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智慧医疗争夺战
智慧医疗争夺战
  • 2012-05-04 09:44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家住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互助南里小区的田晓丽一直以来都被胃病困扰着,每隔一个月就得去医院看病取药,而今来到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在形似银行ATM机的自助挂号机上,她把中国银行的社保卡插入机器,点击屏幕上对应的标志,选择科室和医师、患者类型、挂号时间,确认后机器自动进行挂号缴费、出单,整个流程不超过1分钟。

回想一年前,田晓丽每次来到医院,整个大厅总是挤满了病患。挂号、就诊、缴费、取药每项均要排队等候,至少有4个小时处于等候阶段。等待时间和别的患者交流,发现有的患者从凌晨5:00就开始排队挂号,煎熬在“排大队”的痛苦之中。

让田晓丽这样普通百姓受惠的,是天津市于2011年8月启动运营的“医达通”自助服务系统,田晓丽常去的天津医科大学医大总医院(以下简称“医大总医院”)是天津市首批四家试点医院之一。

用了医达通卡之后,为何能如此快地实现缴费,医达通卡是怎样完成1分钟流程的?天津迈开了怎样的智慧医疗步伐?

惠民之策

原来,这套“医达通”系统实现了医保网、医院内网和银行网的“三网互通”和实时结算,同时扩展了医保卡(或社保卡)的金融服务功能,患者可通过布置在医院大厅自助机、银行网点的自助查询机、银行柜台或银行网站等电子渠道完成预约挂号,不必再到门诊大厅排队。

医大总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王志勇告诉记者,自助挂号可提前3天预约门诊,无论在网上、银行还是医院预约,患者只需就诊当天在医院的自助机上确认,直接取号就医就行。

同时,借助优化改进后的社保卡,患者不必清点缴付现金,通过设置在诊室、化验室、辅助检查室的刷卡设备即可完成自助缴费,并实现与医保实时结算。患者还可通过银行网点了解医院医生专家出诊情况和相关时间点就诊患者人数,择机选择专家和就医时段,可以错开就诊高峰期,最大限度减少了患者的等候时间,简化了繁琐的缴费程序,方便市民看病就医。外地患者与未参保患者可自愿建立绑定银行卡功能的诊疗卡享受等同的服务。

以“远程挂号、预约就诊”为特点的“医达通”是2011年天津市民心工程项目。事实上,“医达通”项目的上线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便利,其实名制结算还较好地控制了骗保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黄牛”倒号。

在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稽核处的电子监控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一排排电脑前忙碌着,电脑上显示的正是天津市的医保结算实时监控系统。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文立告诉本刊,天津市所有联网的定点医院、药店、参保人员发生的每一笔门诊费用、开具的每一个处方,都能够在监控系统中显示出来。

监控系统依靠天津市医疗保险刷卡结算信息网络,对天津市所有参保患者刷卡结算的每笔医疗保险费用实行“无盲区”实时在线监控,这个监控系统每天都会筛选出一些异常信息,像交通灯一样,红色信息最为严重,需要马上审核,黄色信息需要进行分析判断,绿色信息则进入监控。

正如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孙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所言,智慧天津旨在从民生出发,通过信息化让老百姓能够感受到政府“惠民生”工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而天津市在2012年也将继续多措并举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效果几何

天津医疗建设用智慧的瓶子,装入了医疗的酒。当医疗变的智能化时,这瓶酒散发了别样的味道。

而首尝这瓶酒的味道的正是日均接待6000人次患者的医大总医院。医达通系统使医大总医院实现了在38台医院“医达通”自助机、近200家中银网点柜台以及近千台网点自助查询机预约挂号和自助联网报销,将这所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的挂号“窗口”扩展到几百个。

如今,医大总医院月均可以完成自助机具挂号4万余人次,累计交易笔数达4.51万笔,日平均1300名患者使用该系统挂号、结算,占门诊总量的20%至25%。

其实,不仅仅是医大总医院,医达通项目在天津市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等试点医院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尝到甜头之后,该项目推广工作再次被列入2012年民心工程,孙钢告诉记者,预计在今年内天津市将有20家至30家医院陆续开通“医达通”服务,公安医院、第四中心医院、静海县医院、272医院、254医院等都在计划当中。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政务处人员告诉本刊,从2011年9月至2011年底,天津市民使用“医达通”自助机统计数据只有2万多人,随着认知度的不断提高,目前使用人数激增,老百姓通过智慧医疗获得了实惠。

智能化诊疗正是天津市智慧医疗应用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方便了病人,优化了医疗资源,其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医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病人交流,这样也有助于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而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则约束了参保人员和医师的不规范医疗行为。

2012年以来,天津市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发现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异常数据信息,对5028名违规参保人员进行了停卡处理,对违规过度超量开药的246名医保服务医师,暂停其医保服务资格,有效遏制了违规骗保行为。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一名违规就医参保患者连续二天开了半年的药,此人于今年1月分别在天津市四家医院开出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药品。尤其是治疗糖尿病所用的胰岛素,一天就开出了11支,相当于一个多月的用药剂量。随后又在天津市多家医院开出了累计36支胰岛素,三天连续开出的胰岛素可以使用一百多天,相当于半年的药量。

医保结算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准确迅速地“揪出”了该违规行为,从发现到停止刷卡结算只需20分钟,锁定了其违规骗保证据,追回了药品,保护了天津市医疗保险基金安全。

事实上,天津市在智慧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试点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挑战难题

对智慧天津建设来说,成绩和难题似乎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在智能医疗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而在天津市经信委电子政务处处长徐滨彦对推进智慧医疗的过程中的艰辛仍记忆犹新,而且未来将面临的难题也是不容忽视。

