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6-11 11:37
- 作者:HC3i
- 来源: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发展工作,全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为医疗信息化转型的重要技术之一,云技术凭借其便捷、高效、经济、安全等诸多优势,愈发吸引着行业的目光,以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的医疗服务升级全面展开,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2018年6月8日,由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移动医疗专委会联合主办的“2018医疗健康云生态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计虹,中日友好医院基建处处长、运营信息部副主任张铁山主持,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集团董事长、总院长郭启勇,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信息化建设部主任单既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研究员、计算机中心主任周毅,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办公室主任冯天宜等行业专家及医疗健康云产业链各级服务代表出席会议,并就云技术在医疗行业落地的机遇、挑战及实践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
创造性运用云技术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在致辞中表示,创造性运用云技术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医院业务量不断攀升,旧有技术架构难以支撑业务展开,医院内部多个供应商提供的系统信息互通困难重重。通过搭建云平台,将医院的信息系统上云,在上云过程中重构医疗架构和流程,不仅有利于打通不同院区、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通道,还能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对于打破地域、区域限制,解决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加速分级诊疗、打造就医新秩序,提升医疗行业的综合供给能力也同样意义重大。他介绍,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云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并于今年4月发布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其中,云计算作为新兴技术之一,被列在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顶层位置,进一步为云计算在医疗领域的落地提供了指引。
周恭伟强调,医疗服务的跨界互联、医疗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再应用都离不开云平台。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行业接受度的不断提高,未来医疗云的形态将越来越多样化,医疗云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集成化、一体化、智能化、互联程度更高的新一代云产品,有望成为医院信息化升级的有力支撑。
云技术助力医疗IT架构升级,促进人群健康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
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总经理张秀丽
随着国家医保局的正式组建,医保信息系统的集成、升级被提上日程,与之对应的医疗IT的架构也将面临升级变革,云计算、大数据等作为新一代医疗IT系统的必要技术,在推进三医联动推、促进人群健康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互联网云医院、区域卫生平台、远程医疗服务等新兴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涌现,以患者生命为主线的个人健康管理也在加速医院打开大门,将患者健康管理向院外延伸。“无论是分级诊疗要求的上下转诊,还是个人健康管理所需的全生命周期关爱,都亟须云技术作为支撑,帮助医疗机构跨越地域限制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医疗云的持续发展将为整个医疗生态系统带来变革,助力传统医疗行业谋求创新、变更与破局。”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总经理张秀丽在致辞中如是说。
运用云技术开展健康管理与惠民服务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信息化建设部主任单既桢
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北京市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展健康管理与惠民服务,推进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数据资源的规范管理与集成共享,建设北京地区人口健康大数据中心。2016年,北京市经信委印发了《北京市市级政务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除公安、安全等部门以及涉密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四级(含)以上系统外,逐步迁移入云,正式拉开了北京市“上云”大幕。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信息化建设部主任单既桢在演讲中介绍了北京市相关信息系统上云的几大分类标准:一是电子政务云,适用于电子政务办公类和面向公众服务类中实时性要求相对不高、系统架构相对简单的系统、数据安全性要求高、数据准确性要求高的系统,包括计划生育系统、卫生财务系统、各医疗卫生机构单位网站、统一预约挂号平台等;二是医疗健康行业云,适用于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管理类、医疗服务类系统及基层信息系统中实时性要求较高、数据保密性要求高、数据准确性要求高、与相关系统协同共享要求高的系统,包括疾病控制系统、药采系统、社区卫生系统管理平台等;三是私有云,适用于医疗服务类中实时性要求高、数据保密性要求较高、数据准确性要求高的医院核心业务系统。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临床科研云平台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研究员、计算机中心主任周毅
近年来,依托信息平台的建设,医疗机构都汇集了海量的临床诊疗数据,这为医院和医生开展针对患者就诊的大数据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挖掘,有助于为医院构建一套从表单制作到统计分析报告的科研分析平台,也有助于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但是,受限于软硬件等条件,医院科研平台发展参差不齐,科研资源无法共享、科研效率较低,再加上技术力量分散等原因,临床科研无法形成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科研需求。因此,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构建临床科研云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研究员、计算机中心主任周毅在演讲中表示,构建临床科研云平台需要进行医院信息的整合,把信息不通变成通,首先要做医院集成平台,将医院核心业务系统围绕医嘱-费用-报告-病历等业务流程串联起来,然后在集成平台基础之上构建临床数据中心,将临床运营信息整合成为信息资源,从而成为决策支持和二次利用的数据支撑;最后,在临床数据基础上,进行医院云平台构建,从而为临床研究人员提供数据及数据分析工具。
医疗云计算可信选型标准体系及进展
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办公室主任冯天宜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及宏观环境的推动下,我国医疗信息化正处在从云计算2.0时代向云计算3.0时代过渡的阶段。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已经有高达35.6%的三级医院部署了云计算,二级医院已经部署云计算的占比也已达21.7%。但是,医疗云计算的落地仍面临着终端数据多样化、试错风险高、行业应用经验不足等诸多挑战。
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办公室主任冯天宜表示,作为医疗云的客户,50%的医院上云关注点都在于安全上,除此之外,服务的完备性、开放性也是医院上云的关注热点内容。为引导医疗云行业健康发展,增强医疗用户机构上云的信心,建立健全供需双方关于医疗云服务的体系,促进医疗云产品不断成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医疗云计算可信选型评估工作以数据安全、服务能力、权益保障为标准,对云计算产品进行评估,标准涉及到SaaS级服务评估标准,以及可信私有云方面的标准和混合云相关的标准,目前已经制定并发布了影像云、远程会诊云、心电云、病理云和健康管理云五类标准,HIS云和血压云标准也正在制定中。
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集团董事长、总院长郭启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收费系统和处方信息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到21世纪初PACS、LIS等医嘱与所有收费信息实现网络化,再到电子病历、物联网等的出现,历经20多年发展,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实现了由业务流梳理向业务流整合的转变,医院信息化在临床医疗服务方面也已经由内部业务投入向服务对象和公共平台转变。那么,医院信息化建设未来走向又将如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集团董事长、总院长郭启勇认为,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将由临床为主的投入,向以管理为目的投入转变,尤以后勤信息化与智能管理的投入为重点。此外,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大数据应用给医院管理、医疗服务与研究也将带来巨大创新契机。
上云辩论赛:医院上云准备好了吗?
有人说医疗云正在改变医疗行业游戏规则,也有人说云计算在医疗行业运用仍需要时间,但无论持哪种观点,都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云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关于上云这件事,医院CIO们还有诸多顾虑,云准备好了吗?医院敢不敢上云?现有的云技术、应用、服务等能否满足医院需求?
在“2018医疗健康云生态大会”上,“2018医院上云辩论赛”分正、反方两组,来自医疗行业的6位专家针对“医院上云准备好了吗?”这一辩题展开辩论。两队代表从逻辑、理论、现状等多层次、多角度进行阐述,帮助医院用户了解当前医疗云发展状况。
现场火花频现,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后续报道。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