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17 16:37
- 作者:郑琪
- 来源:财新健康点
腾讯在医疗领域共投资35家企业,投资总额超200亿元(健康点整理)
“平台”是腾讯长久以来坚持的战略,在医疗方面也是如此。无论是撒钱投资,还是自建产品,腾讯都希望可以通过自身平台去连接行业。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截至目前,腾讯在医疗领域共投资35家企业,投资总额超200亿元。据健康点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在腾讯投资的35个项目中,24个为国内项目,11个位海外项目(其中9个为美国项目,2个为印度项目)。并且,在这些被投项目中,有多个项目是被腾讯持续投资的,比如医联、微医集团、企鹅医生等。
腾讯在中国投资的医疗健康项目列表
腾讯在海外投资的医疗健康项目列表
对此,腾讯医疗相关人士告诉健康点记者,医疗业务是腾讯放到集团战略高度的模块,公司更看重这个业务的长期核心价值,因此提供的支持也是全面而长期的。
而在经历过2015年的投资高峰后,近两年来腾讯的投资项目数量在减少,其布局重心由投资向自建转移。其早期自建产品糖大夫和腾爱医生在慢病领域布局已久,2017年新成立的腾讯觅影、医疗智慧云、企鹅医典也在逐步发展完善。目前,腾讯在医疗健康产业的版图越发清晰起来。
腾讯2014-2017年医疗领域投资项目数量与金额变化(健康点整理)
除了资金的投入外,自建项目还要在资源、人力、物力等方面作出很大的投入。相比于投资对资金需求更大的创业项目而言,腾讯医疗如何选择自建产品?
从腾讯已披露的自建项目来看,一方面,腾讯想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互联网生态,需要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上除了各环节上的产品外,还需要融合安全保障、云存储、移动支付、AI等诸多功能,相比于投资的项目,这些相关产品显然更适合腾讯自己来填补。另一方面, 目前腾讯自建的智能血糖仪、AI影像、医疗资讯平台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身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创业领域,如果能够将这些产品融入腾讯的互联网生态中,或许不会是“赔本生意”。
对于腾讯来说,其自建产品的优势在于三方面,一是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二是拥有进行用户运维的能力,三是在互联网技术方面有较强的支撑。与此同时,腾讯自建产品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如何让产品更符合医疗行业的特点、如何让产品在市场中找到准确定位,以及如何在庞大的腾讯体系中杠杆匹配的资源支持等。
腾讯医疗布局生态(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腾讯已经通过投资、自建等方式连接了患者、医生、医疗机构这三大医疗主体。从健康点梳理的与腾讯相关的医疗健康项目后,我们不难发现腾讯目前已经布局了人工智能、医疗资讯、慢病管理、医生社区、大数据、实体诊所、医美、基因检测、保险等十余个医疗健康细分领域。
具体来说,腾讯首先希望借助自身的社交平台优势去打破患者、医疗机构、医生之间的沟通壁垒。其次,腾讯希望打通卫生、人社、医保体系,实现社保医保系统、医院信息化系统、腾讯移动服务系统的三者融合,从中构建自身的业务优势。再者,腾讯在医疗科技领域也全面布局,比如基因检测、医用物联网、大健康人工智能等,这些也是腾讯布局医疗产业的重要工具。
实际上,互联网行业的BAT三大巨头,每一家都号称要建立自己的开放平台,希望通过平台去做“连接”,他们也纷纷布局了相关的业务。然而,这个进程并不十分顺利,尤其是自建产品。比如,2017年4月,百度医生就已经无奈关停。又如,阿里在布局医疗健康产业时也曾面临药监码被叫停的窘境。曾在很多领域顺风顺水的BAT,面对复杂生态的医疗行业,不无例外均感前路艰巨。
借AI之力布局智慧医疗
此前,腾讯集团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副总裁陈广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腾讯整体医疗产品的定位仍是连接。也正因如此,腾讯的AI医疗产品主要围绕在“医生的医疗服务”、“患者的就诊服务”两个方向展开。
