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8-21 14:36
- 作者:佚名
- 来源:新浪博客
数字病理信息系统在医疗影响信息系统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原因之一是数字病理系统的入门门槛很高,技术程度高,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入的,这么好的东西自然关注的人也多,很多省份以卫生部门牵头做数字病理远程试点的运营,联合很多医院的病理科,争相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成功的试点单位,在数字病理行业中占得话语权。
数字病理系统能够实现远程诊断、数字成像等功能,优势自然明显,但对于数字病理医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笔者曾和数位病理医生对话,了解一些一手资料,现总结一下,发上来给关心数字病理的人做个参考。
被病理医生认可的优势
1、远程诊断和专家会诊放在第一位
病理医生一直认为这个功能是数字病理系统带来的最有用的功能。
能够帮助病理医生确诊疑难杂症,减轻工作压力。众所周知,病理诊断是临床医学诊断的金标准,患者的诊断报告在病理诊断这一阶段被最终确定,因此遇到疑难杂症,不好确诊的病例让病理医生倍感压力,而数字病理系统可以改善这一点,通过远程专家会诊,由专家共同来诊断,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病理专家也能在切磋中获得提升。另外我国的病理医生非常缺乏,县级人民医院往往给出极大的有会政策都很难招聘到优秀的病理医生,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就更珍贵了,但每天需要的病理诊断两却非常的大,病理医生加班是经常的事情,远程诊断可以为病理医生分担一部分工作压力。
2、有利于病理医生培养
培养一名病理医生少则需要10年时间,多则需要20年时间,因为病理医生是靠读片来提高其诊断能力的,是在实践中学习,传统的看片时通过显微镜观看载玻片,观看一个玻片要从挑选病例玻片、调整位置、显微观察等几个步骤,不仅浪费时间,还得有较高的统计分析和档案管理能力。在病理老师教学时,往往用多显微镜头共享的方式,共同观看老师操作的玻片,毕竟镜头数量有限,一次能够带的学生也就有限。如果一名老师带多名学生就要多次重复讲解同一个病例,每个学生成为优秀的病理医生要看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片子,可想而知这个工作量是多么巨大!
数字病理系统级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庞大的数据库,将各种病理病例的数字影像存储起来,并通过分析和统计软件将同类的病理切片数字影像分析和分类,查找起来非常方便,病理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调取感兴趣的数字病理图像在分屏或者是联网的显示器上共同观看,可以摆脱显微镜的局限,并且庞大的数据量和便捷的调取功能更加有利于病理老师和学生的观察。另外数字病理系统支持便携设备如ipad、智能手机等登陆查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原来在实验室才能进行的读片功能,大大的缩短了学习的时间,提高学校效率。再者远程教学功能的引入,使学生可以像病理专家们学习病理知识,而不局限于自己的导师和小圈子。
3、多玻片扫描,集中读片
目前的数字病理扫描仪可以同时加载240片玻片连续扫描,在诊断并不紧急的情况下,病理科的科员将玻片制作好后,将玻片装入载片盒子就可以下班了。第二天上班时,240片玻片扫米成像完成,病理医生集中读片诊断,减少了等待玻片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4、对于类似病理病例对比,有助于发现问题
病理研究人员在确定某一典型的病例时,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而数字病理系统的分类整理功能恰好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对于一个病理的研究便捷的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
5、存储方便节省空间和查找时间
前面提到过,数字病理的存储和查找功能十分便捷,玻片在经过数字扫描形成数字图像后就不需要再保存玻片了,只需要将数据保存在硬盘中就可以了,只要愿意可以永久保存下去,且随时调取,图像也不会像玻片那样损坏。
6、类似其他的信息化的产品所具有的优势一样,对病理医生而言,数字病理系统同样具备由传统器械转变为信息化系统的优势。
病理医生的担忧
1、扫描成像的准确性
扫描成像的精度固然很重要,但是扫描的准确性更重要,在扫描过程中不会出现污点,裂缝等与玻片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现象对于诊断将是致命的。所得到的图像没有任何外在的因素完全真实的反应玻片是病理医生诊断必要的保证。
2、数字病理系统的稳定性
一旦数字病理系统投入使用,必须确保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特别是在病理医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后,系统不能出问题,如果是非常明显的问题,病理医生可以及时发现,但不明显的问题出现时将是最致命的,往往会对诊断做出误导。
3、习惯性
很多病理专家都是上了年纪的病理医生,也正是多年的积累才能够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多年的显微镜读片习惯,使他们对于传统显微镜已经非常的熟悉,而数字病理系统确实一个新鲜事物,如果符合他们的使用习惯进行系统设计非常重要。有病理医生称面对着竖直的显示器会不舒服(显微镜显示是水平的),观看角度的改变也影响了专家的心理稳定,同时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对他们来说也很复杂,设计必须设身处地的为病理医生着想,闭门造车很那获得病理医生的认可。
病理医生对于数字病理系统的优劣最有发言权,他们是最终的使用者,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于数字病理系统的设计非常有帮助,国外的数字病理设备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迟迟未打开中国市场,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水土不服,本土化的产品才能牢牢掌握住市场。数字病理系统也只是一个工具,人才是主体,只有机器围绕着人来设计才是真正好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