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改善就医感受!北京发布新方案:探索“先诊疗后付费”
改善就医感受!北京发布新方案:探索“先诊疗后付费”
  • 2023-07-05 09:45
  • 作者:佚名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布《北京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鼓励大医院将一定比例预约检查权限下放家医

各医疗机构持续优化在线预约服务,提供多种途径在线预约挂号服务,不同途径号源与院内号池实时共享,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号源量,为医患沟通预留充足时间。支持患者在线完成实名认证。推广诊间、跨科、复诊、诊疗团队内、医联体内等多种预约模式,医联体二三级医院与基层预约转诊平台对接并投放号源,全力保障家庭医生预约转诊号源需求,提升服务连续性。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分诊系统,并与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对接,形成智能问诊—分诊—预约—病史采集流程。在发生医师停诊、检查设备故障等影响患者按时就诊情况时,医院要及时通知患者,并提供改约服务。优化预约诊疗平台,推行实名制预约,加强退号、失约管理,严厉打击“号贩子”。

对于诊断明确且因相同疾病就诊的复诊患者,可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互联网医院或预约诊疗平台,预约复诊所需的检查检验,并根据检查检验出结果时间匹配复诊号源。推广检查诊间预约服务、自助机预约服务、线上自助预约服务。根据患者病情建立分级预约制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检查。鼓励三级医院将一定比例的预约检查权限下放给家庭医生,发挥家庭医生在预约检查方面的作用,方便患者预约检查。

北京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经评估符合住院指征、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在患者入院前完成术前检查检验,缩短入院后术前等待时间。

探索“先诊疗后付费”“移动线上付费”

北京鼓励医疗机构创新模式,提升门诊就医体验。

再造门诊流程: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持患者使用虚拟就诊卡完成院内全流程就诊。压缩门诊取号、缴费、取药、打印报告等环节,缩短患者在门诊的等候时间。加强引导,明确当日检查检验结果回报患者的接诊流程,为患者提供移动端实时查询相关诊疗科室位置及患者排队诊疗情况服务,简化需要多次门诊诊疗、护理的流程,减少无序流动。提供多种付费渠道,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移动线上付费”。

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健全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检查检验预约、投诉建议受理、便民设备租借等服务,帮助患者熟悉就医流程。完善多学科诊疗(MDT)制度,鼓励医疗机构扩展多学科诊疗覆盖的专科和病种,提供“患者不动医师动”的MDT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开设麻醉、疼痛、健康管理、护理门诊、外科换药门诊等方便群众就医需求的服务。推广门诊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中医医疗机构要总结推广中医综合治疗以及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鼓励家庭医生为符合条件的签约人群提供适宜的服务。

优化就诊环境:优化门诊全流程布局,就诊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标识清晰易懂,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与个人诊疗活动相关的院内定位与导航服务。加强卫生间管理、候诊区等重点区域的卫生管理。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做好就诊环境的适老化、无障碍等改造,鼓励配备轮椅、平车、母婴室等必要的便民设备设施。树立老年友善服务理念,解决影响老年患者就诊的“数字鸿沟”等问题。

加强住院患者综合服务

鼓励开展网络、病房等探视方式

医疗机构要提升患者住院体验:三级医院要建立日间手术管理制度,拓展日间医疗服务范围,优化日间手术服务,实现门诊诊间完成日间手术申请与预约,逐步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三级医院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打造手术患者分级诊疗新模式。

加强住院患者综合服务:二级及以上相关医院要提供分娩镇痛等疼痛管理服务。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为患者提供营养筛查、评估、诊断、宣教、治疗等临床营养服务。改善患者膳食质量,提供临床营养服务。鼓励开展线上点餐,方便不同人群的就餐需求及个性化选择。提升医务人员的患者心理评估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住院患者心理评估,及时识别患者心理风险,推广分级分层的心理干预模式。鼓励三级医院积极探索建立覆盖门急诊和住院全流程服务的疼痛管理新模式。各医疗机构要及时按照院感防控的要求,调整医院的陪同、陪护、探视管理制度,鼓励开展网络、病房等探视方式,满足患者家属探视需求。

推动诊疗信息共享

探索建立智慧医联体

北京将以医联体为载体,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完善转诊规范、转诊标准,畅通双向转诊渠道,下沉专家、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资源,为医联体内居民提供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医联体内诊疗信息共享,探索建立智慧医联体。

完善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对急救与非急救进行分类调派和管理,不断满足患者急救和非急救医疗转运需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规范开设药学门诊,鼓励其他医疗机构设置用药咨询室(窗口),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中药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推动处方流转、药品配送等服务,有条件的可探索开展用药指导信息推送服务,指导督促患者规律服药。各医联体核心医院积极使用集中采购中选药品,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跟进使用,加强药品品间替换的指导,提高药品使用的上下匹配性。

鼓励医疗机构建立康复科与其他专科紧密协作的服务模式,组建早期康复介入多学科团队,推进加速康复外科发展,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和功能恢复。扩大康复专科医联体覆盖范围,完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医疗机构按照功能定位和患者需求,提供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通过多种方式将康复医疗服务向家庭延伸,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院患者等人群提供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指导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潘蓉蓉 TEL:(010)68476606】

标签:孙乐琪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