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6-29 09:23
- 作者:李思
- 来源:上海金融报
近日,占地面积375亩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在浦东正式奠基,这标志着上海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今年是我国医改的攻坚之年,随着医改的政策目标日渐完成,我国规模巨大的新兴医疗消费市场将惠及民生。
去行政化是医改突破口
现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商业化、市场化取得了很多成效,比如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增加,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能够开展的诊疗项目不断增加。但是,消极后果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首先,多数社会成员(包括相当多农村人口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出于经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都享受不到;其次,医疗服务市场化,导致医疗费大幅度提高,同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向大中城市集中,致使平民百姓失去了选择相对费用较低医院治疗的权利;再次,药品回扣数额大,过度医疗屡禁不止,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仍然很严重。另外,不少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造成一些地区医院设施明显落后。一项针对县市级医院的调查显示,有90%的县市级医院负有债务,其中58%有长期贷款,69%有短期贷款,平均每家县市级医院负债2604.96万元。此外,县市级医院还要面临大量的政策性亏损和支农、支边的费用。
日前,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指出了全世界在医疗改革中存在的共同问题,那就是资源的稀缺。他说,"如何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和公正的分配,是医疗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信息技术革命能够实现广泛的区域内共享信息和高效利用资源,并能促进现代医学教育的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对此却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中国目前不仅不是缺医少药,而是吃药吃得过多了。国际上设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缺医少药的情况,保障最基本的常见病药的供应,对今天的中国而言,早已经跨过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阶段。所以其实从制度设计上面来讲,基本药物制度在中国已经不太需要了。
结合两者,卫生部项目监管服务中心主任于德志认为,大量卫生资源的过度浪费才是目前的现状。这种浪费是由过度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所致。因此,"两过"现象应该是公立医院医改的着力点。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指出,中国目前医疗市场中大部分的决策都受到政府的干预,因此导致了市场激励机制也出现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扭曲现象,而激励制度是创新环节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目前公立医院改革走去行政化的道路,也是在进行激励机制的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医疗改革的目标。
不难看出,业界学者普遍对公立医院的去行政化持肯定的态度。曾参与医改政策制定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东东也表示,管办分离和政企分离,对整个医疗行业一定能起到规范和推进作用。"比如我国航空公司过去一直归民航总局管理,作为服务行业,一直有乘客反映部分航空公司态度恶劣且经常晚点,在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之后,国资委成为航空公司的主管部门,几大航空公司的服务意识立即有所提高,管理上也逐步趋于完善。"
据了解,香港地区医疗体制与内地最大的不同,就是香港地区的公立医院实行"管办分离"。1990年12月,香港地区医管局作为一个独立机构成立,随后接管港内38家公立医疗机构。也就是说,在医院的开办和日常业务方面,由医管局负责,公共卫生署只负责香港地区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
事实上,内地的上海、无锡、成都等地,已试水"医疗国资委"模式。尽管如此,医院"管办分离"方式长久以来却难以顺利推进。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尽管部分地区成立了医管局,但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当地卫生局和医管局两者之间权、责、利不清,很容易使医管局成为当地卫生局的"二级局",最终使公立医院改革回到原地。这是我国内地试点地区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的最大"绊脚石"。
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永华认为,我国长期形成的全部公立医院归"公"的机制在转轨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医管局的定位难以清晰。"医管局与当地卫生局对医院管理的职责和权力应如何细分、怎样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等,这些问题不明确,医院新的管理方式就无法推进。"
另一方面,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曹荣桂则认为,不应把太多的目光聚焦在城镇医院的建设上,而应加强县市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建设。曹荣贵指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中存在的职能重叠、职责交叉、互相掣肘、关系不顺的问题,在县市级医院管理中同样存在。其次,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院公益性淡化且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医疗技术仍然很薄弱。
曹荣桂认为,县市级医院改革的主要要求就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如果通过提高县市级医院服务能力,最终使85%~90%的看病就医需求在县市级医院得到满足,这就为大病不出县、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有专家提出,伴随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医疗健康市场亟需服务模式和医保支付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因此现在亟需共同探讨出一种适合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创新与变革,和由此所带来的对医疗健康行业相关各方的影响。
