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5-26 14:57
- 作者:李颖
- 来源:科技日报
北京市政府公布了为期两年的医改方案。“医师多点执业”“医管局”“名院外迁”“电子病历”“家庭医生”等……这些关键词频频引起人们的关注。
医改重拳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日前在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内将出台市级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享受公费医疗人员的医保政策,预计明年1月1日起实施。据悉,去年年底,北京市各区县已完成区县属公费医疗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约45万名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陆续领取社保卡,实现持卡就医。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说,为方便群众就医,北京推出一系列措施,以缓解大医院“挂号难、住院难、手术难”等问题。
预约挂号电话年内统一
家住在朝阳区的林大妈患有多年糖尿病,自从女儿通过预约方式,为她预约了安贞医院的专家号后,她就成了这项措施的坚决拥护者,“虽然不是每次都能约上,但比起早起排队来说,方便了不少”。
据了解,去年,北京市门急诊量共1.46亿人次,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7.99%。扎堆就诊、盲目投医导致各大医院人满为患,不仅导致了“看病难”、而且院内就诊秩序也混乱不堪。
“今后,患者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就可以挂到各大医院的号,如果该医院号源已满的话,还将被推荐给其他医院的医生。”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表示,统一预约挂号平台为并行的一个预约电话号码和一个预约网站,患者无需在预约挂号时,再纠结于各医院预约电话号码不统一、网站预约程序也较为繁琐的困惑。首批实现联网的为市属21家三级医院,今后将覆盖全市所有医院。
毛羽说,预约挂号工作是新医改中,反映医学模式转变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首先,各市属三级医院要由主管领导牵头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和推进预约挂号服务工作。同时,要结合市卫生局下发文件中关于取消普通专家门诊首诊点名挂号、知名专家门诊实行层级预约等措施要求,对门诊挂号和服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设计。
目前,北京市各医院提前预约的时间不一,有的能提前预约一周,有的则可能预约一个月,对此,市卫生局表示,挂号平台建成后,预约周期将延长至三个月。
层级就诊 缓解“看病难”
“现在北京每天去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有15%左右是提前预约的号,部分医院整体复诊预约率已过半,产科复诊预约率平均72.24%,口腔科复诊预约率平均87.34%。”方来英说。
据了解,北京宣武医院自2007年下半年率先推行层级就诊模式,实施以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的顽疾。统计数字显示,宣武医院每天出诊的专家数量仅为80—90人,而日均门诊量是6000人次,供给与需求相差悬殊。针对这种供需矛盾,宣武医院设计了层级就诊模式。其流程简单说就是,主治医师将患者转给副主任医师或者主任医师,后者再将患者转给著名专家。这个过程,也就是筛选疑难杂症和特殊病例的过程,将有限的优质资源用在最该用的患者身上。
方来英肯定地说,这其实就是引导百姓层级就诊模式。目前,北京49家三级医院预约就诊比例达到20.13%,预约诊疗工作已逐步被社会接受。方来英还强调,今年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预约挂号比例将提高到35%。未来两到三年内,预约挂号比例要提高到80%。
结果互认扩展到影像检查
北京市今年将推广胸部X光片检查结果互认,这意味着一些患者今后不用在短时间内反复“吃射线”了。
以前,患者虽然在前一家医院做过检查,转到一家新医院后,依然还得再查一遍,以前的资料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最终诊断的依据。反复检查浪费了病人的时间,也给患者增加了费用负担,同时还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目前已有141家医院之间实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互认项目包括临床生化、血液、免疫共3个专业31项。在医院出具的“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上标有星号(*)的项目,其检验结果就可通用。互认医院包括所有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患者到各医院就诊不用再重复进行尿常规、乙肝三项等检查。不过,今年医学影像资料互认只局限在X光片范畴内,像CT、核磁共振等今年尚没有实现互认的计划。
据介绍,今年北京将拓展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卫生部门将制定《医学常规胸部摄影图像共享规范》,根据相关的标准,对医院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医院间胸部X光片都可以互认,避免患者在短期内过度检查。
目前市卫生局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质量控制标准。
家庭医生式服务全面普及
到2012年底,北京居民只要愿意,都可以通过签约的形式,享受到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郭积勇表示,本市将出台一系列社区卫生改革举措。包括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推进居民慢病管理,扩大社区用药,建立与大医院之间转诊机制等等。“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一个家庭医生团队最多签约家庭不超过600户。所有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都可以跟社区签约,没有户籍限制,健康咨询等服务免费提供。”郭积勇副局长解释说,签约的家庭将享受到5类个性化服务,其一,每年对其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量体制订个性化的健康规划。其二,及时将健康材料发放到签约居民;及时将健康活动信息和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告知签约居民。其三,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重点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主动电话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其四,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咨询和指导服务。其五,对于社区新增的29种慢性病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此项措施没有签约的患者也适用。
“家庭医生式服务与国外的私人医生之间存在着根本不同。”家庭医生指的是由社区医生、护士、防保人员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让居民享受到更为便捷、贴心的社区卫生服务,而不是医生常规性到家里提供诊疗服务。郭积勇透露,“今年本市已经在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试点,截止到2010年11月底,三个试点区共组建了665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累计签约达到64171户、149847人。2012年底,家庭式服务模式将覆盖全市有意愿接受服务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