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域 >  武汉卫生健康“数字”报告 医疗信息化全面升级
武汉卫生健康“数字”报告 医疗信息化全面升级
  • 2011-01-26 10:35
  • 作者:佚名
  • 来源:长江网

“十一五”六大成就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医疗卫生事业凸显五大成就,其中公立医院改革事业中,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都逐步开展。

十一五·成就一:推进建设中部医疗服务中心

确立建设“中部地区十大专科诊疗中心”,各级医疗机构已引进院士级专家达25人。全市2个专科被评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3个专科入围湖北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0个专科被评定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单位。

全年共下拨各级医疗机构专项建设经费6206万元,共新批新建基建项目34项,减免建设规费达3.3亿元。中部医疗服务中心首批重点示范项目市妇儿医疗保健中心门诊综合楼正式启动建设,总投入将达10亿元。

市属单位全年共完成科研课题鉴定51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1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项。与汉口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中部医疗服务中心提供资金支持。据统计,2010年外地来汉就诊人次等指标增幅同比达到15%以上。

十一五·成就二:公立医院改革 试点疾病临床路径

市中心医院、武东医院开展了电子病历和常见疾病临床路径试点,为全面推进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积累经验。

市五医院直管辖区内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探索大型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完善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各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市一医院等试行门诊24小时挂号预约服务,汉口医院等14家医院实施“无陪护理”服务模式。

十一五·成就三:社区卫生“武汉模式”示范全国

统计显示,全市已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共建成1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16个服务站,初步形成“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据了解,我市坚持高起点制定各项配套政策,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新举措,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武汉模式”。

五年来,全市综合投资3.8亿元对1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4家农村卫生院、1795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在所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公共卫生科和中医科标准化建设。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药分家”试点改革、建立社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大医院托管以及招聘离退休老专家进社区等多项改革举措,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服务条件和能力明显提高。市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就医人数五年翻六倍。

李克强副总理连续2年来汉视察,高度评价我市社区卫生工作;刘顺妮副市长两次代表武汉市政府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上作大会经验交流;2010年全国社区卫生工作现场会在武汉召开,武汉社区卫生建设经验由卫生部向全国推广。

十一五·成就四:城市健康筑起四级防线

全市完善和巩固市、区、街(乡)、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疫情报告和快速处置机制。制定了47项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培训公卫服务人员6260人次。

有效地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经受住汶川特大地震、冰冻雨雪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

五年来,全市投入8.85亿元,新建和维修改造公共卫生机构业务用房5.05万平方米,新增万元以上设备1080台套。极大地改善了疾病控制、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妇幼卫生、院前急救和血液供应等公共卫生事业机构硬件条件。

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明显。切实加强了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监测和干预,有效遏制了艾滋病的蔓延;完成了第5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洪山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东西湖区完成“无牛耕区”建设,全年未发生血吸虫急感病例。

十一五·成就五:社区标准化中医科建设100%

大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截止2010年,全市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乡镇卫生院已完成标准化中医科建设。硚口区被确定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汉阳等2个区成为省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

市中医院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标准推广基地,为全国入选的唯一一所地市级中医院。

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徐升阳等3人当选湖北省中医大师,李恩宽等7人入选湖北省中医名师,全年共培养中医全科医师141名,适宜技术能手300余名。

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冬病夏治”受到10余万人响应。

十一五·成就六: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7.5%

五年来,新农合参合人数由149.7万人增加到278.5万人,筹资水平由50元/人/年增加到185元/人/年以上,总筹资15.2亿元,852.3万人次参合农民得到住院和门诊费用补偿,总补偿13.8亿元。

全市政策范围内平均住院补偿率达到了61.5%,个人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5.5万元,达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其中,洪山区年封顶线达到10万元,为全省最高。

截止2010年底,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7.5%,人均筹资水平达185元以上,其中洪山、东西湖、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200元以上。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在全市推行,儿童白血病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在蔡甸区实施,切实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将符合条件的1170个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开展门诊统筹报销,推行49个单病种限额付费,市级转诊新农合病人实行医院网络费用直补,新农合医疗一卡通实现城市圈费用即时结报。

武汉市卫生投入近年来创新高,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日趋明显。来自市卫生局最新统计显示,全市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大幅下降。

统计显示,2010年,全市医疗机构门诊量5100万人次、住院量155.1万人次,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15.6%和124.5%。

