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行业动态 >  医联体建设驶入“快车道”,医院CIO呼唤一体化架构
医联体建设驶入“快车道”,医院CIO呼唤一体化架构
  • 2018-02-01 18:50
  • 作者:郑少丽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以大型三甲医院为龙头,联合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构建医疗联盟,或者在全国范围内以专科特点突出的医院为核心,联合其他省市医院组成专科联盟,是目前我国很多医院推崇的做法”,作为大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掌舵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郭旭升说。在他看来,搭建医疗联盟或专科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医疗机构间的高效协同,卓有成效地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大医院更大了,问题也多了

医联体早已不是新概念,但却在2017年的卫生体制改革中奏出了最强音,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说明,医联体建设已经不再是各地可有可无的自选动作,而是成了一项国家行动,一项各地必选的规定动作。一时间,全国各省市纷纷响应政策,积极探索试点组建医联体,但有一些瓶颈问题始终无法突破,例如:检查结果不能互认,转院后重复检查;远程会诊效率低下;传统的定期查房,无法实现对基层病患的即时、动态观察指导,不能快速提升基层人员业务水平;转院手续繁琐,对接困难等等。因此,单纯地将三甲医院、二级医院、社区中心等机构停留在物理层面上的连接,片面追求体量扩张的医联体不可能达到精准诊疗、分流病人、资源共享的目标。

目前,很多大型医院在逐步发展中扩大规模自发构建了多个院区,当患者前往不同院区就诊后,诊疗资料往往难以统一归档存储,造成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无法保障。“对于院区增长速度较快的浙医二院来说,医疗集团下多院区内要实现信息间有效的互联互通以支持灵活的数据检索、调度、追溯和综合利用这一目标,给现有IT架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浙医二院IT中心主任许杰表示。通常来说,医院的系统非常复杂,很难说一家公司能够把所有系统全部覆盖掉。而浙医二院核心的软件公司有将近10家左右,总数超过50家,以前船小好调头,现在船大了要做策略转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多了。

除此之外,医联体内的各医疗机构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且数量庞杂,给医联体机制下的信息存储和信息联通带来了巨大的难题。有些医疗业务的开展需要在数十台甚至上百台服务器的支撑下,同时运行多个医疗系统,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运维难度和成本。厦门市第三医院副院长黄建隆表示,如果仍采用传统的IT服务架构去打通院区之间的互联,就需要大量的投入才可以完成整体改造。以厦门市第三医院为核心,联合同安区中医院、皮肤病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及2个社区服务中心和3个卫生院等13家医疗单位共同成立的厦门市同安区医院集团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互联容易,互通难,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互联,而要实现互通则有很多种方式,比如传统的接口方式,或是目前主流的集成平台方式。河南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程楠认为,传统接口方式没有可复性,只要底层改变,上层就要跟着变。因此,在多院区信息互通上,医院采用了集成平台的方式,通过多院区共享一套系统,让核心系统共享单体数据库,利用可靠的数据库事务等机制,保障数据一致性、准确性和高效率。

当前,我国一些医疗机构采用基于x86的分布式架构,系统分散运行,数据独立存储,数据库割裂,很难满足数据的一致性和信息安全共享。特别是在业务量较大的情况下,对支持单体数据库的服务器性能要求非常强。因此,如何控制数据存储成本、保障数据安全、实现各级数据的有效联动,成了当前医联体成员单位必须解决的紧要问题。作为医院信息化一把手,医院CIO亟须寻求一个高性价比且能支持开展更多高级分析、建立更多大数据功能的计算架构。

初探互联, 仁济医院实现多院区一体化

要让医联体发挥长期作用,实现各级医院资源共享、下沉,提升基层医疗资源配置能力,必须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系统的连接。基于以上挑战,作为IT 架构的“逆行者”,仁济医院直面医疗IT痛点,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解决之道。

仁济医院建于1844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作为一家百年老院,仁济医院在2011-2013年经历了大跃进式的快速发展,从东、西两个院区扩展到目前的由东南西北四个院区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组成的多院区医院。随着医院的院区不断扩张,就医患者迅速增加,如何改变四个院区信息系统割裂、患者跨院区就医信息同步难、就医体验不佳等现状,成为了医院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年门诊量约430万人次的仁济医院来说,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是关系到无数患者生命健康的大事,这就要求医院的软硬件平台必须保障每一条迅速、可靠、完整地在各个区及子系统中传递。

