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医疗健康投资并购潮起背后:各路“摸着石头过河”
医疗健康投资并购潮起背后:各路“摸着石头过河”
  • 2013-07-01 10:06
  • 作者:佚名
  • 来源:投资界

随着医改逐步进入到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投资人士纷纷表示,即使在投资遇冷的2012年,医疗健康行业依然是VC/PE重点关注的板块。然而,投资医疗健康行业虽不像互联网行业一样大起大落,但是也要摸着石头过河。具体支持政策迟迟未落实、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民营医院受冷落等一系列问题依然摆在面前。潮起潮落中,各路资本与创业者是要防御还是进攻?

资本涌入医疗健康 投资并购潮起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资源相对短缺,受人口老龄化、医保覆盖面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医疗健康行业正涌现出大量投资机遇。

2008-2012年,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热度保持上升态势,2012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式低迷,多数行业VC/PE投资均大幅下滑,但医疗健康行业投资案例数仍保持增长,达到188起。

“在座的我估计有一半都是投资界的朋友,相信大部分基金今年都会将医疗板块作为一个主投板块,因为找不到其他更稳定的板块了。”在清科集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大会上,天图资本高级合伙人王岑如此说到。

倪正东也表示,他所接触到的VC/PE机构以及LP,目前最希望投资的行业就是医疗健康。“排在投资第一位的不是清洁技术,不是移动互联网,而是医疗健康行业。投互联网行业像过山车,投医疗健康行业咱们很踏实。”

在医疗健康行业,医药投资占比最高,2012年,医药行业投资案例投资案例91起,占全行业的48%。投资案例排在其次的是医疗设备投资。此外,医疗服务投资吸引力增加, 2012年的平均投资金额为1256万美元,仅次于医药行业。

有进就有退,目前,受制于国内IPO暂停等因素,医疗健康行业的并购整合大幕已经开启。

2012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并购案例67起,涉及并购金额16.96亿美元。并购案例数较2011年出现一定回落,但并购金额有所上涨。

IDG资本合伙人章苏阳表示,目前,IDG资本在医疗健康领域已投资十七、八个项目,有5家已经上市,其中有两家基本上完全退出,都是通过并购。

九鼎投资合伙人兼医药基金总裁禹勃提到,在过去的五年里,九鼎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了布局,投资案例有五、六十起,涉及医院投资、检测试剂、中药医药等领域。“目前我们有12家企业在受审,以后还想做医疗产业的整合并购,在这方面我们会倾注重兵。”

“摸着石头过河”

谈及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一致看好。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政策利好频频放空,民营医院步履维艰,在一系列难题面前,各路资本与医药界人士都不敢轻举妄动。

难题一:利益纠纷

目前,新医已经改步入第五个年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对此,深圳市源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向阳表示,医改不是一件容易事,“深水区”的意思就是不要太乐观。他认为,现在的医改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石头就是碰到一个一个的利益集团”,然后再去摆平这些利益。

“我不知道诸位谁真正了解什么叫深水区。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的理解,所谓的深水区就是你要触动很多人的利益。这就是一个深水区。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从大到小、从高到低都说大力鼓励民营医院,你怎么鼓励呢?你去申办医院,手续好办吗?你去申办医院,医护人员怎么来安置安排?另外,你的收入还要交不平等的税,你的审查审核都是由一些连医都不懂的人经办,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问题。”

难题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11.84%的国有医疗卫生机构,占有82.20%的床位,67.45%的卫生人员,74.41%的执业医生;而38.40%的私营医疗卫生机构,仅占有6.16%的床位,12.34%的卫生人员和13.05%的执业医生。

IDG资本合伙人章苏阳指出,现在大部分医学院的毕业生不想去医院,原因就在于,目前我国的优秀医疗资源都集中在三甲医院。“如果不去好的三级医院,意味着你在这条路上将来没有前途。不像国外全科医生到小的地方开一个诊所也有希望,中国的毕业生如果到小地方去当医生,将来在这条路上没有大的前途。”

难题三:创新不足

杨向阳认为,我国的医疗健康行业之所以未能大规模爆发,是因为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创新动力不足。

“创新是需要奖励的,这种奖励其实就是市场机制。在中国如果你做一个创新药出来,这个药你不需要去做大力的推广吗?你不需要利益再分配吗?你还是需要。在你创新的药做出来之前,你可能需要八年到十年的时间,在这八年到十年时间你已经拿到了一期临床的结果,你能够融到好的资吗?你能够上市吗?你不能。所以说这么一个链条都是不存在的。” 杨向阳说。

蒋晓冬也表示,我国的医疗健康行业的格局仍旧是“小多散”的状态,很难与领先的跨国企业竞争。“在一些核心药品领域,及核心专科领域,跨国企业的市场份额,特别是挣钱那部分的市场份额,在过去五年、十年并没有下降,某些领域还是上升的。”

对此,杨向阳建议,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大家都要冷静,不要只关注创新本身而忽视了过程。“创业者要弄明白创新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心态,应该很好的规划整个项目的发展。对投入者来说也是一样。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是技术本身。如果双方能够形成共识,阶段化,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与发展未来前景很可以期望。”


标签:医疗机构  投资  并购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