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23 10:07
- 作者:佚名
- 来源:国家卫健委
“患者安全”再次被提升至国家层面。
近日,卫健委下发《进一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将进一步提高对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据了解,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医疗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原因除人为因素外,主要是不科学的操作和流程的系统性原因,应当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从系统、整体层面避免患者安全不良事件。
《通知》从十项主要工作措施提出要求,要求各医疗机构认真落实患者安全管理。
(一)完善患者安全组织管理与制度体系。落实政府领导责任,明确目标任务,认真组织落实;成立国家级、省级患者安全专家技术指导组,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咨询作用;鼓励专业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患者安全工作。完善患者安全制度管理体系,制(修)订患者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并适时更新;制订落实年度患者安全目标。
(二)广泛开展患者安全教育培训。重视教育培训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开展师资培训,编写教学大纲,完善课程设置,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岗前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开展以提升患者安全为核心的教育培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专业组织和行业协会作用,开展全国性的患者安全教育培训和交流活动。
(三)加强医疗机构内患者安全组织管理。医疗机构要落实患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将患者安全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和医院管理的整体规划中,加强组织领导,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将患者安全提升落到实处。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患者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室、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本部门患者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患者安全管理相关组织架构,明确部门及其岗位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
(四)全面落实患者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落实患者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遵循医疗核心制度、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等开展诊疗工作,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实行全过程管理。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对患者安全工作的监督考核,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能力,促进自我学习和不断改进。
(五)以多部门合作推动医院管理系统不断改进。患者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医疗机构各个部门和所有工作领域,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参与。医疗机构应当完善患者安全管理顶层设计,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多层次、持续推进患者安全管理工作。
(六)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患者安全管理。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产科、新生儿室、麻醉科、手术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内镜诊疗室、消毒供应室等高风险科室和部门的管理;加大对患者身份识别、用药安全、手术安全核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危急值报告、医疗器械安全使用、院内意外伤害防范、信息系统安全等重点工作的管理力度。严格规范操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患者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
(七)着力推进患者用药安全。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患者用药安全管理,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流程,实施药品采购、储存、调配、使用全程管理。加大对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抗凝药物、高警示药物、毒麻精放等重点药物类别的管理力度。积极开展用药咨询、用药教育、用药干预、药学监护、药物合理使用监测和评价工作,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八)营造积极的医院安全文化。文化建设在患者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导向作用。医疗机构要将构建患者安全文化纳入医院发展建设总体目标,统筹规划,营造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将患者安全理念融入医务人员日常行为,引导医务人员自觉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患者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收集、分析和总结工作,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报告不良事件,从错误中学习,实现持续改进。对可能发生的患者安全重大不良事件要制订应急预案。
(九)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活动。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针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覆盖到患者治疗的全过程,通过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识,鼓励患者关注自身安全,引导患者及家属主动咨询和报告自身情况。加强医患合作,增强医患互信,促进医患有效沟通。
(十)开展患者安全相关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开展患者安全相关循证研究,加大患者安全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和利用力度,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患者安全管理水平,为患者安全相关政策制订、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患者安全相关活动,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提高我国患者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附: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
【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二)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三)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一)择期手术须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二)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该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规范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工作流程。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的制度和流程,切实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物选择与使用符合规范。
【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
(一)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肿瘤化疗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制度及流程。
(四)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
(一)落实手卫生规范,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二)医护人员在无菌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三)有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范,尽可能降低医院相关感染的风险。
(四))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并持续改进。
(六)严格执行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流程。
【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一)明确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并落实操作流程。
(二)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如临床检验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及其他涉及患者生命指证变化需要即刻干预的指标。
(三)定期监测评估“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
【目标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关注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诊疗安全。
(二)建立规范化信息沟通交接程序,并建立相关监管制度,确保交接程序的正确执行。
(三)确保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正确、完整与及时性。
(四)规范并严格执行重要检查(验)结果和诊断过程的口头、电话和书面交接流程。
(五)强调跨专业协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和渠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倡导多学科诊疗模式。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一)加强高风险人群管理,制定重大医疗风险应急预案。
(二)评估有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压疮)等风险的高危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三)落实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工作流程。
(四)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关于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的健康教育。
【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一)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二)为患者提供多种参与医疗照护过程的方式与途径。
(三)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相关培训,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
(四)注重保护患者隐私。
【目标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
(一)领导班子重视,定期听取患者安全工作汇报,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改善患者安全。
(二)建立医院安全事件报告平台,提供有效、便捷的报告途径,鼓励医务人员全员参与,自愿、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近似错误和安全隐患,同时医院应制定强制性报告事项。
(三)对报告的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归类、分析、反馈。对严重事件有根本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落实并反馈结果。
(四)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采用系统脆弱性分析工具,针对医院存在的薄弱环节,主动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五)加强患者安全教育与培训,倡导从错误中学习,构建患者安全文化。
(六)加强对医务人员暴力伤害的防范。
【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一)建立医学装备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遵从安全操作使用流程,加强对装备警报的管理。完善医学装备维护和故障的及时上报、维修流程。
(二)建立医学装备安全使用的培训制度,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关培训,确保设备仪器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三)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标本采集、检测、报告的安全操作流程,建立相关监管制度,确保临床实验室及标本的安全。
(四)落实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