仁济医院多院区一体化信息平台效果蓝图

基于此,仁济医院建立了多院区一体化信息平台。该平台用一套系统,通过三院区环形光纤,支撑三个院区业务。“在多院区一体化信息平台规划的过程中,仁济医院没有复制传统的构建思路,而是从x86过渡到了大机平台,同时由分散式耦合模式转向单体数据库紧耦合模式。”郭旭升介绍,“LinuxONE是仁济多院区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最佳服务器方案,并保障系统的高稳定和强大的I/O数据处理能力。”与此同时,在多院区一体化模式选择上,仁济医院选择了大集中建设模式,即,核心生产系统共享单体数据库,建立单一系统,打造单体数据库+ESB混合模式,首先保障核心医疗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高效率;再逐步实现集成平台数据总线上的异步互操作,向同步互操作迈进;最终实现全院诊疗数据像齿轮推进时纹丝合缝一般的协同缜密、实时精确。

郭旭升指出,鉴于仁济医院核心生产系统采用的是单体数据库且医院业务量较大,因此,支撑该单体数据库的服务器必须性能超强,且垂直扩展性要有充分余量。与x86分布式架构相比,LinuxONE系统优势主要表现在:完美的云化动态伸缩能力、大规模池化共享整合能力、可针对关键业务量身定制应用设计、为用户降本增效。

LinuxONE在手,医联体互联无忧

全新IBM LinuxONE Emperor II

IBM大型主机LinuxONE,是一个针对企业级Linux环境,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解决方案的产品服务组合。除了具备高稳定、高可用和高性能之外,郭旭升认为,IBM LinuxONE服务器在医院业务场景下还有很多过人之处:

1、来去自由 没有被过度绑定的风险

LinuxONE基于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这就使得系统能够“上得去,下得来”,可以进行灵活调整,不会被捆绑在某一个品牌上;同时,它对病毒的抵抗力比Windows系统要好。

2、资源可以云化切割共享

“LinuxONE通过虚拟化可以划分出多台服务器,分别跑生产和测试环境,这样需要运维的服务器数量减少,整体运维劳动量下降,运维质量也提高了”,郭旭升表示。

3、降低运维成本

“目前仁济医院x86服务器超过130台,救火式的运维,质量难以保障,系统管理员也疲惫不堪“,郭旭生说道。如果未来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服务器还要扩充,运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而LinuxONE 可以一台代替数十台甚至上百台PC 服务器,这样系统管理员可以专心运维一到二台服务器,运维强度降低、质量上升。现在,当系统出现问题后,快速排障决策路线从原来的服务器、阵列、数据库、网络以及软件,简化为数据库、网络和软件,极大增强了我们对保障医院信息系统连续平稳运行的信心和底气。

4、高性价比

“LinuxONE价格对于医院虽然昂贵,但还是可以接受的,包括购买和运维支出。”郭旭升特别指出,医院在选型服务器上价格并不是首要因素,最看中的是长期高性能、高扩展、高稳定的要素,以及最大限度支撑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满意度。

“从性能上看,一线用户反映软件运行速度更快;从系统管理员角度看,定期重启服务器的操作几乎为零了;从基础平台上线前模拟测试效果看,电子病历软件运行速度超过了厂商软件所达到的历史最高。”作为敢于先行、第一个吃”螃蟹“的医院的CIO,郭旭升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非常自豪。他表示,从新系统运行结果分析,大型机LinuxONE 表现出了优良的特性,在无需改变现有应用架构的前提下,LinuxONE为未来的系统扩展预留了充足空间。

大数据时代, LinuxONE将成为医疗机构的不二选择

数据服务是整个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数据集成需要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的基础架构平台,以确保医院提供7*24小时服务。底层数据架构的优化,可以为整体盘活医院数据打下良好根基。郭旭升表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未来,当大型医院要将医院零散、庞大的数据盘活、利用、挖掘其潜在价值的时候,LinuxONE 所具备的稳定性、可靠性、数据一致性等特点,会在更多的应用场景发挥更大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liuzz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联体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