改革"以药养医"机制
我国现行的医院经济补偿政策就是药品可以加价15%。作为医院的收入,这一医院药品加成政策所形成的"以药养医"机制,也是造成患者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从而直接导致"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卫生部决心彻底改变这一机制。
目前,基本药物制度正在进一步推进,最新的消息显示,发改委拟对基本药物分批进行统一定价,目前正在调研其成本价,以作为制定统一价格的参考依据。
"药物的成本很难弄清楚,药品的定价不应该采取成本加成的方式,应该通过谈判来解决。现在的定价方式根本上是政府定价,但是数千家药品生产企业、数万个品种,仅靠发改委的力量是无法核定成本的。"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如是表示。他把造成这种状况的症结放在了政府身上。他指出,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改革处在突飞猛进的阶段,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各级政府在医疗补贴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但老百姓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大家觉得花在看病吃药上的钱越来越多。而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疗行业的体制机制上。现行的医疗行业筹资机制、价格形成机制都不完善。体制机制的问题不解决,投入再多的钱也不能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实行管办分开,政府不能既办医院又管医院,这是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站在药品评估制度的角度,礼来中国副总裁邢军也认为,目前国内药品行业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独立的药品准入评价机构,所有的事情都是政府包办的。对于整个评审的过程和结果,政府已经尽可能地在透明化方面作出改进,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比如可以进一步明确创新药物的概念及分级,并作为定价医保决策的重要标准,从而缩短药品准入周期,以期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创新药物的治疗。同时应该组建独立的专家评审机构,用明确的药品评估标准和客观的评估方法,为定价医保提供科学的建议。
上海医改主打"惠民"
在最近出台的上海医改方案中,公立医院改革、医疗联合体、家庭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新举措引起社会各方关注。从新方案中不难看出,一张优质、可及、高效、公平的医疗服务体系正在上海全面铺开。
根据《方案》,2011年至2012年,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国家21项的基础上再增加21项,达到42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国家9个项目的基础上,逐年增加3个项目。
此外,今年起,上海的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职工年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7万元提高到28万元,超过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报销80%。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达70%左右,而目前国内平均报销比例仅50%。
外来从业人员也有望统一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沙忠飞介绍,自2002年起,上海首创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随着上海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初步考虑通过几年的调整,将外来人员医保过渡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同样待遇。
根据意见和方案,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覆盖常住人口,到2012年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面,政府将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发展建设支出,所需资金由政府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承受能力逐年统筹安排。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按服务成本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
作为全国各地医改方案中具有较强"指标性"的一个,上海医改方案中有多个特点引发各界热议和关注。
日前,占地面积为375亩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在浦东正式奠基,将入驻主要来自交大医学院的十二家附属医院的优势专科。同时,上海发展高端医疗产业的布局进一步清晰。据悉,作为今年上海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之一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项目,一期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将于2013年10月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医疗资源,发展外资医疗机构的现代医疗服务业集聚区。
据了解,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优化高端医疗机构在浦东区域的布局,满足海内外人士的就诊需要,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构建起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市场,促进现代医疗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浦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此前,上海市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市长沈晓明曾表示,上海的医改目标既包括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包括使人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
