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顾晋代表:构建高效的紧密型医联体 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
顾晋代表:构建高效的紧密型医联体 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
  • 2020-05-29 11:58
  • 作者:佚名
  • 来源:央视网

“医疗机构感染疾病科的建设缺乏一个长远的、有规划的顶层设计,这是应该思考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建议,做好平战结合的转型,规范建设感染病科室。针对如何建成高效的紧密型医联体,首钢医院医联体模式能否复制等问题,央视网记者对顾晋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过去的三个多月,您是如何参与到疫情防控中的?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顾晋:我们医院开始主要是排查发热疑似病例,后来石景山区要建定点医院,整个医护团队是从我们医院派出。当时动员大家报名,大家都非常积极,真的让我非常感动。我们医护有很多是“90后”“00后”,他们积极报名去一线,有时甚至是第一天组织,第二天就出发,大家都积极准备。

疫情期间,在传染病医院或在一些定点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病人,但实际上有一大批应该正常到医院来治病的这些人,也是非常需要我们去为他们解决问题。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肿瘤病人。当时年前准备要排他的手术了,因为马上到春节,我想春节护理人员相对少,他的手术也比较大,就跟他商量能不能春节后做,病人同意了。但春节就出现疫情了,手术做不了了。病人也一直跟我联系。后来在跟他沟通过程中我特别吃惊,他真的特别理解我,说这疫情来了谁也没办法,主要是想知道接下来的治疗该怎么办?我就跟他解释了肿瘤发生发展一般规律,告诉他可以先用一些药,等可以手术了再进行。开始我担心会产生矛盾,实际上却没有,和病人心灵的沟通,让我觉得特别欣慰,后来条件允许我们给他做了手术,结果还是不错的。

原来我在网上是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因为疫情原因我就在微博回答网友提问,解决了不少患者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在前线救治的医护,他们尽他们的努力,我们坚守在后方医院的这些人,通过我们所能做的去帮助病人,也是做了我们医生应该做的事。

记者:您认为“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核心要务是什么?

顾晋:为什么大家习惯往大医院跑?其实有几个原因:第一,老百姓对社区医院不够信任;第二,社区医院和三级医院是松散的联系,上下转诊没有积极性,全科医生的“健康守门人”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北大首钢医院为什么有优势呢?它四个社区的人财物都归我们医院管,也就是我可以让我的专科医生下到社区卫生中心去,那就是说我的医生可以下沉,甚至于我的学科都可以下沉。老百姓在社区能够看到跟三级医院一样的治疗糖尿病的医生、心脏病的医生、肾脏病的医生,那么他就不一定往大医院跑了。这次疫情恰恰极大推动了老百姓到社区医院看病。再有就是信息的互联互通,我在三级医院做的检查结果,能在社区看到并打印出来,病人就直接拿到三级医院办手续了,这就是真正的双向转诊。

记者:紧密型医联体在人、财、物调动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首钢医院的模式可以被复制吗?

顾晋:当然。你可能讲现在的优势是因为人、财、物这些本都归你管,有些机制体制上的问题怎么改变?我觉得首先可以做的是把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和三级医院的信息连接做好,信息化连起来,就可以实现双向转诊。第二是建议参考乡村医生的乡招县用模式,比如全科医生算三级医院的编制,这样才能一定程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觉得三级医院带社区这样一个紧密型医联体,可以试点一步步引导病人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说医学有两翼,您也长期关注医学人文,请问您对疫情中的生命教育有怎样的思考?

顾晋:确实我们国家一直坚持把人民的生命作为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本着这个原则,我们积极救治,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极大降低了死亡率,这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其实说到生命教育,更多的是对肿瘤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而言,怎样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这是一个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程泱溥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联体  分诊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