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i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王才有:健康信息整合是医联体面临的新挑战
王才有:健康信息整合是医联体面临的新挑战
  • 2017-12-25 11:12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今年的报告中, “健康中国”被定为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战略,并进一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着这一战略,2017年中国医改全新起航。今年医改重点任务是着力抓好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基本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建设。五项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医改的变革,也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

医联体是实现分诊医疗的必要支撑

2009年中央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当时,由于医保制度不完善,主要问题是老百姓没钱看病,根据2003年全国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诊,29.6%的患者应住院而不住院。当前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不同于8年前的概念内涵。随着医保制度的完善,居民看病就医的需求迅速释放,医疗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已经发生转化,过去是医疗服务需求不足,现在是优质医疗资源提供不平衡,不充分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健康的进一步要求,需要新的制度设计与发展战略。

健康中国战略里提出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制度,其中推进医联体和签约医生服务制度建设,形成分级诊疗制度是今年改革重点。

目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然而就居民就医体验而言,仍然是“碎片化的”医疗服务提供。医疗机构之间工作不关联,业务不协同,导致患者就医无序,一方面是患者就医困难与茫然,延误救治时机,同时由于选用不恰当的服务提供,造成医疗服务资源整体效益低下。

分级制度就是要按照患者疾病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不同专业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服务。医联体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破解碎片化的医疗服务问题。

医联体的作用是通过区域内医疗资源的纵向联合,形成规范的分级诊疗和转诊制度,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有效合理地发挥出医疗资源作用。从医疗服务提供方看,医联体是医疗服务资源的纵向整合,为服务对象提供连续、协同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医联体内部的各个要素,通过利益机制改革,价值链条设计,业务协同规范,实现不同医疗专业,不同服务层级医疗服务的纵向与横向协同,发挥医疗资源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的整体优势;从患者角度看,医联体是作用是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使其享受到恰当、合理的医疗服务利用。

信息化是医联体的支撑,同时是促进改革发展的动力

然而医联体内,各个医疗服务要素之间的业务协同面临信息碎片化的挑战。每个独立的医疗机构,使用各自的应用系统采集数据和利用输入,而患者的病历信息,自然分散在这些独立的应用系统之中,患者信息的碎片化问题,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整合与集成,例如患者用药记录必然是分散在不同的医疗信息系统之中。患者电子病历碎片化问题,需要借助制度设计和信息技术实施共同协力解决。一方面是,医联体解决患者信息集成整合的责任和动力问题,医联体对自己的服务对象复杂,要承担服务对象EMR信息集成整合任务。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上,则是依据互操作性标准,实现患者电子病历信息的连续采集与整合。

这些经过整合的,完整、及时和准确的信息,服务于医联体内的医疗服务者使用,于此同时,医疗服务活动中产生的新数据,又进一步丰富患者的电子病历存储库内容,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目的。

医联体作为服务对象体的电子病历信息集成责任人,同时又是这些信息资源的使用者,通过对患者碎片化病历信息的集成,支撑实现患者的连续性医疗服务提供。

医联体内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信息整合面临新的挑战

医联体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信息整合意义重大,效益明显,然是实施上却面临新的挑战,面临创新组织治理方式、开发业务规范和信息平台建设,以及认识创新等方面的难题。例如,如何解决不同机构间的标准,不同业务间的标准,这时,就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医疗信息平台。医联体建立后信息会积累更多,在信息交换和共享过程中,需要把更多数据进行处理,才能为患者施行连续性的服务决策。所以,不单需要技术体验,还需要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技术层面的训练有素的专家团队共同合作。

在组织方式上,医联体实际上就是不同医院的“一把手工程”,且为政府行政资金投入的工程。对此,做好顶层规划,集中优质资金,加强技术团队人才培训,才能四两拨千金。在业务规范上,现有医院机构只有内部业务规范,缺乏医疗机构之间协同业务规范,更缺乏信息标准、数据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规范。可见,当务之急是制度规范和互操作标准制定。在理念创新上,目前医联体内的患者可以享受到医疗连续性服务,即医院内部科室间横向衔接,电子病历可随患者转移,以及机构间连续性数据共享,极大方便了患者的就医。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王才有  医疗信息化  
  • 分享到: