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业内要闻 >  点击2011医疗卫生十大热词
点击2011医疗卫生十大热词
  • 2011-12-30 10:08
  • 作者:曹政 孟庆普 刘平安
  • 来源:健康报

同仁血案、八毛门、血荒、郭美美、蜀中事件、地沟油、PM2.5、“谣盐”、烟草院士、八胞胎。2011年,这十个热词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热词,不管事涉医患关系、食品安全,还是社会诚信、科学公正,都是对健康相关领域问题的高度关注,反映出公众对公共安全的某种焦虑。从中,我们读出了中国社会意识的觉醒,公民权利意识的昂扬,更传递出我国社会管理亟须向科学化、法制化迈进的强烈信号。社会生态的改观,文明程度的进步,需要综合推进。其中,推进和深化包括医改在内的各项改革,无疑是重要手段。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同仁血案

事件回放:

2011年9月15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发生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一位男士举刀追砍一位女医生。鲜血淋漓的17刀!女医生身上多处被砍伤。血案是由一场医疗纠纷引发的,伤人者曾是该医生的患者,一场医疗纠纷拖了3年却没有任何结果,患者最终选择举刀伤人。

在医院发生的暴力事件远不止这一起。今年年初,上海有患者家属在医院连伤数名医务人员;年中,南昌一家医院发生数百人的群殴;同仁血案过后不到一周,武汉一家医院的病房又被闹事者砸烂。同仁血案等一系列暴力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舆论对医院暴力现象的大讨论。

点评:

如同高悬在达摩克利斯头上的利剑,暴力威胁已经成为医务人员挥之不去的阴霾。在医院连续遭遇暴力事件之后,公安部、卫生部也都分别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排查整治,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要求对发生的重大涉医事件快速反应,妥善处置。实际上,近年来,由卫生和公安等部门联合召开的会议已有很多次,要求加强医院安全防护的文件也发了不少,但是,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迫于暴力的威胁,许多医生纷纷在网上讨论如何规避人身危险,甚至自发地编制了在医疗工作场所如何防止暴力行为的指南,而这本来也是相关行业协会或者管理部门应该做的事情。医务人员无奈的自救之举,值得全社会深思。我们必须保护医生!必须还给医生一个安全、宽松的行医环境!否则,医生将战战兢兢、唯求自保,最终的受害者必然是患者。

八毛门

事件回放:

一个出生仅6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深圳市儿童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学医的患儿父亲声称“全部费用需10万元”,继而拒绝手术,到广州一所医院仅开了0.8元的石蜡油,缓解了孩子症状。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关注,网民将此事件命名为“八毛门”。网上基本上都是一边倒地指责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多名患儿因“八毛门”事件影响,有患儿家属拒做手术,导致病情恶化。9月7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所有诊断治疗符合诊疗规范。10月20日,患儿在武汉同济医院小儿外科被证实患先天性巨结肠,已做手术。10月底,患儿家长向医院公开致歉,最先报道此事的那家深圳媒体随后也向社会道歉。

点评:

“八毛门”事件之所以引得舆论大哗,反映了公众对误诊、过度医疗和乱收费等现象的强烈担心和不满。一个必须正视的背景是,当前医患不信任感弥漫,公众对“八毛门”的激烈回应就是例证。当坦诚相待、和谐信任被警惕和猜疑所取代,受损的不仅是个别人。信任缺失时,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而重建医患信任,也有待医患双方合力而为。

医院的克制和专业,患者家长的公开道歉,媒体对自身的反思,“八毛门”事件后各方的反省和清醒,让人看到了重塑良好医患关系的希望。医患双方应该是朋友,而不是互相提防的敌人。与其陷入不信任的悲叹,不如积极朝着信任努力,这才是拆除医患之间信任隔离墙的最有效的路径。

血荒

事件回放:

江苏省血液中心主任孙俊表示,全国人大明年将对《献血法》实施13周年进行调研,并酝酿修改献血法,有望将献血年龄从18周岁~55周岁放宽至17周岁~60周岁。在用血告急频频见诸报端的情况下,这条消息抓人眼球。

12月13日,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就此求证。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澄清,目前这只是个别专家的建议,卫生部没有启动与之相关的工作。他强调,我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动员更多的健康适龄公民参加无偿献血,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他同时强调,法律上并没有禁止其他年龄段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的权利和义务。

点评:

早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汪春兰接受记者专访时,就提出了放宽年龄缓解“血荒”的建议案。应该说,放宽年龄缓解“血荒”不是一个治本之策,却能引起多位全国人大表的关注,背后凸显的是“血荒”让临床“心慌”的严峻现实。随着临床用血量的激增,各地用血量告急,部分地区“血荒”呈现常态化,有的医院出现了因为缺血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手术的现象,有的医院无奈要求手术患者自己找血。

被“电荒”逼急了,可以拉闸限电。但“血荒”不同,缓解之道还在于开源,动员更多公民加入无偿献血行列。中国是人口大国,又有着血浓于水的文化底蕴,“血荒”原本是最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冷淡了人们献血的热情,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针对性的化解措施,恐怕比放宽献血年龄更加重要,也更加奏效。

