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急诊患者看病按“级别”就诊,病情濒危的1级患者不到1%
急诊患者看病按“级别”就诊,病情濒危的1级患者不到1%
  • 2019-07-24 11:09
  • 作者:佚名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今年5月1日起20家提供急诊服务的北京市属医院统一实施急诊分级,实施两个多月来的进展如何、效果怎样?今天(7月24日),记者获悉,两个月以来,本市已有19家市属医院建立和使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据统计,市属医院共接诊急诊患者46.13万人次,其中1级患者不到1%,4级患者约占一半。

急危重症患者占一半

据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主任潘苏彦介绍,20家提供急诊服务的北京市属医院,实施急诊分级工作两个半月以来,进展顺利、秩序平稳。共接诊急诊患者46.13万人次,其中:1级患者0.45万人次(占0.98%)、2级患者2.14万人次(占4.64%)、3级患者21.53万人次(占46.67%),急、危、重患者占一半,非急症的4级患者22.01万人次(占47.71%)。19家市属医院已建立和使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和分级;1家医院鉴于急诊患者数量偏少,人工分诊已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需要。20家医院通过就诊单和(或)排队候诊叫号系统,区分不同等级、颜色,明确患者的就诊级别。

 

 

北京朝阳医院理事长张金保介绍,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就诊的实施,提高了医院科室管理质量,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科室运行效率,医院接纳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在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和抢救留观区的危重症患者占比已经达到90%以上,调整了病人结构,改善了医疗服务,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说,实施急诊分级以来,北京天坛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在流程上为一二级患者生命通道的通畅提供了保障,通过重新规划患者等候、就诊区域,优化了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该院承担的高危孕产妇、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急诊分级的理念正在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和理解,患者以往“按排队先后就诊”的观念逐渐改变,大量患者挤在诊室的现象越来越少,急诊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据市医管中心问卷调查显示,6月15日至28日,共回收有效问卷28493份,84.52%的患者赞同急诊就诊按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够理解和接受急诊分级的理念和规则。

“三重保障”确保“急诊分级”有效落地

潘苏彦介绍,自从北京市医管中心推动市属医院探索“急诊预检分级”,尤其是6月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带队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督导推进市属医院急诊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到“四个分级”、“三重保障”。

 

 

“四个分级”是将患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四个级别,遵循从重到轻、从病情迅速变化到相对稳定的原则,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优先处理较重病人。同时,为有效实现科学分级,最大程度保证每位患者生命安全,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要求20家提供急诊服务的市属医院提供三重保障:第一重保障为经验丰富的专业分诊医务人员,各医院急诊科均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从事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并组织急诊相关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了全员专项培训。第二重保障为专业仪器采集生命体征,分级最重要的依据是专业仪器对患者生命体征的采集,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医务人员再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做出最终科学的分级及隶属专科。第三重保障为专业人员监测候诊区患者病情,对于3级、4级患者,在候诊区等候时,会有专门的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巡视,对候诊患者的病情及潜在的危险动态评估,可根据最新的评估情况再次分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如有突发不适,也请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

“通过这三重保障有效实现科学分级、最大程度保证每位患者生命安全。”潘苏彦说。

急诊分级工作将纳入医改专项考核

潘苏彦强调,目前,市医管中心已把急诊分级工作纳入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考核,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明察暗访,保证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定期梳理总结急诊分级工作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优化改进;持续开展急诊分级就诊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知晓和认可度,提高医患的相互配合和信任。

“我们呼吁医患共促抢救生命通道畅通,因为,急诊分级,对所有人来说是公平的。遵守急诊分级候诊秩序,让出生命抢救通道,每个人都会成为急诊分级的受益者,今天我们为别人让道,明天别人也会为我们让道。”潘苏彦说。

 

 

近年来我国急诊医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三级医院急诊量逐年增长。北京市属医院年急诊量2012-2013年约200万人次,2014-2015年约210万人次,2016-2018年约235万人次。在对日益增长的急诊结构分析中,北京市属医院急诊科非急症病人的占比较高,普遍达到30-50%左右,大医院急诊科“人满为患”“急诊不急”的问题十分突出,以往“不分病情、先来后到”的诊疗次序,有可能耽误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急诊预检分诊”,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对于急诊患者,使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来衡量,实行“分级而定”的科学甄别和合理区分,并最终达到有效分流的目的,既对接了抢救病情危急者的实际要求,又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了最基本的公平。

【相关链接】市属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

本市将患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1-4级分级管理:

1级患者病情濒危、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即刻进入复苏室或抢救室进行抢救。如心跳呼吸骤停、休克、明确的心肌梗死、癫痫持续状态、体温>41℃、收缩压<70mmHg、血糖<3.33mmol/L等。

2级患者病情危重或迅速恶化、存在生命危险,10分钟内进入抢救室进行救治。如严重呼吸困难、昏睡、急性脑卒中、ECG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活动性或严重失血等。

3级患者病情急、存在潜在的生命威胁,先于4级非急症患者优先诊治。如急性哮喘、吸入异物、吞咽困难、持续呕吐、胸腹痛、轻中度外伤、轻中度出血等。

4级患者为非急症,病情程度一般,根据指引顺序就诊,等候时间较长。如无危险特征的轻微疼痛、不需要缝合的小的擦伤、稳定恢复期患者复诊、仅开具医疗证明等。

图片来自北晚新视觉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经纬 TEL:(010)68476606】

标签:急诊分级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