用户听到胎音的产品价格为100多元,提供数字显示功能的价格为200~300元 ,而在医院中能提供胎动、宫缩数据的仪器则高达10~20万人民币。而这三种设备的本质都是探头+数据处理+显示功能,只有探头个数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差距。

所以他想到利用手机的CPU去完成数据处理,同时手机上的应用有比传统按键和液晶显示更好的界面和交互体验。这么做,利用手机就替代了胎音仪“数据处理+显示”这两个环节,使得其本身的硬件成本大大降低。除此以外,手机收集数据、分享数据以及与用户互动反馈的能力也是传统医疗设备难以匹敌的。

所以,创业者们与其每日为手环、运动夹这样的产品难以做出个性化差异而苦恼,还不如去看看有哪些传统医疗设备有可供自己改造的机会吧。

用户需求:别忘了医生的建议

不少创业者的出发点是“我们的技术能做什么”,但杨枫却建议大家多听听医生的意见。用他的话说:“我们现在的人是先有了技术,再去想象医生该怎么样,但你不要忘了,这些医生毕业时也很头疼——为什么病人不按书上的病例来生病呢?”他举了个例子,在美国,他看到医院里医生配用的一个呼叫器,虽然很简单,但销量却十分好,原因在于这个呼叫器被设计的十分符合医生的使用场景,即使他们双手拿着医疗器械,也能很方便的触发这个设备。

他同时也提到了如何看待市场机遇——中国的GDP在世界排名是123位,其中只有4.8%是用在医疗上,这一方面注定了在中国医疗的人均支出很低,可能难以为长期合理的医疗管理做出支出,但另一方面,也给了创业者利用低价解决方案来改变用户习惯的机会。

政策现状:医院示好,但需规避风险

郭颖哲说,今年中国在所有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推行院内的信息化平台,所以手持移动终端等硬件设备在未来两三年会迎来比较好的发展。而除了医院需要信息化外,如果能深入医生群体,创业者会发现他们有更多需求亟需满足,例如病人的身体状况跟踪、医疗病例数据库、与病患的交互平台等,这些需求还没有被很好的满足,医院也缺乏这样的互联网能力。另一方面,对于病人而言,医生的推荐是十分具有权威性,会极大地影响其购买产品时的选择,所以选择和医院合作,能够为创业者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不过另一方面,创业者们需要知道哪些领域是可以做的,哪些是违背政策的。例如,现在虽然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去收集用户信息,给出报告,或是建议,但并不能真正的施行医患之间的诊断方案。因为远程医疗目前在美国部分地区是合法的,而在中国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诊断则是完全违法的行为。所以创业产品也只能为医生提供一些数据参考,医生用其来做一些咨询或建议,但不能用来诊断或开处方。

 

【责任编辑:永燕 TEL:(010)68476606】

共2页: 上一页 [1]2 [查看全文]
标签:可穿戴计算  医疗软硬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