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1-26 16:29
- 作者:佚名
- 来源:企业动态
1、电子病历标准化建设
国家要统一制定标准化的电子病历模板,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规范电子病历的合理使用,发挥电子病历全国共享的特点。
2、教育和规范
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及时组织所有医务人员重新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预防医疗纠纷的技巧与方法,培养自觉遵章守法的良好习惯,防止发生医疗纠纷或司法取证时出现病历内容失真,或不能取证的现象。
3、培训与检查
医院要加强病历书写培训,并制定统一的《病案书写格式和要求》和《病案质量检查评分标准》;要不定期地举办病历书写专题讲座,由质检组的老专家对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进行讲解;结合每季度选出质量较好的与较差的病历各三份举办一次病案展览,方法是由医生本人把借出的病历按时放在指定位置,并负责展览期病历的保管工作,结束后,医院管理部门检查病历完好后归还借条。总之,要让医师写好病历,就要设法教会他写病历的方法。
4、内部监督与管理
计算机的可复制功能给电子病历的书写质量带来了最大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病历质量管理模式,把管理的重心从追求终末形式质量控制向注重病历内涵质量控制转变,强化对影响病历内涵质量主体在医疗过程中不良行为的规范。另外,实施网上环节质量实时监控,定期抽查在院患者50%以上的现病历,并加大对违规人员的处理力度,对严重失真病历对当事人、科室及科室领导给予严厉经济处罚。
由于一些特殊的内容未能进入网络,如病历首页、各种协议书和患者家属的签字、各种记录的医生签字、会诊记录、专科的表格病历等,且目前网络病历尚无法律效力,不间断的进行网上检查与下科室检查相结合,是提高环节质量的有效手段。
计算机的应用,使医院管理者在计算机上就能使控制环节质量得到实现,但病历的真实性、准确性还需要现场检查才能证实。采取较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组织质量检查组的专家下科室现场指导病历内涵质量的缺陷,管理部门也要相应加大对病历内涵质量督察。当然,应要求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查房时,对病历的书写也要进行检查,并做好结果的登记,并作为科室医疗管理水平重要考核指标。通过一年的管理,病历质量明显提高。
提高病历质量必须落实病历质量责任制,即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三级负责制。要求住院医师认真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病历,严格遵循客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原则。重点注意询问病史要详细,查体记录要客观、真实,反映患者的情况,不能千篇一律地用查体记录模板代替患者的查体记录;拟诊讨论、诊断分析要有依据;诊疗计划要有针对性;日常病程记录要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上级医师的诊疗意见、对异常检查及检验结果的分析及处理、更改治疗的理由以及疗效等。应要求主治医师的工作要规范,要按时完成对新入院病人的首次查房,并定期对住院医师分管的病人进行普查房,向下级医师明确提出自己的诊断及处理意见,及时监督、检查、修改病历。要求主任医师查房要有水平,既能解决病区病人诊治的疑难问题,又能传授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新进展等。及时审签出院病历及对病历质量把关,重点检查诊断是否正确、完全,住院医师所写的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是否完整、准确,各种知情同意书反映的知情同意是否规范,患者或其委托人签字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等。
医院应加强对手术病人的病历质量管理,术前、术中与术后的病程记录反映了医师是否执行手术分级管理规定、术前准备是否充分,术后处理是否到位等。具体表现在术前常规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否具备,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是否组织术前讨论,是否履行风险告知和患者知情同意签字,术中意外如何预防和应对,术后有无院内感染,有无并发症,监护措施是否到位等。
医院可以建立每月质检情况通报制度,对当月医疗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剖析,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一系列加强医疗质量建设的指示精神,以制度管院、从严治院、质量强院为总要求,把质量建设放在医院全面建设的突出位置,建立良好的医疗秩序,促进医疗质量全面提升。
5、第三方监督机制
推广电子病历前亟需解决缺乏第三方平台监督的问题。以免拥有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在出现医患纠纷等情况下在电脑上修改病历,侵害患者的合法权益。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