对此,一些专家坦言,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在沪长期居住的外籍人士已近30万,其中浦东新区约有国际化人才12万。目前,在沪常住外籍人士对上海的软环境拥有较高的评价,尤其是宾馆、休闲、商购、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交通、环境、教育等社会服务行业的评价极高,但对涉外、高端医疗服务的提供满意度仍欠缺。但同时,上海在服务全国各地患者、共享医疗资源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出色。"在一些三级甲等医院,全国其他地区患者的比例非常之高"。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对于高端医疗服务的缺口在100亿左右,而随着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建成,对于满足居民及海外人士的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将提供有效途径。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建设联席会议上指出,推进国际医学园区建设,是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需求的需要,是加快上海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上海优化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这项工作对于我们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推动上海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扩大开放,促进医学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国际医学园区,发展高端医疗服务业,是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国内优秀人才到上海发展。
据测算,上海的医疗市场容量可达106亿元左右,而目前上海全市医疗机构相关的收入仅为40亿元左右,巨大的开发空间集中在高端医疗服务这一块。同时,上海现有三级医院34家,近邻浙江省为30家、江苏省45家。如果考虑到旅游医疗的潜在需求,优质医疗资源更成为稀缺品。
据悉,浦东国际医学园区都由政府出资建设,前者还聘请了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作为未来的管理方。但是高端医疗建设最为关键的高端医疗人才,还不得不倚重各大三甲医院。
在上海医改方案中提出的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已经低调运作了近半年,其中,上海市中心的卢湾区和郊区的崇明县分别于今年1月和4月正式成立了两大医联体。但该项改革却仍然颇具争议。
据悉,"医联体"是由一家三级医院担任"旗舰",联合区域内二级医院、一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建的"医联体",其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引导市民有序合理地就医,缓解看病难,类似定点就医的做法在国际上也比较普遍。
日前,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根据电话调查完成的《上海市民医改意愿调查报告》显示,69.8%的受访市民不赞成"医联体"改革。其中,在不赞成"医联体"的市民中,有46.9%认为,"医联体"会使自己失去选择医院的自由,22.6%担心会延误病情,还有12.2%则认为,会享受不到好医院的资源。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推进"医联体"的目标之一是控制医疗费用的大量增加,如果只实现辖区内居民的"软签约",不利于对服务量总体测算和医保费用等的测算;让全科医生担当家庭医生的职责,从基层、社区做起,建立互相信任机制,从而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在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同时,通过推进"医联体",提高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引导病人有序就医。
有医院管理研究专家告诉记者,"签约医联体并非上海首创,珠海已有过相应尝试。不过,在珠海,居民和医联体是一年一签的,如果对医联体服务不满意的话,病人可以用脚投票。"
据了解,从目前的医联体在上海的实施效果来开看,效果尚不显著,病人并未得到明显分流。
另外,今年,家庭医生制度也将率先在上海10个区开展试点,家庭医生负责对一定数量的人群开展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同时,作为上海医改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上海已于今年4月启动健康信息化工程,大力推广医联预约服务平台,上海瑞金医院、中医医院、龙华医院、岳阳医院、儿童医院5家医院预约平台已上线运行,6月底第二批6家医院将上线,计划到12月底力争34家三级医院全部上线;同时积极推行门诊一站式付费,上海瑞金医院、市中医院、龙华医院等医疗机构已经在门诊运行一站式付费系统,患者可以在一站式服务机上全程自助预约、挂号、付费等。
"生物+医疗"利好不断
在医疗服务领域,过去几年的一些投资多数并不成功,但医改给中国医疗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迅速增加和新医改的推进,中国医疗市场的投资热点在哪里?医药领域投资的前景如何?
记者日前获悉,由国家发改委主导起草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进入最后论证阶段,其基本框架已形成,并有望于近期出台。据透露,未来我国生物产业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外包五大方面;全国生物产业产值到2015年达到4万亿元,到2020年达到8万亿至10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是医药产业大国了,生物医药产业保持20%的增速没什么问题,但核心问题是怎么做强。如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磅新药、加快重大技术的产业化,以及尽快提升我国生物医药国际化的水平,是未来的重点。
王昌林指出,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重振做好准备,生物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选择。数据显示,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几乎每5年翻一番,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至20%的化学材料,精细化学品的生物法制造将替代化学法的30%至60%。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国家政策倾斜的背景下,在未来的投资策略中,"生物+医疗"等相关领域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待挖掘。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付永翀认为,生物医药方面,与国外生物医药行业相比,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普遍偏低,其中最明显的劣势就是我国企业缺乏长期研发高投入的实力。随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大,将极大地加强生物医药的新药研发创新,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也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会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进行扶持,未来我国生物医药的新药研发创新力度将会增强。这对国内生物制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十分有利,有助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对国内相关上市企业也是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