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把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植入”基层
把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植入”基层
  • 2019-05-09 14:54
  • 作者:佚名
  • 来源:湖南日报

4月下旬,18岁的小黎因为车祸被送进了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中心卫生院。

“开始以为要去县医院做手术,但医生告诉我们,这个手术乡镇卫生院也能做了。”小黎的家人说。

车祸第二天,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和白芒营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共同为小黎完成了“锁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

白芒营镇中心卫生院是江华建院较早的乡镇卫生院,但由于种种原因,医疗业务连年下滑,医疗设备老化陈旧,医务人员流失严重,日均门诊量仅10余人次。

如今,该卫生院不仅能够开展核磁共振、CT等检查,还能开展如颅骨钻孔减压引流术等手术,每天门诊量超过200人次,一年门诊量达到10万人次。

变化缘于变革。江华地处山区,地域广阔,群众就医不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深化医改中,采取了嵌入式发展、资源性共享、利益上共赢的战略,推进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重构了县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根据县域医院现状,结合其地理位置、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等,江华组建了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2个医共体集团,分别和5个中心卫生院,组建医共体团队,实行“一院一策”,将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原本是独立松散的两级医院,如何“连体”又“连心”?江华首先把机制搞活,实现了利益共享。

据悉,江华每年安排医共体资金72万元,按每个医共体团队每月1万元的标准拨付工作经费,实行按月考核。牵头医共体单位相应配套安排工作经费用于专家团队驻点帮扶,乡镇卫生院也将专家帮扶的业务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分配,提高帮扶专家的积极性。

同时,江华建立和完善了医师多机构执业备案、晋升职称、绩效分配激励、业务指导和培训等制度,激发医共体“活力”。

县医院“牵手”乡镇卫生院,“病人跑”变成“医生跑”。牵头的县级医院选派科室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长期驻点,并遴选其中一名挂职成员担任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既当“专家”又当“管家”,参与乡镇卫生院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据统计,2018年,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下派到白芒营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共210余人次,开展培训21场次,参与和指导手术57次。

乡镇卫生院的面貌也焕然一新。2017年以来,县财政安排资金2500万元用于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去年白芒营镇中心卫生院的新综合大楼投入使用,配备了核磁共振、彩超、CT等大型医疗设备,大大改善了医疗条件。

在白芒营镇中心卫生院医生王本红看来,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卫生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能够开展很多新技术,服务管理和人员思想都在悄然改变。当遇到复杂病情时,他们还能通过远程会诊或邀请县医院的专家来院指导。

医共体把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植入”基层,提升了基层医疗能力,越来越多患者选择在家门口就医。记者拿到了一组数据。2018年,江华瑶族自治县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38.8万人次,比2017年同期增长37.3%;乡镇卫生院出院病人1.95万人次,较2017年同期增长51.2%。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也有所增加,如白芒营镇中心卫生院通过绩效考核,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月均增加300元。

“过去,不少患者跑到外地就医,住宿、交通等也是看病花销的‘间接成本’。”江华瑶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正亚介绍,实施医共体改革以来,不仅患者“少跑路,少付费”,还为医保基金“减负”,取得了“一升二降”的成效。“一升”即县域内住院就诊率提升,2018年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到91%,比2017年提升7.8%。“二降”,即县外医保基金支出比例下降5.8%、医共体牵头医院——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疗费用同比增长幅度下降6.82%。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程泱溥 TEL:(010)68476606】

标签:县级医院  医疗资源  基层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