郭美美

事件回放:

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其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尽管中国红十字会随后否认和郭美美的关系,但还是引发很多网友对该组织的非议。自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表示,7月,全国的社会捐款数为5亿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过50%。慈善组织6月到8月接收的捐赠数额降幅更是达到86.6%。

点评:

“郭美美事件”并非孤例,其后出现的中华慈善总会“尚德诈捐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非希望工程”,使慈善信任风暴愈演愈烈。慈善事业资助的对象,通常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医疗、教育等,秉承的基本原则应是公正与信誉。然而,官办慈善组织频频遭遇信任危机,凸显的是一系列管理制度的缺失。我国目前对公益慈善机构的监督容易流于形式,比如对公益机构的年度检查报告,发挥的作用很有限,难以建立信心和引导公众捐款。没有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开,没有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才是一系列危机发生的根源。

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得继续向前,前进的力量,来自社会的理性和热情。如果身处其中的慈善组织不能正视信任危机的存在,并切实朝着公开透明的方向去努力,信任危机下,中国的慈善环境不会更好,只会更糟。

PM2.5

事件回放:

今年入秋后,两次雾霾天气袭击我国北方地区,能见度不足一公里,多个省份之间高速公路关闭,引起民众对PM2.5的热烈讨论。PM2.5,空气中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直径还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

点评:

空气质量差有目共睹,但是环保部门发布的报告却显示为“轻度污染”,两次雾霾天气让PM2.5走进公众视野,并逐渐形成呼吁政府修订现行空气质量标准的呼声。政府积极回应,最终促成PM2.5进入空气污染“通缉名单”。但是,监测PM2.5只是一个开始,“定罪”重要,“缉凶”更重要。PM2.5的危害本质上源自附着于其上的各类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既包括工厂的排放物,也包括日常汽车尾气。

治理PM2.5,政府责无旁贷,应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进能源使用方式等方面着手,下大力治理大气污染,实现节能减排。与此同时,治理PM2.5也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比如,减少汽车尾气,既需要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同时民众也有义务选择更加绿色的出行方式。从漠视PM2.5到监测PM2.5,最终带动治理PM2.5,将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每个人不仅是PM2.5的监督者,而且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降低PM2.5各尽一份力。

地沟油

事件回放:

从下水道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经过过滤、加热、沉淀、分离,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地沟油事件最早由业内专家披露后,一度引发社会各界争议。今年9月,随着公安部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的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的公布,地沟油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销售产业链,正式被人们所认知。12月13日,刚刚成立2个月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通告,称正组织开展地沟油检测方法研究与论证工作,并向社会征集检测方法。

点评:

地沟油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利益驱动。一些黑心经营者将地沟油非法贩卖,回馈的利润高达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从而诱使一些人昧着良心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其次,立法体系不完善。现今,我国刑法针对地沟油问题还没有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而且地沟油事件的不同环节存在“罪与非罪”界限不清楚的问题。再次,监管不力。就地沟油监管而言,工商、质检、环保、公安、食品监督局等部门虽都有管理职权,但谁是主导部门不明确,长期处于推诿扯皮状态,导致执法监管不到位,整治力度不大,使黑心经营者钻了空子。

避免地沟油重上餐桌,强调过程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地沟油循环利用的制度,用地沟油做原料生产生物煤油或者生物柴油。考虑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生物柴油成本高于非法地沟油成本,政府可拿出一定补贴,以高于非法加工企业的价格收购地沟油,支持地沟油回收利用。而相对于花在监管方面的巨大投入而言,政府将钱花在补贴生物柴油上一定更便宜,也不用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去研究地沟油鉴别检测方法。

“谣盐”

事件回放: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突发9.0级大地震,位于福岛的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出现核泄漏。受外界“服用碘盐可以抵抗核辐射”及“此后一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盐将受到核污染”等传言影响,从3月14日开始,我国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民众抢购食盐行为,并向全国蔓延,3月17日达到高潮。3月17日后,有关部门采取行动,增加碘盐市场供应;专家学者针对传言纷纷解释说明,到3月20日,碘盐市场逐渐恢复平静。因为上述传言并无科学依据,又因此事与盐有关,且与“言”谐音,故民间以“谣盐”代替“谣言”,专指此次抢购碘盐的事件。

点评:

发生核泄漏的地区离我们有几千公里,风向和洋流并没有向西转移的趋向,信息也基本保持公开通畅,但是,食盐仅仅是因为含有微量碘,便成了紧俏物资。“谣盐”,反映出民众科学素养的不足。尽管摄入适量的碘确实有助于防辐射,但吃碘盐却无法达到这个目的。这中间只需一次简单的数学运算。摄入多少碘才能起到一定的防辐射效果?100毫克!而每千克碘盐中只有20毫克到50毫克碘,如果靠吃碘盐来防辐射,一个人必须每天吃2千克到5千克碘盐才行!换句话说,在能防辐射前,人早已因大量摄入食盐造成脱水而死了!

