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电脑中医”将在浦东社区医院推广
“电脑中医”将在浦东社区医院推广
  • 2011-10-11 15:34
  • 作者:佚名
  • 来源:早报

“中医四诊仪”可面诊、舌诊、脉诊、问诊 开出养生方案供参考

体检者将头部放进中医“四诊仪”的“面象仪”中,数码相机采集下面诊、舌诊信息,“脉象仪”的传感器再完成“把脉”,此后,大屏幕提出问题进行“问诊”。最后,“电子中医”开出个性化中医健康处方。

“电脑中医” 

“电脑中医”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10月10日,在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岁不到的罗女士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面对一台特殊的电脑,20分钟即免费完成了“望闻问切”的中医式体检,这台特殊的电脑正是去年登陆“2010世博科技舞台”的“中医四诊仪”。

记者昨日从浦东卫生局中医科教处获悉,“中医四诊仪”有望在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届时,市民可预约免费使用。

自动分析20余种脉象

作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医四诊仪”曾入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中医与时俱进的创新智慧。其间,6000名预约的VIP观众体验了这台仪器。

据介绍,“中医四诊仪”集成了大量现代科技成果以及众多中医专家临床经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等子系统,基本涵盖了传统中医四诊的诊断方式,采集人体舌、面、脉、症状等客观信息,然后,计算机人工智能分析,进行单诊判读、体质辨识及中医辨证,且匹配个体化养生方案及辅助治疗建议,供临床医生参考。

“四诊仪”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据解释,“四诊仪”看舌象,主要是对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进行分析;面象则是对青、赤、黄、白、黑进行分析。脉象按照中医举、按、寻的诊脉过程,浮、中、沉散布全自动加压取脉,可自动分析出20余种中医脉象。

数码相机采集舌、脉象

目前,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台“四诊仪”。

昨天下午,60岁不到的罗女士在就诊后、取药前的间隙,按预约时间来到“治未病”中心,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罗女士首先录取了姓名、出生年月等个人信息,然后将面部放入一个椭圆形的仪器窗口,由数码相机拍摄下面部,再依照指示,将舌头伸出,由数码相机拍下,随后伸出右手,采集脉象,最后,回答诸如是否有脱发、口臭、腰酸、腰痛等一系列问题。约20分钟,一份附有“体质综述”、“食物附表”的“信息采集报告单”就被打印了出来。

“我一吃冰箱里的食物就会拉肚子,跟这个诊断说法是一样的。”罗女士的“体质综述”表中“体质特征”一栏标有“腹泻”。

“食物附表”中列出了“适宜吃”与“不适宜吃”的参考方案,甚至列出了卯时晨起(5:00-7:00)到寅时深睡(3:00-5:00)12个时间段内的起居指导、食疗、日常养生法等。

市民可免费预约使用

据悉,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期目标是将“四诊仪”作为健康体检的手段,与西医体检测血脂血糖相对应,“四诊仪”将通过中医方法实现社区居民一年一次的体检,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将辖区约2万名65岁以上老人作为近期目标。

虽然“四诊仪”知晓度有限,局限于来院就诊的“老病人”,以及他们的口口相传,但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这一台“四诊仪”已是应接不暇。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生丁燕给早报记者算了个时间表,每人做一次20分钟,一天8小时约可做24人,一个月约400人,一年约4000人,面对社区65岁以上的2万名老年人,需5年才能做完,暂时实现不了一年一次中医体检的目标,因此,他们近阶段不接受上钢社区外的居民预约。

浦东新区卫生局中医科教处副处长郁东海透露,像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这样的中医“四诊仪”有望在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开,市民预约使用完全都是免费的。

四诊仪可做养生指导

丁燕解释,“四诊仪”主要是养生健康指导,让健康或不健康的社区居民都可通过“四诊仪”的诊断,对自身养生保健有所认识,面对市面上“大海捞针”的养生法,居民可参考诊断结果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养生方案。

“‘四诊仪’并不能替代中医,它对单一病种分得很准,但中医中的九种体质夹杂部分尚需中医来诊断。”丁燕解释,“社区居民通常是有病了才来看医生,可有些居民可能感觉不舒服,但不一定反映出体征上有病,就可运用‘四诊仪’对自身身体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对‘四诊仪’诊断出来的结果不明白,或者确实有体质偏颇的现象,无论是否反映出体征,都可向中医医生挂号或咨询,医生对体质偏颇的情况,大部分会给出饮食、生活的建议与调整方法,而对失衡很明显的人群,中医也会根据偏颇程度辨别是否还要干预。”

【责任编辑:夜阳 TEL:(010)68476606】

标签:中医四诊仪  四诊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