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半月谈|中西医并重:重塑我国医疗“队形”
半月谈|中西医并重:重塑我国医疗“队形”
  • 2020-04-09 10:50
  • 作者:佚名
  • 来源:半月谈、新华社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中西医合力战疫受到世界瞩目,中西医并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医药参与抗疫的力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众多病患得到了系统规范的中医药治疗,取得的效果受到多方点赞。

但梳理近些年西医、中医各自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中西医并重长期存在历史欠账,尤其是中医传承发展相对落后。疫情过后,中西医并重如何补齐短板?

对话嘉宾

魏中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名医)

刘洋(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学诗(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山西省永和县中医院原院长)王世伟(山西省中医院药剂科主任)

刘翔霄(半月谈记者)

团结中西医

3月19日,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内蒙古医疗队队员为新冠肺炎患者按摩穴位 肖艺九/摄刘翔霄:我国要建立独具特色的医疗体系,需要中西医全体医疗生力军的共同努力。但如果把近几十年中西医从业人员数量、中西医院校在校学生数量做个对比,我们会发现,数字相当悬殊,中医队伍的发展相对落后。更有甚者,有人认为中医、西医像水与油,难以相融。在这种背景下,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中西医并重?

刘洋:目前对中医的评价、考核,仍是参照西医序列,有些“水土不服”。有一部分民间中医药技术确有疗效,但不能登堂入室。同时,人们对中医的认识误区也需要破除,比如中医并不是慢郎中,像针灸,一针下去,效果会特别快。

“非典”暴发时,中医药是在后期才介入救治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早期就介入了预防、救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中西医并重的一个具体体现。

王学诗:中西医理论不同、方法不同,提倡中西医并重、并行、并用,各取所长,才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体系的亮点。学中医、懂中医、爱中医的人多了,才能带动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同、接受,才能健全中国特色医疗体系。近期,在意大利,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这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体系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

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中西医”是当时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之一。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全国各地举办了许多不同层次、不同学时、不同形式的学习班。中西医医务人员互学互帮、相互配合,在治疗急腹症、流行传染病及针灸麻醉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当时的许多做法现在可以借鉴。

当前存在这样一种怪象,中医药院校学生面对中医药课本一脸茫然,学不进去,毕业出来后“不中不西”。所以,中医首先要自信、自强、自重,要推动西医学中医、中医药文化精华进入公众视野。

“宝贝”多,仍需挖掘

刘翔霄:过去,我们的一些中药百年老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种、拿手产品,百姓耳熟能详,老店才得以经久存世。但近年,很多国人跑到韩国、日本去买中药。我们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出了什么问题?

魏中海:古代中医名家的基础功底都非常扎实,熟读医家名著。我们现在在这方面做得不好,目前不读书、读书少是个大问题!要梳理、出版、再版一批中医科普书、实用书,激发年轻人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从中培养一批骨干。

现在有一些中成药,是建立在古人配方的基础上,方子都很好,有推广价值。类似这样的配方,要继续发现、梳理和推广一批。

刘翔霄:古代中医大夫不仅医理扎实,而且多数熟悉中药药理、药性,还会自己炮制药材,现在这样的中医则少见。

魏中海:金元时期,中医名家张子和有个方子,名叫“不老丹”。主药看似仅用了3味,但详细解析后会发现配伍之精当,令人吃惊。副药中有一味是苍术,用了4种方法炮制,即盐苍术、椒苍术、酒苍术、醋苍术。这种用药、炮制的科学性极为典型,通过这样炮制后的苍术,已经不是原来的苍术了,既提高了疗效又减少了毒性。

发酵制作是张子和了不起的创新。3味主药用新鲜桑葚汁将药粉糅合成面团状,再固体发酵。夜沐月光、日曝阳光,这已经与现代的低温发酵技术差不多了,真是细致到极点。

药制成丸后服用时,要用黄酒作引子送服。中药药引对临床疗效影响很大,但现在都丢了。如服用六味地黄丸,应该用盐水送服,补肾药一般都应用淡盐水作引子,现在很少有人知道。

如果中医都像张子和,没有不受欢迎的。

刘翔霄:中医药学是个宝库,把草根、树皮等用好,就能为民除病、为国解忧。但仍没有很好地发掘,实在太可惜了。

魏中海:中医古书上对类风湿、小儿自闭症、抗衰老、“脑病肠治”“多病肠治”等都有记载,这类“宝贝”多得很。要有专门的机构、人员把中医药界的名医、名药和名品集中起来,好好研究。

在中医药有效成分研究领域,日本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必须尽快赶超。日本很重视“汉方”,传承上很动脑筋。20世纪80年代,我曾赴日研修,并将日文书籍《不用药物健康法》《一目了然方剂图解》《体貌手形识病法》译成中文。在《一目了然方剂图解》一书中,作者能把近百个经典方剂各画成一张图,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如何辨证施治。日本还很注重用中医药知识防病,《不用药物健康法》翻译过来只有200多页,但其中的一些办法至今仍然适用。

在日本的自动售货机上,柿叶茶与可口可乐放在一起,被消费者选购。这令我很吃惊。传统中医认为柿叶有药用价值,没想到在日本竟然这样受重视。那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这一幕引发了我的思考。

普及“治未病”提高健康意识

刘翔霄:有人说让人不得病的大夫才是好大夫。古代扁鹊三兄弟的故事也表达了同样意思,也就是“治未病”理念。从这一点看,中西医是共通的,怎样向社会普及这一理念?

王世伟:疫情期间,我们医院抓药的窗口、微信平台上,针对新冠肺炎的中药预防方剂销售量很大。很多人慕名而来,有些还打算买后寄往海外给亲朋用。中药预防方剂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抗病毒有作用。

王学诗:治未病是中医药的一大优势。特别是当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对未感染者进行预防有一定优势。

魏中海:提升国民基本素养,提高国民自我健康意识,“治未病”是最需要普及的理念。应开设专门的咨询窗口,开通全国免费健康咨询热线。不论门诊还是住院部,都应有科普示教的内容。

刘洋:疫情期间,一些方舱医院医患人员共同练习五禽戏,调节人的情绪、心理,场面很温馨。很多人说,这像是回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医患关系很和谐。

哈药集团世一堂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 王建威/摄中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医学,一直承载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愫,治疗过程中也经常体现这种精神。康复医学的发展理念与中医药辨证施治、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等特点吻合。用现在的话说,中医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包括五禽戏、站桩、静坐等在内,中医的很多引导术都很有意义,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但往往被社会忽略。

刘翔霄:正因如此,更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健、治未病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力度将五禽戏、八段锦、太极、艾灸、刮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医疗法进行推广。

同时,由于中医在治慢病上具有独特优势,各地医疗机构可根据学科优势,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聚焦糖尿病、高血压等社会多发病,努力形成并推广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还应加快推动中医进社区、进家庭,方便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提高更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

(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0年第4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程泱溥 TEL:(010)68476606】

标签:中西医  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