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 > 新医改 >  医改深水区:待解难题不少(1)
医改深水区:待解难题不少(1)
  • 2013-06-28 09:55
  • 作者:孔令敏
  • 来源:健康报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医改提出的基本原则。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保基本”初显成效,医改步入深水区,如何巩固医改成果,进一步“强基层”、“建机制”,构建起一个基层首诊、分层就诊的就医新格局,已成为下一步医改必须直面的课题——

“医改步入深水区”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然而,医改的深水区到底是什么?一位医改决策者说,深水区意味着今后的改革将不断地触及体制、机制的难题,利益调整更加复杂,任务更为艰巨。不过,前一阶段各项医改举措的扎实推进和各地具有创新精神的自发探索,已经为改革搭起了框架,摸清了症结,找准了方向。

让医务人员更安心地工作

“我们期待着,下一步医改能让基层医院不再与‘差’医院划等号。”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盘龙彝族乡响水龙村地处大山深处,由于经济欠发达,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村卫生室的两位村医吴向龙、卢嘉凤都非常年轻,为了守护444户、2246名乡亲,特别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的健康,他们不仅每天要接诊30多位村民,更要经常背着急救箱赶到村民家中出诊。

在村卫生室里,村民的健康档案至今还是两位村医一笔一画手写出来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卫生室成为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配备了150多种基本药物。吴向龙对记者说:“我们平时看的都是常见病,这里看不了的,到最近的乡镇卫生院只需6公里。虽然我们的收入不多,但为了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别人能出去打工,我们村医不能走。”

即便是在大医院众多的大城市,居民同样希望能在家门口看上病。正在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常荣华对记者说:“我给来社区看病总结了8个字:方便、快捷、便宜、管用,关键是太管用了。”

67岁的常荣华患有高血压,今年4月时收缩压最高都到180毫米汞柱了。他说:“我家就住对过儿,来社区挂号不用排长队,一次才5角钱,医保还给报销药费的90%。社区医生帮我制订健康计划,教我怎么吃饭,怎么吃药,怎么锻炼,今天一量,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才75毫米汞柱和130毫米汞柱。说实话,一开始,我还真不相信小医院,现在可相信了。”

同在方庄社区就诊的李建军希望能给医改提点建议。她说:“社区看病方便,医生态度也好,我们都愿意在这儿看病。只是,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挣得太少了,怪不得我认识的好几位医生都走了。能不能给他们提高点待遇,让社区医生能安心工作,我们患者才能安心瞧病不是?”

广大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都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医改4年来,为了固本强基,各地都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在贵州省,为了留住人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已经可以申请副高职称。在云南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在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实行了“两级考核、两个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居民满意度及药品零差率销售等情况,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补助和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同时,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比重,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据安徽省卫生财务年报统计,2012年全省乡镇卫生院在职职工工资性收入平均为31423.9元,比2009年的18924.9元增长了66.04%。

然而,即便是在经济发达、医疗资源富集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基层全科医生收入待遇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基层医务人员都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切实提高全科医生收入;适当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让全科医生优先进编;从实际出发,降低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科研、论文等方面的要求;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中级岗位的比例。正如一位基层医务人员所说,期待下一步医改能让基层医院不再等于“差”医院,里面的医生也不再等于“小医生”。

共6页: 1 [2][3][4][5][6]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医改  基层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