2017年11月15日,腾讯觅影进入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负责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此次腾讯觅影能够进入“国家队”,对于其加速布局落地 “互联网+智慧医疗”生态系统增添了重要筹码。据公开资料显示,从腾讯觅影正式发布至今,其已经在上海、浙江、甘肃、四川等多个省市的近百家医院落地服务。
实际上,腾讯的“互联网+智慧医疗”涵盖的服务除了以腾讯觅影为代表的AI辅助诊疗,还包括微信就医全流程、微信医保支付、商业保险、微信在线医事咨询、微信电子处方、微信随访服务、病历结构化、医疗大数据等。
此外,腾讯还将在AI和大数据方面进行更深入研究,也将在智能随访、智能科普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并在医疗场景中落地应用,最新进展便是基于AI和大数据的新应用“腾讯睿知”在智能分诊领域率先实现落地。
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副总裁陈广域解读腾讯觅影
具体来说,腾讯的AI产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能够做的事情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
1、 完成就医流程线上化。办理电子就诊卡、预约挂号、缴费、预约检查、取报告等就医全流程几乎都可以在微信上解决;
2、 运用智能技术,解决分诊、导诊、候诊排队、智能导航、智能科普、智能随访等患者管理流程,如最新推出基于AI和大数据的“腾讯睿知”在智能分诊上的应用;
3、 为优化医院门诊安排、精细化管理患者、再造服务流程提供数据依据和平台;
4、 运用腾讯觅影等AI医学解决方案,辅助医生诊断。
以腾讯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的“智慧医院”为例,一位患者离开家门后,希望他可以获得到达医院的最优路线推荐以及医院周边停车位的立体信息。到了医院后,患者可以通过线上服务完成挂号、缴费、取检查报告等流程,还可以获得智能导医的帮助,了解候诊排队时间,根据医院内导航智能安排多项检查的最优路径。此外,产品还可以根据患者院外、院内的数据融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健康管理与干预。近期,这一智慧就医流程也即将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正式上线。
在梳理结果中健康点发现,腾讯早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了在“AI”、“大数据”和“智能硬件”方面的投资,这也为其进军“AI+医疗”打下了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腾讯的医疗AI产品看起来风生水起,但其目前在市场上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其他医疗AI产品所面临的难题,对于腾讯来说也一样存在。
首先,医疗AI,尤其是涉及到诊疗服务的应用都还处于初级实验阶段,真正的临床应用和效果尚未得到验证。其次,现阶段医疗AI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依靠筛查服务、分析报告变现的模式并不成熟。对此,腾讯高级副总裁丁珂曾表示“商业收入是我们建立生态中良好激励体系的根本,但目前腾讯还没有考虑“智慧医院”的商业模式。”最后,在最具有技术难度的AI辅助诊疗领域,目前腾讯的产品还停留在早期食管癌、早期肺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三个项目上,覆盖范围较小。
发挥C端优势,选择医疗科普
连接C端用户和产品是腾讯做为平台的一大特点。2017年微信钱包“九宫格”上线的保险业务就是一个典型的“连接”案例。诚然,腾讯在C端用户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此前的产品更多是为B端赋能,似乎没有完全把这部分优势利用起来。
不过,腾讯C端从何路径切入,不久前也有了最新的进展。2017年12月29日,腾讯对外宣布成立医疗资讯中心,旗下首款互联网医学科普产品企鹅医典正式上线,腾讯方面表示这款产品旨在解决目前互联网健康信息繁杂、专业内容难懂、医疗广告充斥、优质科普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企鹅医典产品界面
据腾讯副总裁兼医疗资讯中心负责人张猛介绍,企鹅医典采取引入海外优质版权内容与本土内容融合的机制,同时自建内容团队,一方面将国外权威医疗健康信息进行本土化,另一方面与国内专家、医疗机构合作,产生新的内容。
