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科技前沿 > 电子病历 >  病历“电子化” 看病更安全便捷
病历“电子化” 看病更安全便捷
  • 2010-11-05 13:21
  • 作者:孙刚
  • 来源:新华网

方案中心频道——最新热文推荐

 

近日,卫生部下发通知,决定在上海、北京等22个省区市,遴选50家试点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上海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市正在制订具体实施方案,选择2—3家医院开展试点。为什么要推行电子病历,电子病历会给看病就诊带来什么变化?

完全替代纸质病历

在上海,提起电子病历,许多患者也许并不陌生。在一些医院看病问诊时,医生除了在医保病历卡上书写,还要在电脑上操作一番,然后打印出标准格式的文本,写着诊断、检查结果、用药情况等,且签上自己的姓名。“病历卡上明明有,写两份不是多此一举么。”不少病人对此不理解,甚至抱怨浪费了就医时间。

“这种电子病历充其量不过是电子打印病历。”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打印病历便于核对,尤其是可以杜绝医生“龙飞凤舞”的“天书”出现,但与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相去甚远。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规范,电子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也就是说病人就医过程中的全部信息都存入电脑,完全替代纸质病历。

为什么要彻底“电子化”?专家解释,按照规定,患者就诊的资料要集中到病历中进行保存,但是由于纸质病历容量有限,载入的只能是简短的文字报告或简略的影像资料,个人立体、全面的健康信息并没有全部保留。此外,纸质病历还存在成本过高、保存不易,且信息查找困难、利用率低等弊端。

更加便捷安全可靠

作为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上海一些医院早在几年前就试行了电子病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信息科副主任魏宏赟说,岳阳医院从2003年起开始了电子病历的探索,目前初步实现了对医疗全流程的信息共享、保存。除了门诊记录,医生还可通过流动工作站下医嘱,护士也减少了大量抄写病历的工作。电子病历还可以在各医院之间流通共享。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介绍,目前遍布全市24家市级医疗机构的“医联工程”,已经网罗1600万名患者的海量医疗信息,患者在联网医院做的检查,在其他医院也可以方便查阅,不但减少了花费,也有利于医疗安全。

随着电子病历的进一步推广,病人的权利能得到更好维护。据了解,为保护患者隐私,电子病历系统可设置查阅权限,不同级别的医师所能看到的患者信息不同。同时为防止篡改,电子病历系统还设置了医务人员审查、修改的权限和时限,修改病历时,系统将进行身份识别、保存历次修改痕迹、标记修改时间和修改人信息。专家进一步指出,将来电子病历还将实现“第三方保存”并加密,患者就诊的原始信息将纳入地域性数据库,以备不时之需。

从更广阔的前景来说,医院管理、医保和政府部门,都可以对电子病历中的信息进行二次利用,开展质量跟踪、流行病学研究、健康分析等。卫生部计划通过全国试点,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支持政府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

面临法律认可难题

专家指出,推进电子病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

某三甲医院负责人坦言,毕竟大多数医院多年来都使用传统的纸质病历,一旦取消纸张全部“电子化”,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信息化水平能否真正跟上?如医生查房时,虽然不需要再携带厚厚的病历,但却要配备便捷的掌上电脑终端,随时调阅资料、记录医嘱,相应的信息化改造投入巨大,单靠医院显然无法承担。

电子病历还面临法律方面的难题。据介绍,目前发生医疗纠纷时,有关部门认定的证据,还是以有医生签名的纸质文本为准。“取消了纸张自然无法手写签名,而电子签名又不具备法律效力,万一发生纠纷怎么办?”一位医院管理者颇为困惑。

专家表示,只有多家医院建立起连通的“数据池”,电子病历才算是真正发挥作用,而建立这样规模的数据库与稳定的网络直报系统,需要政府长期投入,绝非几个试点医院就能够解决。“信息化推行了多年,医疗效率确实因之提升不少,但各时期、各区域、各部门、各医院往往各搞一套,造成了大量信息 ‘孤岛’,国家新推行的电子病历系统如何与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相连,通过整合实现真正共享,还有很长路要走。”

 

 

【责任编辑:汇心 TEL:(010)68476606】

标签:电子病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