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科技兴医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采
科技兴医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采
  • 2019-07-17 14:13
  • 作者:佚名
  • 来源: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医院简介】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创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是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为江苏省卫计委直属的省级重点医院,苏南地区医疗指导中心。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健康报医院改革创新奖等称号。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连续多年进入前50强,连续六年在中国地级城市医院100强排行榜中雄踞榜首,并在2018年中国竞争力顶级医院排行榜中名列第33位。

【科技兴医关键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数据集成平台建设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苏大附一院)原有信息系统建设是以HIS为主体构建的一体化临床业务系统,HIS内部采用高度耦合的“大一统”架构,缺乏架构分层的SOA理念,没有把事务性的流程业务应用跟集成类的数据利用应用区分在不同层面去实现,也没有把基础数据管理和公共服务从各个业务系统独立出来,而是由各个系统自行管理,结果使得基础数据得不到统一和规范,数据利用不够顺畅,大量数据被分散存储在分立的系统里,现有系统的数据利用问题都是上述深层架构问题的暴露和显现。本项目建设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上述架构向新的分层架构的转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对现有基础业务进行了梳理,将整合业务的公共逻辑从业务系统中独立出来,构建一个独立于各个业务系统的整合层,实现架构的分层解耦合化,降低系统改造的风险,支持平行实施项目,缩短建设周期。

新一轮信息化建设重点总结为以下方面:

业务完整:业务梳理及优化,构建完整的自动化业务;

数据完整:收集完整,关系构建完整,数据服务化;

流程完整:流程全覆盖及流程优化。

【科技兴医实践录】

建设背景:

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型医院”的目标,苏大附一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病人为中心,积极响应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各项举措,不断深化医院内部运营机制变革,加快发展步伐,强化基础管理,巩固质量安全,落实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在完善顶层架构设计的基础上,实现IT建设模式和建设方式的转型,建立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制度体系。

建设过程:

根据项目建设需求的评估与分析,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基本设计原则和建设任务,本项目建设主要循下面三大主线展开:

(一)信息集成平台为主线,实现IT架构转型:

1)完成IT架构“转型“

“松耦合”“开放“架构

数据、服务、接口标准化

2)改造现有系统间的集成方式

实现HIS“解耦合”任务

3)支持医联体和互联网医院建设

4)完整的平台基础服务

5)统一基础数据

6)互联互通4A标准建设信息集成平台

7)平台上实现当前尚未集成系统间交互

(二)全院数据中心建设主线,面向临床、管理和科研

1)实现临床院内信息的集成共享

异构系统、全部数据

标准模型、颗粒化

灵活可配、自定义

2)实现数据价值挖掘,支持实时数据分析

临床决策

运营质量绩效管理

学科建设

(三)电子医嘱改造为主线,实现HIS 功能微小化

1.完整闭环的电子医嘱改造

2.流程完整自动的电子申请单

3.CA集成和全院无纸化操作

4.临床决策支持

5.提升临床医护的体验和效率

具体项目建设内容:

(一)信息集成平台

1.医院服务总线(ESB)

2.统一用户管理和单点登录(SSO)

3.主数据管理(MDM)

4.患者主索引(EMPI)

5.全院统一消息平台

6.统一工作门户

(二)全院数据中心

1.临床数据中心(CDR)

2.运营数据中心(ODR)

3.单病种数据仓库(RDR)

4.临床类应用

(1)患者360信息视图

(2)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

(3)全院临床随访系统

(4)临床药师工作平台

(5)移动医生终端

(6)多学科诊疗(MDT)

5管理类应用

(1)院领导决策驾驶舱

(2)科室主任管理视图

(3)医务事物管理

(4)门急诊业务管理

(5)单病种质控监控分析

(6)医疗费用分析系统

(7)绩效管理系统

(8)人员资格资质与授权管理

(9)卫生经济学分析(DRGs分析)

6科研类应用

(1)临床科研查询

(2)语义搜索引擎

(3)单病种科研数据仓库

(4)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5)科研随访系统

(6)教学管理系统

(7)临床教学疑难病例库

7云医院

(1)双向转诊

(2)各类预约

(3)远程会诊

(4)远程继续教育

(5)区域慢病管理

(三)电子医嘱改造

(1)电子医嘱CPOE改造、增强

(2)电子申请单建设

(3)护理管理系统

(4)护理排班系统

(5)电子签名CA集成

(6)HIS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改造

取得成效;

项目分二期实施,第一期以实现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甲为目标,第二期以实现国家电子病历应用等级评级六级为目标,通过2年的平台建设实现如下:

1)通过IT架构和技术调整,提升医院IT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2)以六级电子病历标准为参照,进行全面的临床系统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提升临床效率、临床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夯实临床科研和管理的数据基础

3)以核心病种科研为重心,支持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单病种科研。加强科研过程、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管理,强调数据资产保护、利用和科研协作,提高医院整体科研效率和水平。

4)通过信息系统将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固化,建立PDCA闭环的医疗过程信息管理体系。

5)以公立医院考核指标和内控指标为切入点,完善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初步实现流程贯通和分析统计。以归结到个人的全面分类绩效指标体系为措施,促进重点学科和核心病种的发展,推动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项目亮点: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路径来看,由于IT建设整体环境等客观原因,造成了信息化建设路径往往过多依循“应用驱动”的方式,国内医院IT方案供应商大多以提供实际应用系统为主,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全盘整体规划的经验和完善顶层架构设计与实现的技术和能力。面对当前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推出的统计上报要求,以及医院自身为落实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学科发展所提出的数据利用要求,对现有的信息系统供应商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IT的建设模式调整,加强标准化和整合集成能力,满足医院各项全院综合性业务的开展;其次,加强标准规范建设,使医院的信息系统更容易和医政管理部门和社会第三方服务单位进行集成。提升数据的利用水平,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价值,为医院管理方式的转变和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支持。

【科技兴医主力军】

1992年12月,我院信息科成立,包括统计室、图书馆和计算机室。2002年9月,信息科更名为信息处,现由计算机中心(16人)和图书馆(4人)组成。

作为医院的重要职能科室之一,信息处承担着规划、建设和协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参与医院流程的优化,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设计、开发和维护医院信息系统软件、网络系统和相关硬件设备;全面负责现有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日常维护和数据的备份管理工作;提供医院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数据,同时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

【科技兴医心路谈】

医院数据集成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统一规划,顶层设计,以业务为主线对原有业务系统进行解耦,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服务(SOA)的里面进行设计,保证系统的先进性。通过集成平台整合医院现有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医院当前的业务、信息化建设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程泱溥 TEL:(010)68476606】

标签:科技兴医  医院  成果展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