2011年,为了落实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中的智慧医疗,天津市经信委首选了三家有代表性的医院作为试点,在面对医院内部流程改造时,经信委、医院以及相关其他部门都费了不少心思。

为了改变挂号繁琐的流程,各医院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医院选择寻找委托开发商去做系统,医大总医院则是自己研发系统,医大总医院信息中心魏涛工程师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花了一年的时间都在讨论系统及流程的设计,例如,是采取诊疗结果后一次性医保结算上传缴费,还是实时缴费模式,隔1~2周各部门就要开大会讨论,信息部门不间断的小会就更不在话下。而在中国银行加入开发之后,他们在寻找共同接口标准时又做了几十次尝试,费心费力后互通的网络终于搭建成功。

在建网成功之后,尽快实现医院、银行、社保中心三网协同办公急迫地摆在了经信委面前。实施过程中,他们发现医达通卡的使用和医保票据管理要求是相抵触的,正常情况下,每个患者在收费窗口打印的交费收据其票据号是同时传到社保中心的,但是通过医达通自助机器却只能打印出凭条,拿着凭条才能到人工窗口换取发票。

那时候,社保中心进行了专门研究,评估之后,同意使用医达通卡这种方式可以再到医院补开发票,不要求实时性。此后,无论是银行账户的开设,还是相关环节的优先测试,幸而相关部门间的沟通比较顺利,特事特办成了他们的惯用做事风格。孙钢告诉记者,起初,一下协调安排如此多的工作,时间、人手、精力等都很紧张。

如今,医院专家门诊全预约挂号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便利,但若深入推广也面临不少挑战。

很多预约患者依旧沿袭以往的就医习惯,即使已经知道了分时段诊疗的时间,还是会早上8点就赶来排队,堵在门诊大厅的门口,影响诊疗秩序。而还有些患者,第一次来时不知道预约方式,门诊护士为他现场写预约条并给他讲解预约方法,可是没想到以后他每次看病都会‘蹭’预留给应急患者的预约条,根本不理会预约规则。

而预约诊疗,首先缓解的是资源稀少的名专家求诊难的问题,专家全预约实行以来,有需求的患者可较轻松地获得就诊机会。但由于目前市民还未养成预约就诊的习惯,对于号源并不难求的不知名专家,预约挂号无异于增加了一道手续,因此这部分专家的预约率偏低,目前天津医院专家门诊的预约率仅在50%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如果说预约诊疗在专科医院中较易推广的话那么综合医院则因为专业科室多等原因,推广起来更具难度。现在预约挂号接线员多数没有医科学习背景,一旦他们在帮患者挂号时挂错了科室,那么全面取消现场挂号后,市民要看病起码要再等上一天,将耽误正常诊疗。

“虽然天津市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从就诊次数和购药两个核心指标入手监测违规行为,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办法和程序,对违规欺诈行为形成了高压态势,但也存在监控范围还比较小的问题。”

李文立告诉记者,下一步将适时启动实时监控系统的完整版建设,具体扩建内容包括完善监控指标,从单纯地关注总就诊频次和就诊金额,扩展到药品、检查、治疗等细节,并准备开展住院费用实时监控,将成熟的监控指标及监控方法反向引入医保支付结算系统中使用。

智慧医疗争夺战

三年多前,智慧医疗在城市医疗建设中或许只是一个念想,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了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各地智慧医疗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2012年3月14日颁布的卫生部《“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对医药卫生的监管得到加强”的目标要求。卫生部信息办副主任高燕婕表示,物联网技术将引领医疗信息化模式创新,最终实现实时、智能化、自动化、互联互通的动态服务以适应卫生服务变革,形成智慧医疗体系。

目前,全国智慧医疗建设形成来南方注重民生服务,而北方则偏重政府职能的特点,相对来说,南方做的更多。孙刚告诉记者,而天津却没有沿袭惯路,重视政府职能的同时,民生服务并没有受到忽视。

2011年10月,广东省自助挂号、缴费银联创新支付系统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启动,患者只要持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都可以在自助服务终端上使用。

与此同时,云南实施的“远程医疗县县通工程”已建成213个远程医疗站点,全省129个县市区均有了远程医疗站点,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远程医疗站点的县市区全覆盖。县乡广大患者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面对面”会诊和服务。

2011年头一天,苏州率先推出了“智慧医疗手机挂号系统”,市民除可通过手机登录指定网站在市区部分大型医院付费挂号外,还可实时监控到医院的挂号情况。3个月后,武汉中心医院住院部的护士已经可以通过扫描条码或腕带确认病人身份,而医生则随身携带医疗平板电脑,在床边查看病人资料,较早地实现了“移动查房”,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

今年2月,推广三年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终于在杭州落地,该系统较全面包含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交互式数据中心、城乡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远程诊疗、教育和健康咨询,并将在“十二五”期间向全国推广。外地人拿着一张医保“一卡通”,不仅可以在杭州看病,还可到异地城市刷卡看病。

“浙江省的智慧医疗建设做得非常好,让我们感到有压力。”孙刚感叹道,“天津智慧医疗建设还需要不断努力,积极学习其他城市在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天津的愿景是,不仅仅是在智慧医疗的某一方面取得示范作用,而是真正打造出为天津市民办实事的智慧医疗模式,这种观念在天津市经信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等相关部门中早已落地生根。

然而,各地智慧医疗建设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并各有侧重,各具特点。“作为全国率先采用一卡通就诊服务模式的城市,天津智慧医疗开了个好头,然而,天津市智慧医疗的全面推进还需要一个过程。”孙钢告诉记者。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寄托天津市民心工程——智慧医疗的温暖答卷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夜阳 TEL:(010)68476606】

标签:智慧医疗  远程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