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大咖说科技 | 医院CIO:科技兴医,想说爱你不容易!
医疗大咖说科技 | 医院CIO:科技兴医,想说爱你不容易!
  • 2020-03-17 14:13
  • 作者:佚名
  • 来源: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2003年非典爆发加速了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进程,2020年新冠疫情是否会将医院信息化引入新的轨道呢?

当新科技蜂拥而至,CIO们最钟爱的是什么?当全院上下拥抱AI、大数据,谁来做医院科技投资风险控制?同在一个战壕,医疗信息人如何相互促进、合作共赢?

第一期“医疗大咖说科技”中,四位医院CIO基于对新科技的理解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对同在一个战壕的医院信息人、相关科室人员以及厂商说了这些心里话。


上图从左到右依次为:
张铁山 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主持)
曹战强 北大口腔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迟锐 北大六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徐新 北京儿童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ROUND1

张铁山:迈向2020,哪些新的科技趋势最让你触动?它将给医疗带来什么?

曹战强超融合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医院信息架构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我院最近有一台老旧机器出现故障,刚好此前有一个厂家他推荐了一款超融合产品我拿来测试,结果2U的一台设备上线,一下子接管了原来好几台服务器的工作。更让人欣喜的是超融合技术的实施,让过去服务器宕机、硬盘损坏、维护难等诸多问题,在一个客户机的网页上就解决了。未来超融合、扁平式的系统架构的发展还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迟锐科技在发展,要让科技成为医护的“工具”还有一段路要走。

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频发。此前天坛医院已经利用人脸识别方式,提前预警危险。应对暴力伤医会不会是2020年科技发展的新方向?我所在的北大六院是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由于病患精神状况不稳定,伤医事件在所难免。科技的迅速发展是否可以为医院带来迅速应对可能?例如,当有威胁的事件或者有威胁的人出现的时候,医生可以利用一键报警功能,保卫部门就会立刻做出相应的保护的措施和反应。

徐新:对AI的印象最深刻,AI能让专家经验下沉到基层。

作为一家儿童医院,我院每年的寒暑假两季门诊量一万以上,一个孩子有三四个家长陪着,医院压力很大。

利用AI,三甲医院的专家可以把丰富的经验以AI为载体下沉到基层。如果AI把专家经验下沉的优势发挥出来,每年医院寒暑假我院的压力可能就没有这么大,孩子们也可以在就近得到及时治疗。

ROUND2

张铁山:面对科技创新、新应用落地和政策约束的多方挑战,信息部门和相关领导该如何改变,如何适应?

曹战强:科技创新带给我的困扰在于信息化管控的边界,包括:信息部门在医院里的定位、管理范畴和职责。

医院信息化在发展,我希望信息科室负责人在医院得到更多重视。这不仅有利于信息部门的发展,对医院更多部门的业务发展也会有帮助。当然,很多医院里其他科室负责人并没有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他仍然以为你只是修计算机、装软件的。这种情况近年来得到很大的改观,未来也一定是那些最会使用信息中心这个工具的科室会得到更多的支撑。

现在有一种潮流,会有一些临床科室或者职能部门可能突然跳出来要搞大数据,搞人工智能。当遇到这类情况,我们通常会善意地提醒院长其中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数据标准问题,建议是否将这类工作统一到信息中心来做。除了数据来源、数据标准化、数据处理技术等因素,某些医院科室牵头,可能把服务器放到部门,突然一拉闸硬盘损坏,所有的信息都没有了。更严重的不仅是数据丢失的问题,可能数据丢失可能造成信息泄漏、公民隐私失去保护、医院造成极坏影响。有一些科室自己的网站被黑,被勒索病毒攻击,被作为跳板进入医院数据中心,发生的问题就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了。

在数据上报方面,行业与医院都应该统一管理。现在药品使用监测上报、肿瘤发生信息上报都是不同部门分头负责。到底哪一类数据该上报?有没有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是行业管理部门还是学会科研需要抑或这是几个科主任牵头的项目研究?国家应该有统一的管理。

总之,跟数据相关的事情还应该放到信息中心去,因为涉及安全、标准、统一规范等问题。专业的人才能办专业的事。

迟锐:我很想去尝试新技术,但是新技术引进需要经历市场的检验。

新技术带来的效益能否转化成量化指标,个人感觉如果有直观的投入产出比,院领导肯定愿意投入。但一般情况而言,信息化没有可以拿得出来的量化的指标,医院CIO也没办法告诉院领导,通过这个技术,我可以保证盈利或者投入产出比比较好。所以看上去似乎所有投资都打了水漂,那么争取再投入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一项新技术未来是否真的有用,有利于推动医院的发展,推动学科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但是,一旦投资失败,医院CIO会有很大的包袱去解决由此带来的后果,压力很大。所以,新技术从接受到落地可能需要一个很长过程,必须要经历市场的检验和学习的过程,还要经历一个慎重的实施过程。