不过,居民抢购碘盐,也是基于一种“经验判断”。比起若隐若现的核辐射影响,很多年龄大的人对曾经的物资短缺有着深刻记忆。听信谣言去抢购,或许是因为经验的作用:一觉醒来“断盐”并非没有可能,只有买到家里的盐才是最可靠的。

烟草院士

事件回放:

今年12月8日,在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新闻通报会上,新增选的54名院士名单正式公布。其中,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的晋选引来巨大争议,网友称其为“烟草院士”,甚至“杀人院士”。谢剑平主要研究领域是降低香烟中的焦油含量,以减轻吸烟危害。

质疑者认为,烟草本来就是害人的,研究烟草的人当选院士很不妥,因为“降焦减害”是个“伪命题”。支持者则认为,烟草税收对国家建设有重要作用,而控烟是个逐步过程,“降焦减害”是解决吸烟问题的必经阶段。与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污染矛盾类似,吸烟和控烟也需要进行利弊权衡。12月14日,中国控烟协会专门向中国工程院递交信件,建议重新评估“降焦减害”研究成果。面对外界议论,处在风口浪尖的谢剑平始终选择沉默。

点评:

在公共卫生学界,“降焦减害”并非高科技成果,也不是中国特有的创新。“降焦减害”不能降低烟草危害,反而会误导烟草消费,阻碍控烟活动,早就是全球公共卫生学界和世界卫生组织等专业机构的共识,并已见诸世卫组织和中国政府签署的《全球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等官方文件。《公约》第11条规定:不得以任何虚假、误导、欺骗的手段推销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淡味”、“超淡味”或“柔和”等词语。

烟草院士陷入舆论漩涡,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所言,既不存在专家之间的科学见解不同,也不是科学和道德的矛盾,更不是中国是否需要烟草税收的问题。焦点并不是谢剑平院士本人,而是反映出上述科学共识并没有为公共卫生学界以外的所有科学家所了解。这个事件再一次证明,控制烟草的危害不仅仅是公共卫生学界的事情,必须要全社会达成共识。而我们的控烟专家也要在今后加强对科学控烟的宣传,尽快赶上国际控烟步伐,避免发生类似的“国际笑话”。

蜀中事件

事件回放:

2011年4月,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蜀中制药广汉生产基地进行的日常检查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其进行的“飞行”检查中,均发现该企业中药生产有违反药品GMP相关规定的情况。一时间舆论哗然,有人批评生产企业不顾基本的法规约束与商业准则,不顾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偷工减料“自毁”;也有人认为是行业潜规则,公司撞上了“枪口”;还有人将矛头指向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为招标制度存在问题而“逼迫”企业造假,一个和“药价虚高”相反的说法——“药价虚低”也频频见诸报端。

点评:

虽然四川省药监局的调查结果并未认定蜀中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但对于药品行业而言,这已不是一件普通的药品质量问题,它暴露出长期以来原料采购、销售环节的市场秩序混乱。药品生产企业长期严重违反GMP规定违规操作,反映了药品生产和医药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

对于行业主管部门而言,的确可以借助蜀中事件对政策进行反思和完善。但调整的重点并非如企业和行业协会所建议的,从招标价格环节入手,那样只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完善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体系,特别是对于中成药,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生产企业鱼龙混杂,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同时,在“双信封”环节,改善招标中技术评价体系,使经济技术标书真正发挥基本药物质量门槛的作用,成为基本药物质量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从而保证公众用上质优价低的好药。

八胞胎

事件回放:

广州一对富商久婚不孕,找来两位代孕妈妈,再加上自身共3个子宫,借助试管婴儿技术采取“2+3+3”队型,在2010年9月、10月先后诞下4男4女八胞胎,被称是“中国首例八胞胎”。

12月 21日,广东省卫生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事件调查处理和下一步工作,并针对此事件成立专项调查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此事触及五个方面的问题:1.代孕是非法的;2.人工有意多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3.医疗机构有超范围执业、违规操作和经济犯罪之嫌;4.医学伦理学问题;5.人为多胎有损孕妇身心健康。

点评:

岁末年底,来自广东省的这则消息令很多人心里五味杂陈。无论是羡慕、嫉妒还是恨,都有各自的理由。单从医疗角度讲,随着环境的变迁,不孕不育成了困扰很多家庭的难言之隐,而试管婴儿技术的诞生和完善,圆了无数家庭拥有儿女的梦想,这无疑好事一件。然而,这种技术应该有严格的适用范围,也应该有严格的监管,不能被滥用,特别是不能沦为富豪违反计生政策、破坏社会公平的工具。广东省卫生厅决定,暂停该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机构的审批,并对已经取得行政许可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的38所医疗机构进行一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医疗机构是否买卖配子、合子、胚胎;是否违规实施代孕技术;是否使用不具有《人类精子库批准证书》机构提供的精子;是否擅自进行性别选择等。其他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也应自律自查,不要步其后尘。

【编辑推荐】

2011年数字医疗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卫生部门口喊冤与医疗安全

【责任编辑:夜阳 TEL:(010)68476606】

标签:同仁血案  八毛门  血荒  
  • 分享到:
民营医院正面临四大冲击
医联体模式到底好在哪?
各地职称评审新规来了
谷歌健康之“死”,其实是“身死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