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9-18 14:29
- 作者:李萍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HC3i报道】如今,抗菌药物的概念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是抗菌药物,如果现在再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了,包括SARS、超级细菌都是由于耐药细菌的形成所导致的,中国的情况更为严重。从200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每年的消耗药物量达到104亿瓶,远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中国每年因药物的不良反应死亡的人数高达20万,其中大部分和输液有关。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70%的输液都是无用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生素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在欧洲控制在20%左右,而在我国则达到60%以上。2011年,卫生部要求各个三级医院的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50种,规格不超过2种,用量比较大,而且联合用药过多。由于这些行为导致了耐药病菌的产生,对我们的疾病治疗造成了影响,还会加重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政府层面近几年也加大了关注力度,2003年至今卫生部下发了12个关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文件,上海新医改也下发了文件,严控抗菌药物滥用。我们医院基于这样的背景,建立了这一系统,整个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原则就是在流程方面,“预防用药看原则、经验用药看指南、急诊用药降阶梯、序贯用药看药敏”,以预防用药为切入点,最终达到规范用药的总目的。
信息系统监控抗生素的使用
通过用药管理和用药流程的监控,包括用药之后的效果评价进一步指导用药管理流程的完善,整个系统架构的核心是抗生素使用规则的知识库,其中涵盖了跟肝肾功能有关的,跟人群相关的,跟手术预防相关的,包括和诊断治疗相关的,包括和病人检验指标相关的知识库,整个知识库的数据来源就是检验系统、手术系统和麻醉系统,从后台的数据库得出的推送前台应用的方案,最终管理的时候根据整个流程监控使用的信息风险来进一步指导临床的抗生素应用。
大家知道,抗生素总共分为3级,包括非限制用药、限制用药和特殊用药。根据不同级别的医生使用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也设置了一个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审批流程。整个系统大概的功能就是用药管理、抗菌药物审批、知识库的建立和状态的提示、监控等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医院使用的整个系统的建设情况——有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这一流程相对比较简单,考虑到门诊医生的开药方便,这里有一个抗菌药物的指征,即病人必须要有感染性的诊断,然后要有一个体征,比如体温或者白细胞异常、CRP异常,有了这些指征,门诊和抗菌药物才可以使用,否则系统就会屏蔽。
在住院的部分,可能有些医院也在做,就是手术预防抗菌药物的使用,这里有一个清洁手术的使用,我们在病房里,只要你应用到、开这个抗菌药物的话,系统会提出一个用药申请,如果你是用预防用药,系统会提示你,大家在屏幕上可以看到预防用药是根据卫生部要求,24-48小时之内用药都有时间限制,会根据手术的名称和手术切口类型,系统会自动推荐抗生素的使用用药,如果是按照医生的级别选择用药高于你医生的级别,系统会提示你要有高级医生的授权。
专家可手机审批特殊抗菌药物
治疗抗菌药物分为两种:病源性治疗和经验型治疗,根据感染疾病的诊断,后台会自动推荐抗生素的用药,在医生选择之后,如果在相应的权限范围内系统就会走下去,如果不在权限范围内,系统还是会提示你要加大授权。用到特殊抗菌药物的时候,系统会要求你进入后台专家审批的流程。我们的专家审批流程有14个专家参与,如果考虑到专家不在医院,或者是出差在外,我们建立了一个手机审批的功能,一旦提出这个申请需求,系统会自动把短信发送到专家的手机上,专家通过手机进入我们的系统,可以看到这个病人的所有用药指征,所有的检验讯息、任务在手机上可以直接批复同意或不同意,如果不同意的话会有一个直接的指导建议型意见,会存放在系统后台,指导前台的临床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针对某些耐药菌的小结最后是统计分析的过程,卫生部要求18类指标,包括院里的一些考核指标,帮助医务和药剂人员通过这些分析的指标来进一步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关于抗生素使用的比例和医生患者的趋势,包括费用和各科室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我们医院用这套系统大概2个月下来就已经初见成效,因为根据后台分析的指标作为抓手,指导前台临床如何去合理使用这门抗生素,同时各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也跟我们医院的整个绩效考核挂钩,这样一来,对整个医生医疗行为的规范还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注:本文根据录音整理。作者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