提到传统的医疗科普产品,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卖药”这个词。依靠药品广告盈利的确是过往医疗科普产品主要的盈利方式。张猛提到,“国外有一些做医疗资讯的上市公司,他们都已经通过广告形式与药企合作变现,估值不错,股价也很好。”但他表示,“这样的产品形态并不适合腾讯,企鹅医典现在不考虑盈利,目前也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他提到,目前企鹅医典还在以科学可信的内容为目标、完善和打磨产品阶段,也许未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合适的变现渠道。
在健康点记者看来,未来企鹅医典可能会成为一个专业的医学科普版本“微信”,从而为其旗下其他医疗产品导流。之所以QQ、微信目前对该领域导流的效果不甚理想,可能主要是因为其用户群体过大,成分也很复杂,大多不是关注医疗健康的精准用户。如果企鹅医典能够积累一批关注医疗健康的精准用户,那么其为腾讯系其它医疗产品导流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开诊所,进入布局实体医疗阶段
对于互联网基因过于强大的腾讯而言,探索实体医疗机构是出乎外界预料的。目前,在腾讯通过投资方式控股的项目中,企鹅医生是唯一布局线下实体医疗机构的企业。对此,腾讯投资执行董事穆亦飞对媒体表示,企鹅医生开设线下诊所是完成互联网与传统医疗体系闭环的重要尝试,“对于腾讯来说是我们在医疗尝试的一大步。”
目前,企鹅医生已经在全国开设了三家旗舰诊所。其CEO王仕锐告诉健康点记者,未来三年,企鹅医生将自建4~5家旗舰诊所以及200~300家卫星诊所。其中,每家旗舰店的投资为数千万元,一家卫星诊所的投入为数百万元。其中,北京旗舰店的回本周期为3~5年,周期较长是因为这家店将承担很多的研发工作。
企鹅医生线下诊所内部场景
除了自建诊所外,未来,企鹅医生还将采取加盟的方式,与社会上已有的诊所合作,输出在自建诊所中摸索出来的科室设定、供应链管理、患者服务等标准。
“规模化是我们商业模式的本质”,王仕锐告诉健康点记者,企鹅医生与腾讯在战略上是高度吻合的,“我们把它定位为连接器,连接数据和服务,也连接线上医疗产品、服务和线下医疗机构,此外,我们也把企鹅医生定位成连续数据获取方和线下的流量入口。”
为何将线下诊所也定位成流量入口?王仕锐解释到,企鹅医生在早期寻找精准用户时发现,线上的用户转化率比较低,将一个用户一步步转化到诊所中成为愿意付费的稳定会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成本。因此,通过自建诊所形成相应的输出标准后,企鹅医生期待的是通过加盟的形式来扩张诊所规模,希望借此在短时间内完成快速布局,获得更多线下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企鹅医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定位是“连续数据获取方”。王仕锐提到,企鹅医生的线下诊所可以获得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双向连续数据。而对于控股股东腾讯来说,未来这部分数据或许可以与院中数据结合,形成一个患者的完整医疗数据闭环,从而在智慧医疗的布局中发挥作用。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连接”依旧是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布局的主题。丁珂告诉健康点记者,“整体而言,医疗这个市场纵深很大,每个合作伙伴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我们希望发挥腾讯的整合与连接优势,在生态的角度让合作伙伴协同共赢。”
从与投资项目的合作角度来讲,目前腾讯自建的已经落地实施的项目几乎都有被投企业的身影。比如腾讯医疗智慧云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合作项目中就和微医有共同合作,接口上联合共建开放。腾讯觅影和微信医保支付等项目在各地的落地则是与卓健科技合作,在卓健科技服务的医院平台上使用。此外,企鹅医生的CEO王仕锐同时也是腾讯被投企业医联的创始人,二者要合作想必也不是难事。
腾讯医疗相关人员补充到,目前腾讯也会为医疗业务及合作伙伴提供一些支持,比如“我们会联合微信开放团队合作,在微信上为患者、医疗机构搭建连接平台;腾讯云可以提供云存储和云计算能力;人工智能方面, Ai Lab实验室、腾讯优图实验室等都可以输出技术能力。”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