徐新:信息中心要找好新技术在医院落地的应用场景,更要保护好医院的投资。

今天,医院对信息化的认识比以前充分很多,但是并不代表每个科室都了解技术的落地和后续运转。在医院信息体系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今天,新技术在医院落地需要有一个过程,对医院信息科技转化落地最熟悉的是谁?正是信息中心。我们在医院和厂商之间,是一座桥。把桥梁做好,这是对医院信息中心的要求。比如说最近火的区块链,马桶都是区块链马桶。区块链首先要有链,对单体业务来讲这个概念当下的意义不是很大。所以,医院信息中心对于新技术一定要审慎的甄别,选择合适的场景去落地。

另外,信息中心要保护好医院的投资。新技术出来之后,行业厂商会重点宣传技术的亮点。医院领导和临床等应用方收到的信息都是技术的优点,信息中心需要进行冷静判断。比如大数据、AI,技术是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但是数据质量、数据标准、数据安全等问题并不是厂商的卖点,厂商不会提出需要临床投入“附加成本”,但实际上线后会给信息中心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无法持续运转。

系统上线后可能很多时间用不起来,就会造成一个特别不好的现象:钱花了没有效果,最后可能影响的是医院整体运转,甚至整个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

总体上,信息中心需要从两方面关注信息技术,一个找好应用场景,二是做好充分调研规划,保护好投资。

张铁山:面对百花齐放的需求和眼花缭乱的技术,信息部门如何稳如泰山?有两个方式可以借鉴:第一,整个信息化部门应该严密引进工程管理方法,在这个方面把握工程建设质量;第二,面对应用的规范方式要模仿医院的设备管理和科研管理。

医院信息化投资要做好风险控制。不能用户感觉新技术好,没有考虑成熟就开始用,长远来看对于资产使用都是不负责的。这类医院信息化投资风险管控需要信息部门充分思考。在医院信息化发展中,有很多方法论可以探讨,比如:工程建设验收、项目验收、项目立项等规范,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都很关键。

我想尝试一种方法:假如所有临床科室都可以做信息化,科室提的需求必须提交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项目负责人要负责。

ROUND3

张铁山: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有这些事情,有哪一些外援的机制可以借力的?医保局、媒体,还有很多政策都是双向的,如何借力解决我们面临的难题,如何借力促进医院信息化发展?

曹战强近几年医院信息化发展非常迅速,有几个推动力非常明显:

一个是国家推动力。1998年医院上医保系统,如果没有医保系统医院就不能用医保的资金,所以必须上。国家政策的推动力肯定是最强的。

二是其他医院的借鉴。比如某医院做了什么,我们医院也想做,这个推动力也是蛮强的。

三是行业的推动力。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技术进步,这是一个互相借力的过程。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厂商跳过信息中心直接找到临床科室给医院上一款信息系统,后期效果都不会有多好。不是你产品不好,是因为没有实施好。信息中心统筹整个医院信息化体系,越过信息中心这个桥梁,新系统很难融入医院信息系统全局,而每一款新系统都需要上下游系统和应用支撑,集成是个大问题,运维更是个大问题。因此,信息中心在医院和厂商之间的桥梁作用至关重要。好的项目,只有产品能够打动信息中心,他们会帮你把这个项目做成。也只有产品效果摆在那里,具备足够的可行性,信息中心才有底气去跟领导建议。所以医院信息化要发展,行业要发展,都需要双方密切配合,把信息化项目实施好,互相借力,互相做加法。

迟锐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推动下,近几年医院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记得当初,我院1997年成立信息科时,只有两位女同志,所有与电子相关的事儿都要管。而现如今,已经发展到五位同志,可是医院自筹资金投入有限,所有的维护还都是自己搞。

目前整体环境越来越好,比如政策要求三甲医院要符合智慧医院建设标准;信息安全也有相关规定。这些都是一把手工程,直接关系院领导,所以他们一定要重视信息化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全国的精神科也在稳步发展信息化,我们医院蝉联九年复旦排行榜精神科第一名,作为领头羊,信息化自然也不能落后。

因此,在各种推力的共同作用下,虚拟化、超融合都陆续部署上了,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这就是说,医院信息化大方向是向前推进,并不断提速的,这是正能量的,我们还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

徐新新技术在医疗行业落地离不开各方努力。既有行业厂商从技术上的推动,也有医院信息科室在应用上的努力,还有行业媒体搭建平台,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大家是在同一个战壕里面的革命同志,大家都在为了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能往前走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大家交流起来更能敞开心扉,基于对科技的共识我们更能懂得彼此的需求、顾虑和发展节奏,更懂得如何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往前走。

总之,大家可以团结一致,一起把医疗信息化这件事情干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xiasz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院CIO  科技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