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刚刚,国家卫健委成立了一个新领导小组!
刚刚,国家卫健委成立了一个新领导小组!
  • 2021-10-22 10:36
  • 作者:徐毓才
  • 来源:医学界智库

10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卫财务函〔2021〕206?号)印发。

图片来自:国家卫健委官网

通知指出,成立此组织的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担任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乡村振兴办)设在财务司,办公室主任由财务司司长兼任。

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组成,图片来自:国家卫健委官网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定点帮扶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审定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和定点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作方案、专项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听取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需要研究确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由此可见,今后五年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将会有组织常态化实施。而之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也有了具体抓落实的组织机构。

基层健康服务还存在哪些问题?

在五年多脱贫攻坚战中,健康扶贫以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主攻方向,基本实现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仍然有保障。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配备合格医务人员,消除乡村两级机构人员“空白点”,做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

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

二是脱贫地区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仍然不稳定,群众大病、慢病时有发生,随时有可能出现因病返贫;

三是农村基层医疗队伍仍然不稳定,村医养老机制仍然不健全,乡村医生队伍青黄不接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甚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仍然很低,长效机制仍然没有建立,乡村医疗服务空白点随时有可能出现,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健康扶贫的基础上,继续补短板、强弱项,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

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就在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前夕,2020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脱贫地区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那么,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怎么有效衔接?2021年6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国卫扶贫发〔2021〕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思路、目标和措施,并对组织实施提出了要求。

《实施意见》提出的15项任务,归纳起来可分为巩固、提升、健全三方面。

第一方面,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一是优化疾病分类救治措施。已纳入大病专项救治范围的30个病种,继续按照“定点医院、定诊疗方案、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原则,将大病专项救治模式推广作为脱贫地区县域医疗机构针对所有30种大病患者住院治疗的规范化措施。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四种主要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

二是完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在有效防范制度风险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对象调整为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

三是健全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健康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健康帮扶措施,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措施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落实,加强农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和救治保障,做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医疗照护、0—3岁婴幼儿托育指导和妇女儿童保健服务,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健康预防政策。加强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人群常态化健康帮扶落实情况监测。

四是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覆盖。按照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医疗卫生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条线”、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等十条指导工作标准要求,持续巩固拓展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动态监测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实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乡村规划调整和移民搬迁情况,根据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优化乡镇、行政村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卫生院、卫生室设置,进一步改善设施条件,加强合格医务人员配备。支持地方采取巡诊、派驻等灵活多样方式,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加强巡诊、派驻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的医务人员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要求。

第二方面,加强和优化政策供给,提升脱贫地区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一是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推进措施。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要求,支持脱贫地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落实“两个允许”要求,进一步激发运行活力,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积极性。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政策,督促地方明确签约服务费收费和分配标准,提升签约履约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签约居民在就医、转诊、用药等方面的差异化政策,逐步形成家庭医生首诊、转诊和下转接诊的模式。

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脱贫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项目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提高脱贫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加强脱贫地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配备中医医师,加强脱贫地区村卫生室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脱贫地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网络建设,加强重点设备配备和骨干人才培养。

三是补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进一步加强对脱贫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县级医院救治能力等方面的建设支持力度。

四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脱贫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制、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扩大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本科定向医学生,各地要结合实际为村卫生室和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高职定向医学生,落实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建立联合违约惩戒机制。积极支持引导在岗执业(助理)医师参加转岗培训,注册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继续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落实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招聘政策,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招聘中级职称或者硕士以上人员和全科医学、妇产科、儿保科、儿科、精神心理科、出生缺陷防治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采取面试(技术操作)、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对公开招聘报名后形不成竞争的,可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划定合格分数线。鼓励脱贫地区全面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继续推进基层卫生职称改革,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可放宽学历等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执业医师晋升为副高级技术职称,应当有累计一年以上在县级以下或者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经历。各类培训项目优先满足脱贫地区需求,培训计划单列下达,培训对象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招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各地要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乡村医生,可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于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

五是持续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

六是支持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第三方面,加快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健全完善脱贫地区健康危险因素控制长效机制。

一是持续加强重点地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包括传染病、地方病、尘肺病等职业病以及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健康管理。

二是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改善行动。包括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等。

三是全面推进健康促进行动。针对影响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在脱贫地区全面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环境等健康促进行动。持续开展脱贫地区健康促进行动,推动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以“健康知识进万家”为主题,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规范的健康教育服务。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升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素养,开展对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的早期筛查,及时干预,提高治疗率。

四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重点场所、薄弱环节,加大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立长效管理维护机制。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工作,增强农村群众文明卫生意识,革除陋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群众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引导农村群众主动参与到改善生态环境中来,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这些要求在2021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概括为: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采取派驻、巡诊等方式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选建一批中心卫生院。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持续提升县级疾控机构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行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加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总体来讲,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不强,任重道远。既要有长远打算,又要快马加鞭只争朝夕,因为有些事一旦失去机会,再要拾起来花费的体力就会成倍增加。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Rainbow TEL:(010)68476606】

标签:乡村振兴办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