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医院管理信息化需要迈过的几个坎
医院管理信息化需要迈过的几个坎
  • 2011-07-28 09:45
  • 作者:佚名
  • 来源:海峡医界网

据卫生部一项统计显示,参与调查的中国6000多家医院中,只有31%的医院用上了信息管理系统。而我国的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在IT上的投入也明显不足。目前每年的投入大约占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容量的千分之一。据了解,美国医院在信息系统的投资上大约占要到其总投资的2%到3%左右。我国医疗市场巨大的空白点为国内外IT厂商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IT厂商争相进入

近日,首届中国医院信息管理化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座无虚席。记者注意到,包括GE、HP、IBM、Oracle在内的国际IT大腕都登台宣讲了数字化医院的方案。而台下,是国内上千名医院的一二把手们。这样的献艺和激战不言而喻,足见中国医院信息化市场的诱惑。除了政策的激励,更多是来自于丰厚的利润空间。卫生部曾强调国内三甲以上的医院都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据悉,目前中国有3万多家医院,其中有6千家是三甲以上的医院。未来几年中,我国将有超过70%的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预计市场总量将达到200多亿元。而我国的医药卫生企事业单位在IT上的投资更是增长迅速,有人预测5年内将会增长到1%,增长速度高达60%。

作为承办方IDG世展博览有限公司来说,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无非是看准了国内市场需求的空白点,以及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三大改革所带来的驱动力。而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成熟和价格的降低,IT厂商本身也能为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业的信息处理提供有力的保证。

然而究竟它们的方案能为中国的医院带来什么,还值得深一步商榷。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些IT巨头虽然有资金、技术以及品牌的优势,但是却仅仅是在中国推行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方案概念,并没有在国内医院具体实施成功的案例。而这些跨国公司又不仅仅以HIS系统为主业,像GE在医疗设备、西门子在通讯等领域都占有较大的份额。通过借助这样的概念推广式的市场销售战略,先与医院建立良好的联系,为将来推广其良好的硬件设备打下基础。

虽然中国的医疗改革以及市场总量给跨国巨头带来很大的想像空间,然而短期内不能赢利却是致命的。也曾经经历过失败的教训,以至于不少厂商都在调整业务,有的想要退出这块领域。所以只靠国际知名品牌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开发出有针对性的、适合本土化医院需求的信息化系统,以及不断提供相应的技术和售后服务。

有人预言,未来中国医院信息化市场中,90%的份额将由国内IT厂商分得。它们的主要优势在于对本土医院的需求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因此能够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但是先决条件必须是中国信息技术的极大提高。同时还应保持和这些大牌IT公司的交流以及合作,汲取其长。据悉,国内目前有300多家从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业务的企业,但是仍旧停留在中低端市场阶段,技术相对比较薄弱,产品比较落后,甚至还涌现出大打价格战的现象,使得能够立足金字塔塔尖的企业屈指可数。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进步,技术将不成为阻碍医院信息化的主要问题。企业之间比拼更多的是服务和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信息化标准终于出台

对于许多医院和IT厂商来说,曾经最头疼的是医疗信息化的标准问题。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区域客户部总经理张坚呼吁,应该尽快制定出相应的行业标准,来规范整个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市场,避免更多的企业走弯路。曾经在德国IT行业历练多年的广东福地巨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鹏告诉记者,中国医院信息化和国外相差实在太远。最致命的原因是中国缺少医院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如果不尽快制定出能和国际接轨的医疗信息标准,中国的医院信息化肯定要死。

中国的医疗信息化标准也曾经历了很多曲折。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结果造成不同企业做的系统百花齐放,以至于影响了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在此前提下,5月28日卫生部制定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经过多次讨论终于出台,并将其作为全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包括了临床诊疗、药品管理、经济管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等部分,详细规定了门诊医生工作站分系统、护士工作站分系统、医学影像分系统、药品管理分系统等。同时还对医疗信息系统与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远程医疗咨询系统的外部接口做了统一标准。《规范》还只是基本的功能规范,卫生部正在抓紧制定更具体的医疗信息化的国际标准。

而医疗信息化系统的监测体系同样重要。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徐迅提议,应加强对医疗信息系统的预警通报,同时尽量降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该说,我国的医院管理系统在20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单机单任务、PC机+Foxbase+局域网+部门级信息系统,直到C/S、B/S结构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然而医院信息化的真正推广却相对滞后。

医疗信息化系统建设应该包括四部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建立的HIS系统还仅仅停留在以财务为重点,包括挂号、收费等流程上,而涉及临床医疗、为病人服务的信息化很少。

卫生部有关人士表示,今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手术中去,然后在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电子病历,促进病历信息的共享和利用。

国内一些医院已经建立起了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还面临着两项艰巨的任务。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包罗认为,首先,是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对高级管理层医院管理决策的支持。对于中国这样容量巨大的市场,信息系统对窗口业务、事物处理层面的支持更多的是手段,而非目的。如果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海量信息不能被有价值地深度利用,有一天迟早会被决策者所淘汰。其次,应该尽快着手于临床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开发。临床信息系统是面向医疗的,它涉及的区域广泛,信息量大,信息的种类和表达很复杂。因此,决策者必须认识到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更复杂,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

对于医院来说,主要有来自体制上的压力。据估计,一个三级甲等医院要实施全院的信息化建设,至少需要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而我国对医院信息化的投入较少,医院本身又因政策的制约,信息化的投资无法计入成本,更无法考虑收回。医院因受赢利限制,更愿意投资于很快产生效益的医疗设备,而很难拿出一笔巨资投入于信息化的建设。但是医院的发展又迫切需要信息化系统的管理。

而且中国的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够成熟。国外很多医院要上这种大型的信息化系统,都是靠银行贷款或者吸引风险投资来进行。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中间桥梁对推动新技术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有所谓的高新科技资金和风险投资,却是一种后风险投资,也就是说必须在评估之后,才能拿到项目,然后是等待资金。常常延误了很多大好的机会。信息技术和复杂的医学不能很好结合也是制约我国医院信息化进程的瓶颈。虽然目前尖端的信息技术在医疗信息化中已经得到了应用,但仍然没有一家医院真正实现了医疗信息化,包括美国、欧洲也都在探索之中。这些给中国医疗信息化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责任编辑:水清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院信息化  信息化标准  IT厂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