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18 10:01
- 作者:佚名
- 来源:健康报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组织开展了“卫生计生统计与信息化岗位设置及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并于日前发布研究报告。
报告首次梳理了我国卫生计生统计与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对省(区、市)、地(市)、县(市、区)统计信息中心和二级及以上医院统计信息职能设置、岗位描述及人员配置数量提出建议。对此,深度参与报告编写的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孟群、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处长张耀光进行了解读。
人员配置短板要补齐
报告显示,全部省(区、市)级卫生计生委建立了独立的统计信息中心,但只有40%的地(市)、不到5%的县(市、区)设置了独立的统计信息中心。省级统计信息中心在岗工作人员数从两人到68人不等,地(市)统计信息中心平均在岗人员8.8人。从统计信息技术管理机构看,越到基层,机构越不完善,人员越不足;在同一层级,东部地区地市级统计信息机构的数量和工作开展情况均明显好于中部和西部。
就医院而言,信息技术人员配置数量不足,缺乏人员配置标准,81.2%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自报信息化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按床位数推算,目前每千张床位信息技术人员数不足10人,需要达到每千张床位近15名信息技术人员才能初步满足现有工作需求。医院级别、隶属关系、规模等均对信息化建设有明显影响,部分二级医院还停留在医疗费用管理或简单的病人信息管理层面。
专家指出,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人员配比严重不足。从医疗卫生信息员工与全部医疗系统员工比例看,各国和地区的比例在1.8%~3.1%之间浮动。英国和美国平均每张床位拥有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人员数分别是我国的8倍和12倍。香港医疗卫生信息化人员与床位数比例平均为1∶27,个别私营机构高达1∶10。
本研究建议,省级统计信息中心设综合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统计与数据管理及基础设施管理4个类别13种岗位;地级统计信息中心设综合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统计与数据管理及基础设施管理4个类别8种岗位;县级统计信息中心设综合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统计与数据管理及基础设施管理4个类别4种岗位。三级统计信息中心统计与信息化技术人员分别不少于25人、13人和4人。
研究提出,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置信息业务管理、应用管理、基础设施管理、信息技术保障、数据利用与服务5个类别12种岗位,800张以下床位、800张~1500张床位、1500张以上床位医院应分别配备8人~16人、17人~27人、30人~49人。
人才引进渠道需拓宽
研究显示,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也不能适应现实需求。卫生计生统计与信息化需要大量兼具医学、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该领域人才大多只有IT、医学或管理学的单一背景,信息技术与医学复合背景比例不高,且高级职称比例较低;专业培训和认证体系不够完善,医疗信息化人才输出达不到相应水平。
研究指出,受限于编制、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卫生计生统计与信息化领域难以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部分医院将信息技术科室定位于辅助科室,奖金普遍低于临床科室,以平均奖居多;起薪在整个IT领域偏低,技术氛围和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这导致相关岗位很难招到一流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更对公司工程师和技术骨干缺乏吸引力。此外,信息技术人员的职称上升渠道不畅,缺乏高级职称的岗位设置和职称序列,职称评定面临困难,导致人员流失严重,整体素质难以提升。
专家指出,英美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信息化部门人员的背景更为多元化。例如,美国医疗卫生信息化人员包含IT人员、医护人员、卫生信息管理人员和卫生图书管理员;而英国更为广泛,还包括学者、科学家、商界专家、统计师、管理者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卫生信息人才培养,出台人才培养标准和规范。我国应注重多领域人才的吸收,为未来升级医疗卫生信息功能定位奠定基础。
此外,专家建议,我国应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医疗卫生信息化高端人才应该是行业内专家,拥有一定的管理才能和较强的战略规划、业务分析能力,并在IT外包领域有一定的管理和规划能力,可以结合医院自身情况科学制定外包的相关领域和比例。同时,应重视这支队伍的待遇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使其与高技术、复合型人才的个人价值相符。
岗位设置应加快完善
研究指出,我国统计信息技术管理机构尚不完善,统计与信息化职能定位不清晰,岗位设置尚不规范,造成职责不清、工作缺位。
专家表示,在发达国家,大医院已经利用医疗卫生信息化来支持临床诊疗、患者管理、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培训与研究、行政和财务等方面工作;而我国医院的信息化部门多定位为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数据分析利用及上报、日常IT设备维护和管理等职能。由于功能定位不同,发达国家配置了更多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并倾向于在IT部门内部研发相关软件和系统,而我国目前基本完全依赖从院外购买软件或将开发功能外包出去。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在信息管理岗位设置方面存在空白。此类岗位应通过对医疗卫生数据的收集、分析、解读,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利用,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找到最优诊疗方式,帮助管理者高效、准确地管理日常运营和医疗流程等。我国应增设信息管理类岗位,让数据发挥更大作用。
研究建议,省级统计信息中心设置首席信息师岗位,协助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管理工作,协助开展信息化项目的技术路线制定和架构设计,负责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转化和应用;设置首席统计师岗位,协助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并指导业务工作,协助开展统计与数据分析的方案制订,负责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撰写高水平的统计分析报告,负责调查统计工作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转化和应用。研究建议,二级以上医院设置首席医疗信息官,制订并组织实施医院统计与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协调院内外相关部门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