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10 14:51
- 作者:佚名
- 来源:赛迪顾问
5、 技术架构
从技术架构上看,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缺乏完善的信息化标准,包括标识符标准、通信技术(信息格式)标准、内容和结构标准以及相关的代码数据标准;第二、缺乏广度上的拓展,深度上的延伸;第三、数据资源分割,不能达到共享;第四、需要科学有效的安全机制、信息管理机制,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
三、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效益分析
1、 建立统一的医疗资源平台
信息化的医疗模式以病患为中心,使不同层级医院、医疗管理部门以及患者之间能够在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实现跨组织、高效率的网络交流和协调配合。通过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消费者、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政府管理机构可以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进而降低成本,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
2、 实现信息协作与多方共赢
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各卫生机构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信息共享和分工协作。对医疗机构而言,方便了医生诊疗,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对科研机构而言,对医学科学专题研究等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获取来源;对于卫生管理机构而言,在降低市民医疗支出的同时也减少了大型检查设备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对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机构,由于系统能及时监控到异常及突发病历情况,使得卫生管理机构能对类似情况进行预防与管理。
3、 减少重复投资和建设成本
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打破了传统的条块分割,为医疗资源共享开辟一条新路。经过授权的各医院及卫生机构可以从统一的平台提取、更新、保存信息。这种以“区域政府主导、第三方平台共享式”的医疗协同模式的好处是以区域为中心,直接共享,影响范围大,减少了重复投资和建设成本。
4、 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区域医疗信息信息化的深入人心,必将医疗机构业务流程信息化、医疗机构业务管理信息化、患者服务信息化三条线满足医疗机构业务的发展需求。第一,提升医疗机构业务的整体形;第二,开源节流,查漏补缺,实现人、财、物规范化管理;第三,提供辅助决策支持,降低管理成本;第四,医疗行为得到规范,在加速培养高水平医务人员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第五,使业务更加透明化,从而杜绝许多管理中的“猫腻”现象,减少了医疗纠纷。
共6页: 上一页 [1][2]3 [4][5][6]下一页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