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22 10:59
- 作者:段涛
- 来源:整理自医学界
1月20日,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在“领航者大会——暨2018品牌医生年度盛典”上的演讲中指出,非公医院将发生大变化!
非公医疗正在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首先是“越来越”。
数量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比例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但是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资本、专业资本和专业人士进场了。所以在跟这些医疗机构打交道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些变化。
非公医疗协会秘书长、副会长郝会长经常讲课时会提到以下的数字:现在中国非公医疗机构有接近4.5万家,占了所有医疗机构的45%。其中非公医疗的医院1.78万家,占了所有医疗机构数量的60%,公立医疗机构增长速度基本是0,私立医疗机构过去几年中,每年数量增幅是13%。但这里有一个缺陷,现在私立医疗机构所有服务量加起来占了15%,住院床位占了所有住院床位当中22%。在任何行业,一旦某一个部分所占比例能够超过两位数的话,就有一定的话语权了,而且未来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改变甚至颠覆这个行业的力量。而现在越来越多大的上市公司都在投医疗,大的集团包括复兴、华润以及其他综合性大的公司,还有房地产公司,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买医院、建医院、造医院,已经到了过热的状态。
2013年到2014年,王健林最近说要投资1000个亿来建医院,下一个重点就是建医疗机构;郭广昌说要建500家医疗机构。
公立医院里医生非常忙了,医生存量也就是200万左右,200万的医生当中,真正能够被这些私立医院看中、当做人才挖出来的占多少?在座各位肯定是在这个里面的人。所以大家不要焦虑,不要着急,没事情。大家好好把病人的病看好,大家好好地把自己的品牌做好,把病人服务好就够了。
我当院长管理最大的心得是:作为院长就服务好两个人,一是把病人服务好;二是把医务人员服务好,让他们满意让他开心。医院不要天天搞这个搞那个,他们会自己作出相应的决定。
在座各位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做什么?做个人的品牌,要让你跟这个机构的品牌相互借力,而不是你依附在这个品牌上面。就像刚刚朱老师讲的,要让所有人都记住你的名字,但记不清楚你是哪家医院、哪家机构的,这就对了,这是个人品牌的力量。
我上次开会时就跟王航说过,好大夫是一个不太像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公司,花很多时间帮我们大夫打造品牌,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跟朱老师聊天时,他说你们医生怎么这么难打交道,这么简单的逻辑都听不懂。我说其实我回头看了看我们医院里很多专家,特别是很多专病的专家,做得非常好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根筋。特别是很多大的主任,怎么讲都讲不通,但是他真正能把临床做好,就是他认准了这件事情是对的,就做手术、钻研手术,把这个病治好,在技术上一根筋,技术好是他的特点。这是很多公立医院大的大夫的特点。
评价医生好不好时,我有一个个人评价标准:技术好,人品好,服务好,有品牌,有团队意识。才是真正好大夫的标准。
非公医疗机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是Breaking Point还没到
医改是有光明,没前途。非公医疗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还是有很多玻璃门、弹簧门、天花板。要在北京、上海开一家诊所,得花多长时间?有很多政策条件的限制,三甲公立医院说谁出去多点执业就把科主任免掉,所以还是有很多的玻璃门、弹簧门,还是有很多的问题。
引爆非公医疗大发展的条件
要引爆非公立医院发展的条件是什么?这个条件已经慢慢开始接近、开始具备了:
商业保险,商业保险要在中国大力发展。
互联网:其实已经在改变人与人之间连接的关系
医生自由执业:医生多点执业是伪命题,很多公立医院说你拿着我全职的钱,什么待遇都给你,还在外面干私活,我不同意。这是很多公立医院反对多点执业的原因。真正要做到非公医疗大的发展,一定你不是他的人,跟院长谈,就像现在我的状态。我现在还在公立医院做,但必须自己足够强大、能够离开独自生存时才可以跟院长谈。
学习“凯撒”好榜样
“凯撒”又做医疗保险,又做线下医院和诊所,这些医生还是自己做闭环、做生态。人人都想做“凯撒”,但是很遗憾,中国目前的土壤还不具备。
现在国内非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疗机构都没有全国连锁的,只有“某田系”是全国连锁的,但是它不可能去做“凯撒”。这种状况下,中国号称要做“凯撒”的,其实都是纸上谈兵,听听可以,不要信它忽悠。未来这是一个方向,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要听它说线上也有,线下也有,还有保险,还要在全国准备布局。
看一下前期所有的投资,投了很多人,现在都在往回缩。大连万达在往回缩,现在复兴还会说收购500家公立医院吗?还会看到其他大的资本说要自建100家,投资10个亿~20个亿的三甲医院吗?没有了,为什么?因为一上手就知道,医疗太复杂,流程太复杂。花两三年时间,还不一定能把这个医院的100多个章敲出来;敲好了,开张了,找不到好的人;来了人,看到遥遥无期,大家心里产生焦虑,又跑掉了。
所以现在这些大的公司都开始收缩,想慢慢先做好再说。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趋势,不要别人一忽悠你说他做凯撒,就出来了,其实没那么简单。
雷声大雨点小的“医生集团”
什么叫团伙?刑事犯罪里有一个说法,三人成众。两个人出去打架、偷,不算团伙,三个人及以上就叫团伙,可以按照团伙的罪名打击你,把你抓进去。一个人单干,两个人哥俩好、夫妻老婆店,三个人才叫团伙。
现在有很多医生集团,甚至于药厂、医疗器械公司,很多私营资本老板也在开医生集团。但有问题始终解决不了:第一中国其实是一个缺少合伙人文化的国家;第二,我们没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意识;第三,我们没有很好的契约精神。要做医生集团,是医生跟医生之间形成互动,要有合约,大家有职业精神,要有合作伙伴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有合伙人的机制、精神和文化,但是中国现在做不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一起是形式上在一起。
什么时候医生集团能够非常好的、有大的发展?三个在一起,人在一起不算,心在一起也还不算,还要利益在一起。人在一起,利益在一起,心才有可能在一起,而且才有可能长久。
有些大的医生集团,说全中国最牛的这些中华医学会大教授都在我们医生集团里,有七八十人。我知道这帮人能够坐在一起就已经不容易了,有些人是一辈子不可能在同一个桌上喝酒的。大家坐在一起,三轮投票都投不出一个候任主委,还指望他们心在一起?!这种情况下,弄得越来越大,没有任何意义。七十几个人合伙公司,做一个小小的股东决议,要七十个人去签字,一年之内都签不下来。
所以大家不要单单被“医生集团”这个词忽悠了,要看这个集团里是否有相应的机制保障,是否有非常好的落地机构,让你们在一起有利益,让你们能够发挥能量要远远超出你自己一个人去干。所以落地好的机构有非常好的机制,有三个在一起的机制,才能真正去做得到所谓的“医生集团”,给非公医疗、给中国医改带来正面的影响。正因为我们目前达不到这种状态,所以这个趋势叫做雷声大雨点小,但这是好事情,这是未来发展方向。
好医生、好大夫的标准:技术好、服务好、人品好、有品牌,当然还可以加:有团队精神、非常职业化、专业化等等。在座各位做到这些,就是真正的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