“十一五”时期,全市卫生机构、人员、床位等呈现持续增加态势,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年来,全市新增医疗用房面积116万多平方米,新增病床15700多张,新增民营医疗机构1915家,新增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026台套,新增医护人员9308人。每千人口床位数从4.66张增加到6.43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2.58人增加到2.92人。

 据了解,武汉市开展大型医院药品直供改革试点,有效降低了医院药品价格。此外,通过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单病种限价、药品设备与医疗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医院院务信息公开、商业贿赂治理等措施,有效遏制了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

全市11个试点区68家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国家307种基本药物和省统一增补的177种非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累计配送基本药物达2亿元。

在试点地区,市、区两级财政共安排专项配套资金3000万元,使看病药品价格平均降幅在39%,单张处方金额平均下降21元,医疗机构门诊量较同期增长14%,群众满意度上升。

“十二五”三大目标

确保老百姓“平时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实现全体市民病有所医。

目标二:由医疗资源大市迈向强市

不断优化武汉地区医疗资源,大型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面积、住院量,特别是外地来汉就医人次等主要医疗业务和医疗服务指标实现翻一番。

目标三: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

国际公认、综合反映卫生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个人支出降低到30%以下,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状况。

我市14家医院实施“无陪护理”服务模式,图为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刮胡子。

“十二五”五项重大工程

政府“全买单”,市民享用35项公共卫生服务“零费用”。来自市卫生局信息显示,我市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心城区、远城区分别提高至29元和20元,继续在中部地区保持领先水平。

据了解,我市将国家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至35项。

目前,我市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74.5%,农村居民建档率达28.8%。

全面完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

- 15岁以下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10.9万人;

- 14789名农村孕产妇住院给予分娩补助;

- 5015名适龄妇女检查乳腺癌;

- 5102名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

- 20170例贫困患者开展白内障筛查并免费实施复明手术5140例;

- 在蔡甸区为血吸虫病重疫区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3000座;

- 83605名孕妇免费开展艾滋病筛查。

- 全面开展儿童免费体检,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

- 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灭蚊灭蟑先进城市复查,全市共命名无烟医疗卫生单位211家。

- 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中心任务,切实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 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衔接、有序联动,涵盖疾病防控、医疗急救、妇幼保健、监督执法,覆盖市、区、乡(街)、村(社区)的四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 实现半径5公里、应急反应10分钟的急救网路布局,确保在中部地区的领先地位。

工程二:中部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以培育龙头名院、建设临床医疗服务中心、实施人才工程为重点,实现全市医疗资源总量大幅增长,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中部地区医疗服务中心。

工程三:智慧化医疗卫生信息工程

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最终实现全行业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使全体市民享有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

工程四:医疗卫生“5.1.1”人才工程

培养和引进5名以上德医双馨,医疗、科研、教学能力强的院士及院士级高精尖人才,培养100名在省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培养1000名有特色技术、知识全面的青年后备人才。

工程五: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工程

继续支持同济、协和、省人民、中南、广州军区总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三甲标准的新院区。

加快建成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市结防所。确保市一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项目顺利推进。着力推进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市三医院光谷院区、蔡甸区和江夏区中心医院新院区等医院建设。

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新增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新增床位数3.5万张。

武汉市35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3    生命信息统计和分析

4    社区卫生调查

5    社区诊断

6    传染病防治

7    预防接种管理

8    预防接种服务

9    免疫监测

10    艾滋病社区预防

11    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管理

12    结核病人发现

13    结核病督导治疗

14    高血压防治

15    糖尿病防治

16    其他重点慢性病监测

17    老年人保健

18    社区康复

19    精神病人建档

20    重性精神病人管理

21    社区爱国卫生工作指导

22    突发事件监测

23    突发事件处置

24    孕产妇孕期保健

25    孕产妇产后保健

26    社区计划生育服务

27    妇女常见病防治

28    新生儿保健

29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

30    健康教育宣传

31    健康教育咨询

32    健康促进

33    高危人群健康教育

34    卫生监督信息管理

35    协助卫生监督工作

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升至78.63岁

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是国际公认的综合反映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最新统计显示,我市人均期望寿命由2005年的77.32岁上升到78.6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2005年的21.45/10万降至10.80/10万。

此外,我市婴儿死亡率由2005年的5.05‰降至3.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5年的6.60‰降至4.28‰。

这些指标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走在中西部的前列。

人均期望寿命是当年每个人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活到的年龄。它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国际通用指标,77岁被公认为现代化水平。人均期望寿命提高说明居民生活水平、健康状况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清茗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信息化  电子病历  健康档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